《禁爱世界 Equals》

/哎呀,情感一不小心就投射得太忘我了

 

座位:罂粟小姐

电影年份:2016

不负责评分:★★★☆  3.5颗星(满分5颗星)

 

"Feelings make us feel alive."

 

这次给的评分好难取舍,

扣分扣在我觉得节奏没有拿捏到最好,

语言风格也建立得不够巧妙,

否则这部的画面真的美到不行,

光评视觉我绝对可以给满分!!!(激动)

 

先不论别的,

我必须先用力地推崇摄影执导 John Guleserian!

我之前也看过他的几部作品,

纽约爱未眠 (Before We Go)、爱疯了(Like Crazy) 等,

都是故事线条还算明确的爱情小品,

也都赞誉有佳,

但老实说,

也许是整体风格使然,

这几部片的影像画面,

对我来说就是随著场景改变而进行了光圈和构图的转换,

没有太惊艳我的时刻。

而也许跟整部电影所要营造的基调有关,

这一次《禁爱世界》的镜头语言太脱颖了!美得令人晕眩!

(还有,"EQUALS"的字体设计也超赞的)

 

 

画面我分成两个部分介绍:

首先《禁爱世界》除了 Drama, Romance 还有一个 Sci-fi 的分类。

「科幻」在此是有被成功建立的,

我认为整部电影之所以能成功营造出「科幻感」,

根本不在于它的背景设定,

而是整体画面的风格。

(说真的,光凭画面吸睛的程度,你告诉我它是任何一个时空甚至当代,我都愿意买帐。)


谈「未来」的电影,

「环境」的展现有两个大方向,

(先撇除故事设定的未来是无限美好还是乌烟瘴气)

第一种就是 fantasy 式的,

五光十色什么都有,

比如 Back to the Future 第一集的2015年,

或是当今好莱坞电影任何科技先进到不行、可以大搞噱头的大片;

 

另一种,就是相对中性的、乌托邦式的未来,

通常这种类型的色彩基调大体上就是一片灰白、色温偏冷,

《禁爱世界》就是属于这种,

我想到的另一个例子还有《极乐世界》中的太空站(虽然它出现的篇幅不比地球上的贫民窟)。

 

(禁爱世界男女主角 Silas 和 Nia 的工作空间)

 

关于在画面上成功塑造吻合剧情叙事观的未来世界,

《禁爱世界》最得我心的部分,

是片中大量使用安藤忠雄的清水模建筑,

并且取景相当多大量重复而整齐的几何建筑体,

完全是文青魂爆发的设计!

整部片都在日本和新加坡拍摄,

其中包括位在新加坡的 Henderson Waves,

这座波浪桥在片中某几个镜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下一点我即将提到的。

 

(Handerson Waves)

 

(Reflections at Keppel Bay)

 

(狭山池博物馆)

 

(淡路岛梦舞台)

 

(这些建筑搞的我好想安排一趟《禁爱世界》电影场景的朝圣之旅呀~~~)

 

好,来谈介绍画面的第二部分,

提过了片中的色彩基调「一片灰白、色温偏冷」,

很有趣的是,

整体来说是冷色调没有错,

但存在著一些使色温从冷色转换成橘黄色的契机,

这些契机就是「情感」,

而情感就是《禁爱世界》中被放到最大的题材,

以色光、色温相辅相臣隐晦而奥妙的元素,

我觉得非常聪明、非常巧妙,

而且这种巧妙已经超越了我在「分析」画面时的理性,

这些底片相机滤镜般相间的蓝色和橘色,

好几度转换都有真实地感动到我。

前面提到了波浪桥几个重要的镜头,

正是桥上的灯光总在堆叠角色的心理状态,

还有一点我也觉得很有意思的是,

这些色光白天很安分没什么动静,

有明显的变化都是在夜里(尤其是桥上的灯光),

也许正也是影射了我们的情感总在夜晚蓬勃吧。

 

 

 

 

再提一个技巧和感动并重的片段,

这些画面美规美,

可是真正能打进心脏里的还是情感层面的东西,

好几个片段,

角色的感官被放到极大,

其实在这些片段的同时不只是角色的感官,

我们的感官也同样被神奇的镜头视角打开,

我们可以跟著他们的鼻息,

在一吸一吐间看到他们视野里聚焦的毛孔。

这不是能单单用 介绍大光圈、浅焦的镜头在片中如何游移 而轻易带过的。

除此之外,

关于放大感官,

剪影的使用也是值得激赏的,

片中几度用剪影处理男女主角既胆怯又热烈的缠绵,

这样隐讳又很强烈的配色,

幽幽地却也很直接地,

道出了隐讳又强烈的情绪。

那是一个张力很大的平衡。

 

 

无与伦比的画面就谈到这里,

接下来讲讲情节、演员,和我自己的感受。

《禁爱世界》真的是一部如果有打到你,

感受会澎湃到死的电影。

但前提还是要被打到啦。

如果是对于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有所追求的人,

那可能会觉得这一切要达到刻骨铭心还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基本上,它的情节算是单薄,

背景的设定和交代,线条简单,

甚至,如果是有在对这部片期待或是好奇的人,

所有设定几乎在观影之前你都会被迫被宣传完整告知。

故事就是发生在未来,

世界大致毁坏之后,

人类在仅存的一块乐土建立了一个乌托邦,

科技进步,

文明走到巅峰,

在那里情感被视为原始的,

为了生产力、为了祥和,

人类的七情六欲被剥除,

一片静谧中,

情爱成了一种不治之症,

男女主角在这样的世界谈了一场在规范之外的爱恋,

就是这样,

是非常易懂且通俗的。

 

这个乌托邦社会如何运作,

在片中只有侧写带过,

了解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对于这部电影这就够了。

你可能在想,

一定费了不少功夫在建立角色,

并没有,

Silas (Nicholas Hoult 饰) 和Nia (Kristen Stewart 饰)

在这个社会中并不特别(除了两个人都很帅),

剧情里头也不试图建立任何角色背景,

他们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两个人。

 

就这样,

设定把所有特异性都抽掉了,

只有单纯的情节、看似空洞的角色,

可是啊,这样的安排并不坏,

因为著眼的体裁很小,

小到甚至日常之中的我们有时也察觉不到,

「感觉」说来就来,

「情感」本来就很难说,

排除所有需要被分析动机的设定,

才更衬托出「情感」在此的张力和其强烈。

 

这就是也许有人会觉得

Silas 和 Nia 的恋情发展地莫名其妙,

但我认为,

他们进展的速度恰到好处,

凭著人类欲望的本能。

 

身为一对禁忌恋人,

关卡重重、分离、私奔,

这种通俗的铺排,

想当然尔一定要来一下,

到了阻碍白热的阶段,

所有障碍很机器神地一一出现,

这就是我扣分的地方了,

最后这个段落,

节奏紧凑地有点突兀,

我不觉得透过这个剧情推展相较于前半段几乎有快上三倍的速度,

有塑造出什么不一样的格局。

因为几乎所有天外飞来的阻碍都在这里降落,

你完全不会担心这对爱鸟是否会安然地渡过这一切,

最后,阴错阳差的波峰终于到来,

你以为终于能替他俩松一口气,

场景一转才发现来不及了,

半个罗茱式的结局。(只是我指的不是生命的死亡,他们也没有殉情啦)

 

片商的宣传一直把「帅僵尸」和「暮光女」谈恋爱作为噱头,

可是 Nicholas Hoult 和 Kristen Stewart 

在片中各自都有比 Warm Bodies 和 Twilight 更细腻的表现。

Nicholas Hoult 一直以来在诠释一些「非人」的角色时都很突出,

而这次,Silas 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扎扎实实的「人」,

而且是一个角色背景很不被建立的人,

对整个背景世界来说,

他就只是这个乌托邦里头的其中一员。

我觉得诠释这种扁平的角色很不容易,

我更佩服的是,

这个「普通人」必须处在极度中性的质感之中,

同时又要将感官打开到极致,

让情感从看似的不为所动之中或急或缓地流淌出来。

而 Kristen Stewart 的臭脸也不同于以往,

她的 poker face 在这个剥除情感的世界恰如其分,

不再只是张力缺缺的一号表情,

角色的情绪脉络走在皮肉之下,

所有颤动和激情即便内敛都有几可循,

细微地很触动人。

 

 

 

我很想拿前阵子我自己大推的 the Lobster 作比较,

乍看这两部电影取材的概念很相近,

乌托邦、和人类的情感,

但我对这两部片各自得到的理解却是两个背道而驰的见解,

其实我对 the Lobster 的评价比《禁爱世界》高许多,

但大致上是因为《龙虾》的格局大多了也有趣的多。

我在这边还是不著墨 the Lobster 太多啦,

小提一点就好,

有看的人一定还记得最后一幕柯林法洛犹豫要不要为了盲眼伴侣把自己刺瞎,

然后瞬间切到黑屏、剧终,

我对全片的解读就是停留在这里:LOVE IS BLIND

爱是盲目的,无论这个盲目是褒或贬。

而《禁爱世界》引申的思考,

是人类才没有办法抽离情感,

所谓的「完美」并不完整,

看著片中世界对于人类完美状态的定义,

才意识到,人类因为这些「小缺陷」而美好。

 

其实我自己在看《禁爱世界》的状态,

刚好心里头杂陈了不少尚待萌发的小情绪,

我好几度都被直逼毛细孔的镜头触动,

好像所有的感知都化为触觉贴在我的皮肤上一样,

在这样敏感的状态下,

我接收到的讯息其实很恍惚。

但片中经营所有相恋的小细节真的很打动我,

其中一景是 Silas 离开原本与 Nia 共事的工作环境,

公司里原本属于 Silas 的马克杯也因此被弃置,

而 Nia 只是流了一些眼泪,

然后默默地把它收起来。

身为一个少女,

这场戏我真的是看到快疯了。

退烧之后我想了又想,

老实说,

有时候看电影总会陷入某种讲求「理解」和「省思」的回圈,

好像总得深思熟虑每一个镜头、建立一种独树一格的观点,

看电影才有深度,

《禁爱世界》让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观影态度,

那种观影过程脑袋稍微放轻松,

并且感官被放大到极致的感觉,

是很享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