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已經呈急速上升的趨勢了,而且年齡也呈年輕化了。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食管癌新發病例40多萬,63%來自於中國,而我國每年約有15萬人死於食管癌。

研究人員在《胃腸病學》報告中指出,堅持另一種“肝臟友好型”的飲食,即所謂的“另類健康飲食指數”,其平均值比脂肪肝患病率至少降低了21%。

研究人員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這個疾病通常與肥胖和某些飲食習慣有關。

病從口入,易致癌的飲食習慣看看你踩雷了嗎? 新聞 第1張

吃得過多是肥胖的主因,而肥胖會增加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膽囊癌、腎癌和結腸癌風險。

體質指數≥24、28就分別屬於超重和肥胖,我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別高達30.1%、11.9%。

盡管研究人員建議改善飲食來治療這種類型的肝臟疾病,但其研究迄今為止,尚未明確證明這些改變是否可以預防肝臟疾病。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努力改善飲食習慣的人,比起那些長期有不健康飲食習慣的人,他們的肝臟脂肪量更少,患肝臟疾病的風險也更低。

研究發現,在研究期間,堅持健康的地中海飲食的人,如食用富含全穀類、魚類、瘦肉蛋白、蔬菜和橄欖油的人,患脂肪肝的可能性比平均增加依從性的人低26%。

關於目前的研究,研究人員對長期從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的1521人進行了飲食問卷調查和肝臟脂肪掃描數據研究。

梅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勝炳介紹,由於客家人的飲食習慣重鹽、重油。

經過詳細研究和討論,在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同意後,醫院消化內科手術團隊先對患者出血的食管靜脈曲張行套扎治療。

隨後採取ESD術,經過精細的內鏡剝離手術,成功將食管早期腫瘤完整剝離。

科室診療範圍:各種消化病疑難危急重症的救治,如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診內鏡止血、急性重症胰腺炎和急性化膿梗阻性膽管炎的ERCP治療、急性腸梗阻緊急內鏡引流、消化道異物的取出、消化道腫瘤的內鏡治療、肝硬化並大出血、肝功能衰竭、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徵的搶救、早期癌的內鏡切除、炎症性腸病的治療等。

食物煎炸易產生丙烯酰胺、雜環胺、4—苯並芘等致癌物,反覆用的油裏含量更高。所以在外就餐要注意少吃油炸食品,日常烹調也少煎炸,多蒸煮燉焯拌,蒸拌用油無需加熱,是更健康的吃法。

病從口入,易致癌的飲食習慣看看你踩雷了嗎? 新聞 第2張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6克鹽,2012年營養監測數據顯示,我們平均吃了10.5克,快到達限量的2倍了。

豬牛羊肉是畜肉,醃製、煙薰的肉是加工肉製品,比如臘肉、香腸、鹹魚;前者過多攝入增加結直腸癌風險,後者過多攝入增加胃癌和食管癌風險。

生活當中有很多節儉的老人家,不捨得倒掉剩飯剩菜,經常吃剩飯剩菜患胃癌和結腸癌等癌症的幾率是比較大的。上述四種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患癌症的幾率增高,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吸煙喝酒也是壞習慣,在平時如果經常大量吸煙喝酒,會對身體的多個器官功能造成危害,特別是對肝腎功能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麼患肝癌和腎癌的幾率也是相當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杜絕吸煙喝酒這個壞習慣的發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畜禽肉40~75克。

【免責聲明】如發現圖片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信息我們將及時處理。本站內除標注原創,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