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是清明節,北青報記者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工作人員處獲悉,從5日開始的3天假期裏,遊客可以在紀念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慰安婦受害者捐款,工作人員將爲捐款者贈送白菊花以供緬懷大屠殺遇難者。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僅5日一天,收到的掃碼捐款便有4萬餘元,這些錢將被用於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慰安婦受害者的醫療補助、喪葬費用等方面,“我們記錄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如今僅剩85人,去年我們援助這些受害者的各類費用總計約100萬元,除了補貼他們的醫療費用外,還會爲他們提供體檢等。”據介紹,相關善款的支出情況,將公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網站上。

  1天內超5000人捐助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當年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如今基本都在90歲以上了,很多人都面臨疾病的困擾,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接受醫療服務,是我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的一項職責。”6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告訴北青報記者,希望社會各界能夠支持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慰安婦受害者。

  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了一場獨特的募捐活動:觀衆在紀念館前,可以看到一些身着正裝的紀念館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他們身旁的桶裏裝着上百支寄託哀思的白菊花。觀衆可以掃描工作人員提供的二維碼,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慰安婦受害者捐款。“我們並沒有規定任何捐款數額,觀衆可以捐1元錢,也可以捐10元錢,主要是表達哀思的心意,感受這種儀式感。”

  張建軍介紹,5日首批發出的1213支白菊花在約1個小時之內就全部送出,5日一天裏,共有5000多人次捐出了善款。“首批的1213支白菊花,是取自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12月13日,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這個過程,銘記那段歷史。”

  張建軍蹲下和來參觀紀念館的孩子聊天

  善款將用於改善倖存者生活條件

  5日上午,張建軍也站在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團隊中,“每次接受到觀衆的捐款,我們都要鞠躬致謝,有一位學生跟我說,讓我們不必鞠躬,他說這種幫助倖存者的事情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做的。”

  據介紹,5日一天裏,紀念館僅微信掃碼獲得的善款就有4萬餘元,現金支付的善款總數還在統計中。“有一位從河北趕來紀念館的高大姐,今年已經60多歲了,爲我們捐獻了1萬元現金,她捐錢的時候說:‘掙了錢不是自己的,要幫助更多的人。’”

  遊客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致哀

  這筆善款將用到哪裏去呢?張建軍告訴北青報記者,這筆善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生活,“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提供給倖存者的醫療補助,對於這些倖存者來說,他們都不缺喫穿,但是隨着年紀增長,身體條件大不如前,這些善款可以爲倖存者提供醫保之外的進一步補助,併爲他們提供定期的體檢,讓倖存者們能更好地度過晚年時光。”

  此外,善款還將用於過年過節期間給倖存者們的慰問品以及部分離世倖存者的喪葬補貼,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去年我們獲得的來自更方面的善款約有100萬元,基本滿足了改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生活條件的需要。今年我們將慰安婦受害者也納入到這個補助之中,因此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張建軍說。

  倖存者照片牆連熄兩盞燈

  據介紹,近年來先後有多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慰安婦受害者離世,“紀念館有一面倖存者照片牆,上面懸掛着2017年9月30日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照片,照片背後的燈光會在倖存者去世後熄滅,就在3月27日,我們熄滅了兩盞燈——20日晚和23日凌晨,倖存者劉興銘和黃卓珍先後離世了。”紀念館的工作人員介紹。

  “現在,我們已經和江蘇省人民醫院達成合作,他們會協助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慰安婦受害者提供持續的醫療服務。”張建軍介紹,對於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來說,通過醫療補助,老人們的醫療需求已經基本得到滿足。對老人們來說,另一個難以用錢來解決的問題是內心的需求,“爲此,我們組織了志願者,時常與老人聊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另一方面,我們對倖存者和慰安婦受害者持續進行口述歷史的記錄,今年開始,我們將進一步關注倖存者二代、三代的記憶傳承,鼓勵倖存者的子女、孫輩瞭解老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記憶,並加入到讓更多人銘記這段記憶的隊伍之中。”

  “在我們的官方網站上,會定期公開善款的收支情況,歡迎大家予以監督。”張建軍說。

  (北青報記者 屈暢)

  更多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