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環境都不斷變化,國策因循守舊,又太天真,就很易出事。

從前230年開始,秦王嬴政僅用了9年,陸續消滅崤山以東的六國,完成統一,建立中國史上首個帝國。兼併諸國時有一詭異一幕,就是作為最後被滅亡的諸侯國齊國,非但沒有出手援助鄰國,更屢次向秦國上表稱賀,為何這樣?就要從齊國國策說起。

秦王嬴政僅用9年陸續消滅崤山以東的六國完成統一 (《皓鑭傳》劑照)

公元前265年,齊襄王過世,由齊王建即位,初期由於年齡尚幼,由母親君王后輔政。此時,距離五國伐齊已經過去19年,距離齊襄王復國已有14年,此時齊國國力雖然恢復,不安定因素還多,與周邊國家關係也較緊張。於是,君王后便拉秦國做盟友,國策為「事秦以謹」,並盡量跟鄰國化解仇怨、增加信任,為齊國營造相對穩定環境發展。

齊王建十六年(公元前249年)君王后去世,田建在任命舅父後勝為相國,依舊採納母親生前實施的國策。但此時,形勢與他剛即位時起了變化,秦國加劇兼併山東諸國,尤其是在公元前238年嬴政親政後,六國面臨形勢更危峻。

《皓鑭傳》劑照

其實只要田建稍微有點腦,也應該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避免被吞併,只能聯合抗秦,最應該做的應盡量支援鄰國,並以他們為屏障,保證齊國不被吞併。然而,由於之前五國伐齊事件,齊國跟各個鄰國積怨太深,讓田建支援他們抗秦,也實在強人所難。再加上,「事秦以謹」的傳統國策所帶來的種種虛幻的和平,又讓田建對秦國充滿幻想,相信秦國不會攻打自己。

《皓鑭傳》劑照

為了強化這種認識,秦國特意重金收買齊相後勝及大量齊國使者,讓他們為田建不停大大灌輸「秦齊友好」,唆使他在秦國攻打山東五國的進程中,採取「中立」立場。秦王還盛情邀請田建訪問秦國,把酒言歡時,信誓旦旦宣稱秦國永遠不會攻打齊國,兩國友好世代永存。

等到山東五國依次被吞併,秦國大軍囤積到邊境時,齊國也將為「虎狼之國」的最後目標,儘管他們之前屢次發誓不會與齊為敵。後知後覺的田建面對著洶洶而至的秦軍,趕緊命舅父發兵守衛西部邊界,斷絕和秦國往來。還沒等到後勝,秦國名將王賁便已率大軍從燕國南部攻入齊國境內,勢如破竹,很快打到齊都臨淄城下。

《皓鑭傳》劇照

由於齊國軍民久不習戰,面對虎狼秦軍,沒有人敢抵抗。結果王賁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佔臨淄、俘虜齊王田建,時在齊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至此,齊國滅亡,秦國正式完成統一大業。

據《戰國策》記載,田建投降後,全家被安置於共地,居處在原生態的松柏林間,無人供衣給食,飢寒交迫,全部餓死。田建死後,齊國百姓怨恨他當年聽信奸佞的蠱惑,不肯聯合其他諸侯國抗秦,落得國破家亡下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