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澳洲老人

2010年,我们到泰国渡假,巧遇了一对来自澳洲的老夫妻(原文:一定要优雅地老去),正值我们决定要搬到澳洲退休享老的前三年,今天2016年3月28日,我们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国家之一的澳洲,生活了快三年了。时间的飞逝,令人不胜唏嘘,但是这八百多个站在梦想顶端的日子;那一份满足与欢喜,那一份自信与自在;平添了生活的姿彩,厚实了生命的深度,也验证了梦想的力量与梦想果实的甜美。

有梦,一定要去追随。

澳洲的美景,美食,美丽的气候,举世闻名;年年都在世界各个不同的抽样调查中,荣登最宜居,最幸福,最适合儿童居住,最适合退休的前十名,而且常常不只是一个城市,而是十名内有好几个来自澳洲的城市;让一个一生努力把家搬到自己最爱地方的我,感到与有荣焉,格外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

澳洲的老人,是这个美丽国度里最怡然自得的一幅图画,他们遍布整个城市,以最轻柔的步伐,走出一个个令人动容的音符。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画出深刻的痕迹,却不曾改变他们对生命的追求直到他们年华逝去。老了,意味著可以歇息了;他们不等待,不期望,自然也就没有失望与怨气,孩子大了以后,他们头也不回地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年老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生命的循环,一个自我追求的开始,一个跨出菜米油盐酱醋茶的动力;此刻,生活回归到自己的最初,终于可以聆听自己心中最大的需求,于是在庞眉皓发的岁月中,澳洲的老人眼中,多了一份很多,很多东方老人没有的笃定,自若和优雅。

雪梨的一天从早上七,八点就开始了;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中,无论你是如何匆忙,你都能在这个城市里面,找到一种宁静与淡定,一种闲情逸致,一种属于岁月的温文儒雅,书写在一张张满载岁月积累老人的脸庞上。我常常喜欢一个人,或者和朋友;坐在咖啡厅的一个角落,看著他们,或者他,她;如何在满室的咖啡香中,自得其乐,疲暮的时光在他们的手中,扬眉吐气。

与朋友一起同乐,和自己一个人独享一杯浓醇的咖啡,对澳洲老人而言是一样的;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任何的不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台湾,在香港,一个人独饮一杯咖啡的老人不多,就算看到了,也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这是文化认同的差异吗?还是老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吗?他们总是在等待,等待孩子的陪伴,等待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带著老人出外走走,出外吃饭,出外买买东西。

对很多东方的老人而言,少了孩子陪伴的生活,就是一种缺失;因此,很多老人足不出户,他们用了大半辈子,养家活口,再用自己晚年等待孩子的回报;于是我们家乡的老人们,总是给我一种梧桐早凋的凄美,这种“美”是老人们在风烛残年中,回看自己一生人为了家庭所谓的牺牲,所谓的奉献,所谓的不图回报而彰显出来的;而那个“凄”也是因为老人竭尽一生人,除了家庭,没有自我,没有追寻;到了晚年,只能盼望孩子回报中,在社会变迁,家庭结构改变中,无情地“泄露”出来的。

中年提早退休搬到澳洲,我疯狂地爱上了澳洲,爱上了雪梨,也爱上了这儿属于老人们的那一份自在与自我。

这十几年,随著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很多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飙升了十倍,甚至于二十倍;面对这突然而来的财富膨胀,中国大陆的家庭也正在经历一场一胎化后,大规模的家庭财产争夺战;社会版中充斥著各种千奇百怪,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中国人千年以来,凡事以孝为先的传统价值,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前,很多人都批评西方老人自私,孩子养大了就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反观中国现今社会的各种问题;一线城市的老人还能有份孩子盼著的财产,可以唤回出外已久的游子返乡探望(但是所伴随而来的问题,令人不忍深究);那些三,四线的老人,没有在财富爆发中得益的老人们,就只能靠政府立法,强逼孩子回乡探望,奉养老人!(延伸阅读:回家探望父母立法了!)

时代变了,传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质疑;对我而言,生命只给予我们一次的机会;任何把生命的意义完全附著在下一代身上的想法,注定要给自己的年老的岁月中,增加了更多的未知数;如果我们不可以改变别人(别人也包括社会,自己孩子,他们的配偶等等),不如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给予自己生命最大的平台,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梦想,然后再用半辈子来享受与完成它!

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成就不了的,也别依靠孩子完成,因为人都只有自己的一辈子。

澳洲的老人颠覆了我对很多年老的看法,在雪梨逍遥自在的咖啡厅,餐厅里,我遇见了年老最优美的姿态;同样地在澳洲的水木明瑟中,我也目睹了澳洲老人如何成为这一片水天一色中,最旖旎的风景。

(延伸阅读:我也要这样老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