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唯一的一種羣居性貓科動物,獅子的生活習性和其他貓科動物有很大不同。當一個獅羣中的小雄獅快要成年時,就會被獅羣的成年雄獅或母獅們趕跑,成爲流浪雄獅。流浪雄獅會在草原上到處流浪,一旦抓住機會,就會入侵其他獅羣,幸運的話,它會把地主雄獅(擁有獅羣和領地的雄獅)趕跑,然後成爲該獅羣的新獅王。有時,幾隻流浪雄獅也會結成聯盟,一起在草原上徵戰。

  決定流浪雄獅能否成功入侵獅羣的因素,除了戰鬥力和經驗外,還有數量。流浪雄獅聯盟成員的數量越多,它們入侵獅羣的成功率也就越大。當然,地主雄獅也深諳這一點,所以很多獅羣都會有幾頭成年雄獅保護。那麼,流浪雄獅如何決定要不要入侵某個獅羣呢?

  一般而言,當流浪雄獅要入侵一個獅羣的時候,往往會悄無聲息地靠近。而地主雄獅爲了警示其他入侵者,會經常性地在領地裏向周圍發出響亮而持續的吼聲。

  科學家發現,獅子是可以通過吼聲來判斷出對方成員的數量的。比如說,當流浪雄獅試圖入侵一個獅羣時,會先通過地主雄獅的吼聲來判斷雙方的兵力差別。如果地主雄獅的數量優勢比較大,那麼流浪雄獅一般就會放棄入侵打算,尋找其他機會;如果雙方的雄獅數量基本相當,入侵行動會值得一試;如果地主雄獅的數量太少,比如說有3個流浪雄獅卻只有1個地主雄獅,那麼入侵行動就勢在必行了。

  當流浪雄獅最終決定入侵一個獅羣時,地主雄獅一般都會來應戰:因爲這不僅關係着領地能否保得住、幼獅能否活下去(新獅王上任後第一件事兒就是把所有舊獅王的幼崽給殺死),更關係着一個雄獅的尊嚴。當然,如果敵我懸殊太大,地主雄獅看不到一點勝利的跡象,有時也會不戰而逃。一旦地主雄獅和流浪雄獅發生戰鬥,常有雄獅會被殺死,甚至被喫掉。

  獅子是一種十分有智慧的貓科動物,在兩隊雄獅的交鋒中,有時一方的雄獅雖然在數量上沒有優勢,但它們會採取分離對手、逐個擊破的方式,將對方聯盟瓦解。著名的雄獅組合“壞男孩聯盟”(6頭雄獅組成的聯盟)在徵戰草原的過程中,既表現出了獅子的兇狠,也表現出了非一般的智慧,最終擁有了大面積的領地及多個母獅羣。但是最後,在強大而又有智慧的對手攻擊下,它們被逐個瓦解了,一代王朝就此覆滅。

  對於獅子,你還有哪些瞭解呢?歡迎留言交流。(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爲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知識。原創作品,任何平臺抄襲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