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傳統細胞遷移實驗技術-劃痕實驗

  基本原理:

  細胞劃痕(修復)法是簡捷測定細胞遷移運動與修復能力的方法,類似體外傷口癒合模型,在體外培養皿或平板培養的單層貼壁細胞上,用微量槍頭或其它硬物在細胞生長的中央區域劃線,去除中央部分的細胞,然後繼續培養細胞至實驗設定的時間(例如 72 h),取出細胞培養板,觀察周邊細胞是否生長(修復)至中央劃痕區,以此判斷細胞的生長遷移能力。

  實驗通常需設定正常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是加了某種處理因素或藥物、外源性基因等的組別,通過不同分組之間的細胞對於劃痕區的修復能力,可以判斷各組細胞的遷移與修復能力。

  操作步驟:

  先用 marker 筆在 6 孔板背後,用直尺比着,均勻地劃橫線,大約每隔 0.5~1 cm 一道,橫穿過孔,每孔至少穿過 5 條線。

  在孔中加入約 5 × 105個細胞,具體數量因細胞種類不同而不同,接種原則爲過夜後融合率達到 100%。

  第二天用槍頭比着直尺,儘量垂至於背後的橫線劃痕,槍頭要垂直,不能傾斜 (不同孔之間最好使用同一只槍頭)。

  PBS 洗細胞 3 次,去處劃下的細胞,加入無血清培養基。

  放入 37 ℃ 5% CO2培養箱,培養,可按 0、6、12、24 h 時間點取樣,拍照 (具體時間依實驗需要而定)。

  統計方法:使用 Image J 軟件打開圖片後,隨機劃取 6 至 8 條水平線,計算細胞間距離的均值。

  注意事項:

  在用 PBS 緩衝液沖洗時,貼壁慢慢加入,以免衝散單層貼壁細胞,影響實驗拍照結果。

  一般做劃痕實驗,都是無血清或者低血清(

  按照 6 孔板背後畫線的垂直方向劃痕,可以形成若干交叉點,作爲固定的檢測點,以解決了前後觀察時位置不固定的問題。

  二.傳統實驗方法主要問題

  傳統實驗方法缺點是細胞增殖對實驗結果有影響,即使在無血清或低血清條件時,細胞的狀態、代謝等方面會受到影響,由於細胞內信號傳導系統整體性的下調,細胞遷移的速度也會慢很多;另外創建「傷口」也可能時大時小,邊緣不整齊等誤差;還有在鏡下拍照觀察時,每次觀察點基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等。

  三.最新實驗解決方法-傷口癒合劃痕插件

  可黏附底部;生物相容硅膠材料;8.4 mm x 8.4 mm x 5 mm;兩孔(70 μL / 孔);每孔生長面積 0.22 cm2;可產生 500 μm 寬的「gap」。

  特點:

  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了體內細胞遷移的過程。

  非常適合研究細胞與胞外基質(ECM),細胞與細胞之間相互作用引起的細胞遷移。

  與包括活細胞成像在內的顯微鏡系統兼容,可用於分析細胞間的相互作用。

  研究細胞遷移的體外實驗中最簡單的方法。

  細胞培養插件方法與傳統劃痕實驗比較:

  細胞培養插件提供重複性更好的實驗結果:左圖是傷口癒合插件做出的實驗數據統計;右圖是槍頭劃痕做出的實驗數據統計。

  四. 方案小結

  新型細胞劃痕實驗方法可以保證劃痕的標準化,保證了實驗的重複性-對比槍頭劃痕,劃痕會歪歪扭扭,無法保證每次都一樣;

  新型細胞劃痕實驗方法可以避免槍頭劃痕會傷到包被,手動劃痕傷到包被的話,會直接影響了細胞遷移的結果;

  直接鏡檢觀察,成像效果良好;

  新型細胞劃痕實驗方法有配套的圖像分析,圖像分析是通過計算實驗區域的空白麪積來計算癒合情況的,比分析計算的要更客觀準確;

  產品用法簡介: 只需要在插件的兩個孔裏種細胞,等細胞貼壁了再拔掉這個插件,細胞之間就會留下一道標準的劃痕,就可以開始定時觀察細胞癒合的情況了;

  多種規格適合不同的實驗流程,2 孔、3 孔、4 孔,帶培養皿或者插件,細胞追蹤實驗專用插件培養皿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