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清明,十分花柳。清明大概是一年當中最明朗的節氣了吧!桃花初綻,楊柳泛青、鶯飛草長,風輕雨潤……一派氣清景明的春日氣象,沒有比這更適合去觸碰“生離死別”這個敏感話題的時機了。眼前的春景多少能分散掉一些“暗黑”的心思,讓人不至於陷入“沉痛”的深谷難以自拔。所以小編不得不感嘆老祖宗的智慧呀,一切能夠流傳至今的,想必有其流傳至今的合理性。不要害怕觸碰死亡,正視它,直面它,它也可以是個很“溫柔”的故事的結尾!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掃先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慎終追遠!中國人始終秉持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踐行着生命傳遞的意義。其實,除了中國,像是日本、俄羅斯、墨西哥等諸多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設置了不同的節日和習俗來悼念英魂、告慰亡靈。除了緬懷、追思之外,在各種虔誠的儀式之中,現世的人們也可以重新思考生死,體味現實人生的可貴。

  下面跟荔枝小編一起看看,國外都有哪些悼亡風俗吧

  日本 *盂蘭盆節*

  ——如果說出生是一場明確的旅行 死亡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出發

  日本的盂蘭盆節,在每年農曆七八月間舉行,是于飛鳥時代(592年- 710年)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的習俗。它與我國北方有些地方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行的“盂蘭盆會”很相似。不同於中元節的肅穆、清明節的柔和,日本的盂蘭盆節更像是二者的結合。

  盂蘭盆節在日本可以說是僅次於元旦的盛大節日了,回鄉祭祖的人流就像我國的春運一樣多。對謝世的陰魂來說,這是“閻羅王”一年一度放假的時候。節日期間先祖及已故之人的靈魂會回家,故要爲其點火照路以防止亡靈迷路。此時,日本家家設魂龕,點燃迎魂火和送魂火,來祭奠祖先。 而對於現世的人來說,由於盂蘭盆節正值日本暑假,同時節日前後各大公司都會放假,所以除了祭拜祖先和掃墓之外,盂蘭盆節也成爲了回家探親、外出旅行的日子。

  日本的盂蘭盆有很多很好玩的習俗。在盂蘭盆節期間,日本人會用黃瓜和茄子製作被稱爲「精靈馬」的祭品。

  所謂「精靈馬」,一般是在黃瓜和茄子上插上4根火柴或小木棍,比作牛馬,是祖先的靈魂往返於兩個世界的交通工具。黃瓜比作快馬,讓祖先快快到來,茄子比作慢牛,讓祖先慢慢回去。

  另外,京都的“大文字燒”——點燃松木燒出一個輝煌的“大”字,也已經成爲日本盂蘭盆節的一個重要標誌。通常,人們會在環繞京都的五座山上按“大文字”、“左大字”、“船型”、“鳥居形”、“妙法”等字形點篝火,稱作五山送火,其中以“大文字”最爲有名。該傳統儀式據說是爲在盂蘭盆節期間迎回先祖英靈供養後,再送其前往往生。

  節日期間,日本各地還會舉行各種各樣的祭典,比如,札幌夏季祭典、盛岡舟流祭、京都嵐山水燈、長崎精靈流等等。

  墨西哥 *亡靈節*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墨西哥亡靈節又稱“死人節”或者“鬼節”,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靈節”——祭奠死去孩子的節日;11月2日是“成靈節”——用以緬懷死去的成年人,這兩天統稱爲亡靈節。墨西哥亡靈節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爲主導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結合的產物,印第安土著的諸聖節、土著的亡靈節以及土著的一些陪葬和祭祀風俗結合起來,創造了今天的亡靈節。

  對於這個節日,我們並不陌生,2017年大熱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的創作靈感便源於墨西哥亡靈節。

  不同於亞洲地區悼亡的莊嚴肅穆、感懷傷思的氛圍,一旦亡靈節鐘聲敲響,整個墨西哥城將一夜之間變成現實世界和亡靈世界慶賀相聚的“大趴體”。墨西哥民衆涌上街頭,戴着面具,穿上印着白骨的鬼怪衣服,進行化裝遊行,慶祝與祖先亡靈“重聚”。從古老的慶典演變而來的現代盛大遊行,已成爲當地百姓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再來就是“祭壇”的製作與佈置。“祭壇”佈置有其經典的元素,每一個元素背後都有着特殊的含義。譬如:用糖或巧克力製成的頭骨,代表逝去的家人;“祭祀麪包”的頂端製作成兩根骨頭交叉的形狀並撒上糖,代表祭祀者的慷慨;花紋繁複的彩色剪紙,代表生者與逝者的連接;香爐,是生到死的通道,並能起到驅趕惡靈的作用;蠟燭和燭臺則是愛的象徵,可以指引靈魂到達祭臺。

  “祭壇”佈置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一種花Cempasúchitl(萬壽菊),這種花象徵着太陽的亮度,指引着靈魂回家或到達最終目的地,一般採用鮮亮的顏色,如黃、紫、橙、白。ps/這一點與中國清明節掃墓時用菊花祭祀祖先的習俗類似,體現了兩種不同文化之間有趣而又微妙的相同之處。

  “骷髏”也是這個節日最重要與常見的元素之一。在墨西哥,骷髏不僅意味着死亡,同時也意味着生命的起源,墨西哥民衆用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死亡,用歡慶來悼念去世的親人。

  因爲就像《尋夢環遊記》中的經典臺詞一樣,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並不是終點,遺忘纔是。只要我們還記得,那些逝去的人便與我們同在。

  俄羅斯 *拉多尼察*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句點 而是一個逗號

  我們的鄰國俄羅斯也有自己的清明節,它叫做“拉多尼察”,也叫父母節。設立在每年復活節過後的第九天,通常是4月底或5月初。如果說復活節是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而拉多尼察節就是普通老百姓復活的日子,所以很多人也把拉多尼察節叫“亡者復活節”。這個古老的節日已有400多年曆史了。

  “拉多尼察”源自“喜悅”一詞,這個節日的主題不是哀傷。人們不會因爲失去親人而難過,反而會爲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安息而感到欣慰。俄羅斯人覺得死亡並不是生命的句點,而是一個逗號。亡靈會過渡到一個新的狀態,一種擺脫了肉體羈絆的精神境界。生命在肉身消亡後,還會在另外一個世界裏延續。他們也是這樣完成對於子孫後輩的死亡教育的。

  “拉多尼察”節當天,俄羅斯人會舉家前往親人的墓地祭掃。清理墓地上久積的塵土、擺上時令的鮮花、還會在墓前供上繪有彩色圖案的雞蛋、蠟燭、薄餅、復活節麪包等。祭奠結束後,全家人會在墓前吃頓簡餐,每個人都要飲上一杯伏特加酒,但飲酒時不能碰杯也不能說話。整個過程平靜安詳。

  “拉多尼察”和中國的清明節日期較爲接近,也正是春和景明的日子,節日前後,俄羅斯民衆會將先人的墓地裝點得如同花園一般絢爛奪目。

  除了這些之外,在韓國,當地人也有清明節,也是公曆4月5日,同樣是人們非常重視的日子。清明節前,你會看到各地的大小花店裏都擺有素色的鮮花,供人們在清明節祭祀時使用。

  在德國,不少人會在11月2日萬靈節這一天祈禱,去墓園祭奠逝者和掃墓。鮮花翠柏之外,人們常會擺上點有蠟燭的紅色長明燈,象徵永恆之光。

  在柬埔寨,人們會在每年的佛曆10月1日至15日舉行亡人節。亡人節是柬埔寨最隆重的節日,和清明節一樣,追思亡靈祭拜先人是亡人節的主旨。去寺院裏祭祀是亡人節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帶上祭品,去寺院祭拜,各家佛寺無論大小几乎都會爆滿。

  在坦桑尼亞,爲了悼念在獨立戰爭中爲國犧牲的死難烈士,人們把每年的9月2號定爲“哀思節”。每到這一天,人們自願地到墓地獻花、掃墓,國家領導人也親臨烈士陵園,虔誠祭掃,也有人到獨立廣場的紀念碑前敬獻花圈,以此寄託對烈士的哀思。

  ……

  有人的地方就有死亡和別離,有愛的地方就有悼念和追憶。儘管各國悼亡的風俗不盡相同,但目的殊途同歸。都是爲了能在一年當中尋找一個特殊的日子,與失去的親人/朋友/同伴們再次相聚。這樣的相聚不是因爲“迷信”鬼神,而是因爲我們相信:你可能不會如期歸來,但“愛”永在!

  (資料來源:新華網、環球網、北大新聞網等。)

  荔枝新聞專稿/滿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