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河源誕生的奧祕約古宗列曲

 

DSC_6512.jpg

 

「黃河的源頭到底在哪裡?

在狂亂的白雲腳蹤最後停留之處

在經幡鬣鬣上達的無極穹蒼

 

我一任魂魄飄蕩

傾聽那渺遠的招喚

穿越冷冽的長空

追尋著一個生命誕生的奧祕」

 

DSC_6501.jpg  

    有人問我為何去了黃河源還要再去,其實在2009年我只到了瑪多的牛頭碑,而天候惡劣之故,連鄂陵湖的身影都未見到,2016年再度踏上黃河源之旅,從曲麻萊出了秋智就因汽車爆胎無法繼續前行,改繞道由瑪多進入牛頭碑,這一次黃河兩大姊妹湖以最絢麗的姿態來迎接我們,然而終因時間和車況的限制,無法再往前推進,今年六月重來,這個黃河源的夢總該可以實現了吧?

 

DSC_5845.jpg  

     離開牛頭碑往康窮出發,終於要踏上想像中未知的路途,心中真是興奮莫名。道路愈來愈荒涼,人蹤杳然,但還是有些牛在道旁山坡上閒散地喫草,有些藏野驢成羣地出沒。

 

DSC_5911.jpg

 

 

DSC_6020.jpg    

 

DSC_5937.jpg  

 

DSC_5947.jpg  

  

DSC_6093.jpg    

   札陵湖北畔在這裡出現了,浩瀚無涯,帶著淺淺的灰藍與天空交接。再過去就是星宿海了,曾經美麗有著星羅棋佈湖泊的星宿海如今多半成了沼澤溼地和一些零零星星的水窪,在晴空下寂寞地閃耀著。

 

DSC_5904.jpg

 

 

DSC_5908.jpg  

  

DSC_5970.jpg  

  

DSC_5974.jpg  

  

DSC_5981.jpg  

  這個真的是到麻多鄉前的最後一個橋了,說它是天下黃河第一橋也不為過,橋下是黃河的上游–約古宗列曲,河裡擠滿了肥碩的魚,對於一些風吹草動卻是異常警覺。

 

DSC_6053.jpg

 

 

DSC_6055.jpg  

 

DSC_6068.jpg   

   從這裡開始到麻多是最要命的大搓板路,師傅說應付搓板路的祕訣是時速必須保持在七、八十公里之間,但這條搓板可不是一般的搓,只開得幾十公尺,車體就彷彿要拆散般,乘客渾身抖個不停,司機方向盤也把不住,只好開下旁邊爛土路 ,自己另闢車道,但那土路也難以對付,上下左右狂顛不已,撐了一陣又得回歸正路,就這樣不停交換著,苦熬了數十公里。

 

DSC_6092.jpg  

   據聞這搓板路是為了保護河源自然生態,特意修建以防止人類進入破壞,我們一意探訪只好受此待遇。開車遇搓板路固然辛苦,但你看那藏民身著全套服飾騎著摩拖車在路上震顫,竟然還保持著勇士的豪邁姿態呢!

 

DSC_5965.jpg  

   麻多–守候著黃河源的最後一個村落,曾經想像過多少次,卻總是無法得出具體形象的地方。

看看這則記錄:「2011年9月為止,尚無任何旅店飯館,旅行者須自行解決食宿問題,或持官方證件去鄉政府求助。 」果然無處可住的話,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夜晚是多麼可怕的事,在得不到任何資料之下,車子還是駛進了那個荒涼之境。

 

DSC_6128.jpg  

 

DSC_6122.jpg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裡居然還有間小學,有間剛搬來兩三個月的川菜館,還有個新開張的小旅館,全部四個房間正好供我們進駐,每個房間差不多隻有兩三坪,號稱雙人牀的只有三尺寬,單人牀不能翻身,連公共的衛浴都沒有,好在是新的,沒有異味,價格125人民幣一間,不得討價還價。

 

DSC_6124.jpg  

 

DSC_6131.jpg  

 

DSC_6136.jpg  

 

DSC_6108.jpg  

   這裡的野狗似乎比人多,看似友善,有隻還帶著哀傷的眼神整天守在我們房門口的空地上。

   也許是我太興奮,是已經手執進入黃河源門票再也按捺不住的心情,所以當晚心跳急促,難以呼吸,夥伴認為我得了高原反應,但我以為這是即將步入神奇的蠻荒大地前不可避免的驚怖現象。

 

DSC_6112.jpg  

 

DSC_6109.jpg  

   第二天清晨的麻多藍天清朗,白雲成絲成縷的遊走 ,在這樣的好心情下,我們準備好了進入黃河源頭–約古宗列盆地。

 

DSC_6149.jpg  

 

DSC_6142.jpg

 

 

DSC_6160.jpg   

   約古宗列盆地東緣位於麻多鄉正西約10公里處,從鄉所在地出發,正前方有一道寬約3公里的沼澤地,以前須繞道而行,至少須多出2小時的時間,2008年政府在川澤中央靠北處修了一條公路,直接穿過沼澤地,翻越盆地分水嶺,在盆地中央略偏南依河而行,可直達瑪曲曲果。

 

DSC_6182.jpg  

 

DSC_6183.jpg  

 

DSC_6189.jpg  

   就是這個路口,一邊指著麻多,一邊指向曲麻萊,而中間叉路就是通往黃河源頭的路了,想到去年只盼能走至此地張望一下就心滿意足,今年竟然能長驅直入,怎不令人欣喜若狂呢!

 

DSC_6471.jpg  

 

DSC_6480.jpg

 

 

DSC_6210.jpg   

   「約古宗列盆地」以藏語來說是炒青稞用的圓圓平平的鍋,由此可見這個盆地的特徵。它東西長60公里,南北寬約30公里,海拔約4500米,周圍山嶺環繞,盆地遠看起伏不大,其實裡面的地形千變萬化,只見丘陵矮崖相間,草甸湖盆互映,溪流泉眼遍佈。

 

DSC_6418.jpg  

 

DSC_6233.jpg  

 

DSC_6240.jpg

 

 

DSC_6229.jpg  

   在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是在草甸中受高寒反覆凍融形成的水潭,被形象地稱作「馬蹄坑」,像是無數晶瑩閃亮的珍珠嵌在盆地上,泛著孔雀藍的光芒,難怪當地藏族為它取了瑪曲的名稱(孔雀河)。

 

DSC_6203.jpg

 

 

DSC_6401.jpg  

 

DSC_6433.jpg  

 

DSC_6272.jpg  

   在水泊四周是綠草如茵的天然牧場,牛、羊羣,甚至藏原羚、藏野驢等…還有在招鷹架上育雛的鷹隼也都處處可見。

 

DSC_6281.jpg  

 

DSC_6288.jpg  

 

DSC_6256.jpg  

 

黃河源8.jpg  

 

黃河源9.jpg  

   我們的車在渡過一個水潭後往較大的道路而去,雅拉達澤的皚皚山頭在不遠處俯視著我們。漸漸地離開了那些潺潺的溪流和水泊走向大山,彷彿就要走入了一個不可測的神祕國度,一個奧祕誕生的地方…

 

DSC_6405.jpg  

 

DSC_6267.jpg

 

 

DSC_6320.jpg   

   就在此時迎面來了一輛大卡車,告訴我們已經走過了黃河源頭,(原來從入口進河源碑是41公里,我們所在地已是58公里了),其實很想繼續走下去,看看這路的盡頭到底是甚麼,看看雅拉達澤峯下埋藏著甚麼樣的祕密?但是我們該回頭了…

 

DSC_6301.jpg

 

 

DSC_6314.jpg  

    黃河源頭到底在哪裡?紀錄上說:「在盆地的西南部,據雅拉達澤山約30公里的地方,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卡日扎窮山麓有一個面積約3–4平方米的小泉,清澈的泉水不停噴湧翻滾,汩汩有聲,是為「瑪曲曲果」(瑪曲藏語意為孔雀河,即指黃河,曲果是小河源頭之意,瑪曲曲果也就是黃河源頭了),這個被立為正源的地方,海拔4640米,東經95度5925,北緯35度0135,只有一個泉眼,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

 

DSC_6312.jpg  

 

DSC_6397.jpg   

 

DSC_6473.jpg  

   那麼這個源頭是在我們車子渡溪時沒有走的另一條路上嗎?但是大家決定就在這個寬闊的溪邊歇息一下,輕鬆地看山看水,拍照喫泡麵,享受高原上清涼的空氣與陽光。

 

DSC_6352.jpg  

 

DSC_6394.jpg    

 

DSC_6396.jpg

 

 

DSC_6389.jpg  

    回程時還是努力地尋找了一下被正名為源頭的地方,只是又聽說那個江澤民所題的碑被水沖走了,所以我們是「不識源碑真面目,只緣身在河源深處了」。反正黃河源頭之說一向爭議頗多,有「河源唯遠」的卡日曲,也有「歷史情懷」的約古宗列曲,今後是否再有修正也不一定。但只要知道在這高山深處有涓滴細流成河,再輾轉成川,日以繼夜奔流,浩浩湯湯,哺育了億萬生靈,壯大了一個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就已夠我銘感心動,至於是否非要到立碑處去膜拜,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DSC_6523.jpg  

 

DSC_6515.jpg  

 

 

DSC_6524.jpg  

   圓了一個黃河源的夢,我想我的快樂應該是超出同行夥伴的吧,因為我追尋的其實不是黃河的源頭,而是一個偉大的生命的奧祕!

 

DSC_6494.jpg  

 

DSC_6409.jpg    

 

黃河源3.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