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時,彷彿看到了一個三國架空小說的好題材,劉封繼承後,親賢臣,遠小人,持續北伐終於打敗曹魏,降服東吳,統一中國,又延續漢朝200年,史稱季漢。

但以上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歷史中劉封繼承劉備的產業,誇張了說,絕對是對曹魏的一次大助攻,三國都可以提前結束了。

當然實際更可能的是被蜀漢舊臣除掉,擁立劉禪,歷史又回到原來的軌跡。

劉封非嫡非賢,甚至不是劉備的親子,於情於理來說,除非劉備得了老年痴呆症,那萬萬是不可能讓劉封繼承的。即使退一萬步來說,劉備突然腦抽了,繼位給劉封。那麼君不見袁本初、劉景升屍骨未寒嗎?

一、失去法理

嫡長子繼承製是中國數千年權謀鬥爭的智慧結晶,西方部分文明尤其是中東地區的繼承人競爭制度,雖然便於選出能力最優秀的繼承人。但是每次換代過程,國家就要經歷一次內部消耗,每每導致國力衰退。同時這個種方式往往更容易選出的是暴君。

相對而言中國的嫡長子繼承製讓國家更加穩定,因此這種制度漸漸受到統治階級的堅決貫徹,並受到禮法上的支持。

所以,在劉嬋這個嫡長子仍在,甚至還有劉永、劉理兩個親子的情況下,如果立本姓寇的義子劉封為繼承人。那麼蜀漢政權就完全失去了正統的地位,要知道劉備和曹魏競爭,並吸引一大批人才支持的依據就是其漢室宗親的身份,甚至歷史上立國也是延續了「漢」的國號,而不是蜀漢。

劉封繼位,馬上就會失去那些原先喜歡恢復漢室勢力的支持,同時也給了魏國攻擊蜀漢的借口,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借口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二、內部分裂

劉備成功的一個重要要素,在於其同時代數一數二的組織能力,能夠團結潤滑各方不同勢力,毛主席在延安時就曾發動幹部學習。同樣的,蜀漢內部的勢力在整個三國中也是最複雜複雜的。

勛臣親貴:這部分勢力是劉備起兵之初就開始跟隨,如張飛、關羽、趙雲等,同時也包括那些劉備各地轉戰時加入的,如糜竺、孫乾、簡雍等人。他們無疑是劉備最信任的人,是蜀漢政權的核心,並從基層到高層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

這部分勢力無疑是絕對支持劉禪的。其在於他們早早的已經在劉禪身上大力的投入,不說其母甘夫人,是劉備在小沛時所娶,有感情基層。更何況在劉禪成長教育中,他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考驗一個人的忠誠,不能看你對他投入了多少,而是他對你投入了多少,投資越大,就越不想虧本,對你就越忠誠。

荊州勢力:這部分是劉備在荊州時期逐漸收攏的,如諸葛亮、伊籍、魏延等。作為長沙人的劉封也可以歸為荊州派,但是歷史記載中沒有發現其和其他荊州派交往親密。而且荊州派的核心諸葛亮無論從哪方面考慮,不會偏向於劉封。而且劉封跟隨劉備時已經二十歲左右,相對於劉禪更難影響控制。可能會有部分支持,但不會佔多數。

蜀中勢力:這部分蜀中勢力,包括秦宓、董和、譙周、馬忠等,這些是蜀中的本土勢力,主要維護的是自己家族的當地勢力,大多數人對於劉禪和劉封是無所謂的。但是劉禪佔法理上的優勢,同時劉封為荊州人,且年長,蜀中支持的可能性很小,即使獲得支持,也需要妥協付出很多代價。

因此,一旦傳位給劉封,蜀漢勢力必定分裂,而且絕大多數支持的是劉禪,而且劉封的勢力在上庸因為孟達、申儀兄弟的背叛,損失殆盡。不出意外,除了少量投機者,沒有足夠的支持者,估計很快就會失敗。但是因此蜀國一定會經歷一次內耗,很容易給魏國提供可乘之機。

三、政治智商低

劉封雖然有武藝,但是政治智商能力低下,不會團結同事,最多只能做一偏將,更別說做一國之君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劉封和孟達同守上庸時,關羽圍樊城襄陽時,曾寫信讓劉封、孟達兩人發兵,但是兩個人以上庸新附為由,連表面功夫都不做,動都不動,因此也在關羽敗亡後,劉備就開始怨恨他們。

按理說,兩人做了這事為了自保,也應該更加團結以求自保。結果卻和孟達爭權,怨憤日深,甚至找機會奪了孟達的鼓樂隊。這事在現代人覺得這很平常,但是鼓樂隊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象徵了孟達的儀仗身份,是權利的象徵,奪取鼓樂隊,相當於赤裸裸的奪孟達的權。這可是只有劉備才有的權利,而劉封越過劉備,直接幹了。最後導致了孟達叛降曹魏。

也正是這件事,使劉封隻身逃回成都,諸葛亮也才會以「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劉備殺了劉封。

所以光憑以上三點,我認為不說劉封能不能繼承劉備的事業,即使真的繼承了,估計不出一年就會落得身死的下場。不然其掌權越久,曹魏滅蜀的勝算就越大。


這假設根本不成立,首先說在封建社會劉備不會有那麼高的境界,江山不傳給親生兒子,而傳給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義子。


其次,劉封不是個顧全大局的人,在關羽敗退到荊州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劉封竟然對二叔見死不救,後果就是要了關羽的命,也可以說是直接斷送了劉備復興漢室的大業,劉封就因為關羽不同意劉備收他為義子就對關羽懷恨在心,關鍵時見死不救,這是毫無大局意識的人,別說沒有血緣關係,就是有血緣關係,劉備也不會考慮他的。

那什麼情況下劉備會考慮傳位給劉封呢?那就是劉封沒有犯錯,在關羽被圍在麥城危在旦夕時,劉封出兵救援關羽,並且成功的把關羽救出,這時候劉封會得到蜀國上下的一致讚賞,在劉備病危時阿斗尚小,這時劉備可能會考慮讓劉封接位。

最後說,如果劉備真的傳位給劉封,蜀國局勢也不會好太多,因為諸葛亮習慣了什麼事情都發號施令,而阿斗也習慣了啥事都不管,每天都吃喝玩樂,而劉封不一樣,如果劉封即位,有些事情劉封不會聽諸葛亮的,時間久了劉封和諸葛亮會有衝突,弄不好會火拚,而劉封論智謀遠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很可能劉封被廢掉,劉禪還是上位,等諸葛亮死後,蜀國命運還是一樣。

現在人對劉禪痛恨在於最後不戰而降,所以都愛設想劉封即位肯定不會投降,這是高抬劉封了,劉封能力其實非常一般而且無主見,這點從劉備入蜀取西川就能看出,劉備在宴請劉璋時,龐統暗中授意劉封關平等在宴席上刺殺劉璋,可這種事劉備是不能明說的,全靠領悟,可關平劉封居然不敢動手錯過了良機,這可以說讓劉備非常失望,後來關平被退回荊州輔助關羽了,而劉封一直就是打醬油的角色,所以不要對劉封有幻想。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如果劉封能即位,那麼說明劉備沒有親生兒子,或者親生兒子不堪大用。

如果劉封即位,那麼蜀漢將非常不幸,可能不會等到263年才滅亡,很可能在243年前就會提前滅亡。

為什麼這麼說?這和劉封的為人有關。

1、不救關羽,說明劉封沒有大局觀,並且違抗軍令。

關羽當時是蜀漢政權的二號人物,關羽為打襄樊之戰命令劉封發兵救援,劉封以上庸新佔為由拒絕救援,雖然劉封有自己的理由,但從大局來講,荊州怎麼也比上庸重要得多,劉封不救關羽,涉及到違抗軍令和不顧大局,之所以敢這麼做,無非就是仗著自已是劉備養子的身份。

2、欺壓孟達,說明劉封性格強勢,不適合做領導。

孟達是宜都太守,並且有自已的部典私兵,劉封當時的官職是副軍將軍,也就一雜號將軍,論官職,劉封並不比孟達高,劉封與孟達不和也就算了,還奪了孟達的樂隊,導致孟達叛漢投魏。

本來上庸就是劉封和孟達兩個人合力拿下的,現在兩個人不和,鬧矛盾,下面一幫降將都在看著,劉封身為上庸守將,如此處事,難怪上庸要丟失了,逼反孟達後,原上庸太守申耽、申儀也反了,劉封兵敗逃回成都。

一個不救關羽卻連上庸也沒守住的劉封,如何能執掌蜀漢政權呢?

史書記載劉封有武藝,性格剛猛,力氣過人,做一武將確實可以,但是當皇帝可不是打仗,需要管理好整個國家,要掌握權術,要會用人,從劉封的經歷來看,難以做到。

之所以說劉封繼承劉備皇位後,會導致蜀漢早亡,是因為:

1、劉封處理不好與諸葛亮的關係,會導致蜀漢政權不穩。劉封當皇帝,仍離不開劉備託孤諸葛亮,處理政務諸葛亮當之無愧是最好的,而諸葛亮為人也是強勢的,為相也如此,劉封這個皇帝也是強勢的。

如此,皇權必與相權衝突,大概率事件就是諸葛亮被貶或被殺,以諸葛亮的為人,是不大可能造反殺君的,那麼劉封就獨掌大權。

掌權容易治國難,劉封掌權必然也會大規模北伐,沒有諸葛亮的能力卻做著諸葛亮的事情,那麼大概率事件就是劉封窮兵黷武,蜀漢不出二十年,肯定敗亡。

2、用人問題。劉邦以劉備養子身份就敢不聽軍令和欺壓同僚,那麼當上皇帝後,只會更加變本加厲,正直敢勸諫劉封錯誤行為的大臣,必然會得罪劉封,或貶或殺,如此,朝中必然崛起一批趨炎附勢之徒,以劉封的尿性,用人問題恐怕難以把握,親小人,遠賢臣,那劉封肯定不出二十年會敗亡。

3、出身問題。劉封是劉備的養子,那麼劉封肯定有親生父母和兄弟姐妹,劉封本姓寇,其父還是羅侯,這個羅侯封地應該在荊州長沙郡,那個時侯已經是東吳地盤,這對蜀漢是一個威脅,皇帝的親生父母和兄弟姐妹在別國控制,想想也可怕。

就算劉封能偷偷接回這些寇姓家人,肯定是會重用寇姓,這樣一來,寇姓當權,這個時侯姓『』劉『』還是姓『』寇『』都難說,這樣又會引起劉備嫡系的不滿,朝中勢力必然站隊對抗,蜀漢陷入內鬥,況且還有益州派、荊州派、東州派及劉備嫡系的爭權,劉封能控制嗎?

劉封沒有諸葛亮的能力,又無劉備識人用人的眼光,當皇帝也就一昏君,內有派系鬥爭,外有魏國威脅,不出二十年,蜀漢必亡。


劉封這個人,雖然是劉備的乾兒子,但是這個人和劉禪不同,第一樹大根深,劉封是長沙劉氏的外甥,長沙劉氏又是什麼人呢?從漢景帝的庶子劉發開始算,歷經兩漢綿延二百八十多年的諸侯國宗室。這一支宗室在荊州根深葉茂,影響力非常大。東漢光武帝劉秀就是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

如果劉封繼承劉備的產業,以劉封的高強的武藝,紮實的人脈關係,為蜀漢立下的蓋世功勞,肯定要比劉禪的手腕要硬朗的多。

但是他不是劉備的親兒子,劉備手下的大將和文臣會不會對他掣肘,尤其是諸葛亮趙雲這樣忠於劉備的人,會不會藉機加害,會不會引起奪嫡之爭,因此劉備還是有先見之明,當然嘍,歸根結底還是家天下作祟,儘管劉封很優秀。


如果當年劉封繼承了劉備的產業,以劉封的才能就會提前發動戰爭,那他也不會百分百信任諸葛亮,或許可能跟諸葛亮的矛盾會非常大,蜀漢可能提前滅亡了。

劉封的能力比劉禪要強很多,特別是作戰方面,那麼作戰能力好就一定能當好皇帝嗎?答案是否定的。你可以看一下紂王,項羽,隋煬帝請問哪個能力差的?他們能力非常好,但是性格跟劉封一樣都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包容性非常的差。

很多人把阿斗說的是一無是處,錯了。如果阿斗是一個將軍的話他真的是廢物。當一個皇帝他談不上是好皇帝,但不是很差,因為他有一個優勢劉封沒有了,那就是包容性,他能夠百分百信任諸葛亮完全放權,但是劉封做不到。

你可以看到在上庸城的時候,他為了自己的私慾不去救關羽,因為孟達嘲笑他所以他就奪了孟達的軍樂隊欺負孟達,死的時候他說悔恨不聽孟達的話。從這幾點你可以看出劉封的性格缺陷是非常嚴重的。

特別是他臨時說的話說明劉封他本來就是有異心,所以諸葛亮建議劉備殺掉劉封,劉封的確死的很冤,但從大局看,我認為是完全正確,當然,我這裡不是為劉禪洗白,只是就事論事。關於這個我寫過五篇文章,自己去找吧。我現在都懶得推廣自己了。


這個假設不成,有這兩個原因。

劉封是劉備養子

據《三國演義》記載,劉封是長沙郡人,恰逢劉備落難到荊州,在劉表的引薦下,認了劉備做乾爹。劉備當時是沒有子嗣的,收這個義子,只是以防萬一。

後來、劉備有了三個親生兒子,從古代帝位先嫡後長,再賢后貴的順序來看,劉封根本不在這裡面。劉備作為一個準地王,不可能拿自己的江山社稷做兒戲。

劉封犯了致命錯誤

劉備常年征戰沙場,出生入死,誰也料不準出個意外什麼的。收劉封做義子,到真不是對這個人有多喜歡。不過,剛開始劉封也的確沒有讓劉備失望。《三國演義》里描述,劉封武力過人,作戰勇猛,常隨張飛、趙雲等上將出征。在攻克漢中的時候,劉備派劉封出去叫陣,曹操一時不敵,打算叫「黃須兒」曹彰出來應戰,結果曹彰還沒來,曹操就退了。

但是,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劉封是拒絕支援關羽的。這也是劉備殺劉封的主要原因。很多人以為,劉備在殺劉封之前,是問詢了諸葛亮的意見,是諸葛亮執意要殺劉封。這是大錯特錯。其實是劉備一心要出掉劉封,為關羽報仇,又怕外人說三道,因此才去問的諸葛亮。

以諸葛亮的識人只能,焉能不知劉備的心意,幫劉備背了一個鍋而已,也算一個順水人情吧。


我覺得若劉封繼位,雖不一定能一統天下,但蜀漢至少能存活更長。

一、劉封是劉備的養子,並不是單純的義子,是劉備未有子嗣時收養的,劉備當時已老大不小了,怕自己有個不測,沒有人繼承大業,於是收養了劉封。劉備是把劉封當接班人培養的,只不過後來有了劉禪、有了親兒子就不再把他當成接班人第一選擇罷了!

但是劉封始終還是劉備養子,他還是有希望繼承劉備事業的,所以他是能夠成為接班人的。劉備也是很喜歡這個孩子的。雖然一怒之下殺了他,但在後來還是後悔並為其痛哭。

再說劉封功績擺在那,早年二十多歲就率軍隨同諸葛亮、張飛等人西上進攻益州,所過之地戰無不克,後又一起和孟達擺平上庸。而同一時期的阿斗呢?估計還拿不穩刀吧!劉封勇武過人,功績非凡,在當時年輕一代將軍中是佼佼者,將士們應該都希望為這個有能力的人效力吧,所以若是當時劉備讓劉封繼位,劉封也是能得到大部分人支持的。

二、有人或許會說關羽不就和劉封關係不好么,還阻止過劉備納其為儲君么?他應該是不會同意。其實這只是演義里的說法,正史上關羽和劉封壓根沒提過有矛盾。劉封之所以不出兵救援關羽也是有原因的,並不是怨恨關羽。而且從劉封不救關羽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一些長處。

首先劉封沒救關羽應該是顧全大局的選擇,因為上庸當時的兵力確實不多,而且是剛佔領,還是由於對方投降而占,並不穩定,要是劉封貿然支援關羽,可能前腳走後腳上庸就變成別人的了。除此之外,上庸兵少去了也很難救下關羽,這樣風險太大了,劉封不救也能突出其做事謹慎。

只不過當時關羽輸了,搞的滿盤皆輸,劉封這些優點都被放大成為缺點,並且成為關羽敗亡的最大原因。當時的劉備也在氣頭上,並沒有完全搞清狀況就把劉封處死了,並沒有聽劉封過多解釋,要是劉封不是當時有苦衷的話,我想他是肯定沒臉、也不會回成都的。

所以劉封並不是得不到支持,從上反而還可以看出他具有一個當家人應有的長處。比如有大局觀、謹慎小心等。

三、劉封本生就有武藝,氣力過人,又有大局觀,粗中有細,智勇雙全,是個有領袖氣質的苗子。有他在,他甚至不需要諸葛亮出馬就自己北伐了,雖然不一定能北伐成功,但定會有所建樹,畢竟蜀漢領袖御駕出征,軍心、氣勢都不是曹魏能比的。

若劉封登基,蜀漢絕對會一直北伐消耗曹魏,化被動為主動,延長壽命。除此之外,我們都知道蜀漢直接亡國的原因是亡於劉禪投降,我們再退而求其次,若是劉封也被逼到劉禪哪種處境,就沖劉封的那種性格會投降么,答案是肯定不會的,有劉封在,蜀漢不會亡國。

四、所以劉封若是繼承了劉備產業的話,不說北伐中原得於成功,最起碼能守住劉備創下的一番基業,當然劉封去世後又該另當別論了,但是蜀漢能存活更久是無疑的。

可惜沒有如果,劉封這一個由劉備自己親自培養的兒子,最終卻死在自己手裡,讓人唏噓!


劉封是一個自私自利、缺乏大局觀的莽夫,缺乏政治能力,缺乏包容心,心胸狹窄。為了私利,仗著是劉備義子,先是違抗關羽軍令,對荊州之失負有重責,後又逼反了孟達,導致上庸三郡丟失。

如此之人,一旦劉備去世,必然會成為禍患。如果他繼承劉備產業,不用曹魏動手,蜀漢自己就會完蛋。


歷史對劉封和三國演義相同論證一樣。一個四肢發達,沒有主意的蠢人。在諸葛亮妙算中,第一個把姓名丟掉的人。他不是劉家的種父姓羅候冠氏的孤兒。根本就沒有繼承劉備產業的資格。在關羽反對劉備為王后,關羽不受劉備不轄制獨立稱大,反叛劉備。

劉備小舅子麇芳和將軍士仁都投降東吳。和他在一起孟達,都勸他投降魏國,他沒有動心,孟達單獨投魏.。結果關羽被徐晃率十二大軍打得大敗,失敗時劉備不救劉封更不能沒有救。孟達再次拉他入魏。他還沒有認識到劉備無情,還是反要孟達反叛魏入蜀,勾達孟達。反被司馬懿發現,結果誰也沒有成功。孟達沒有能再次叛魏歸蜀。丟掉姓命還讓劉備賠上八幹人兵馬,兩位驍將申耽申儀。卻反到投到魏國。害得劉備有釣魚不成,倒把好狗也給淹死了。極大氣怒。諸葛亮又為劉禪未來打算說劉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被劉備殺了。

他夲身就不是劉家種。還做劉家的夢。被上下都看不上眼。最後還是劉備以為不是自已的好狗給吃了肉。劉封后悔不聽孟達之言,叛劉備還異想天開招孟達反叛。把孟達也推進火坑,自己掉進萬丈深淵,萬劫不復。被劉備賜死,歷代都笑他是劉備養大好狗。很忠心卻卻無法感動主人不吃肉,更不要亨受劉備的遺產。歷史上孟達,給全面分析了他處的處境,寫了非常入情入理長信,說,足下與劉備道路遇人,非親生骨肉,能勢成權貴,威征則最少也成為付帥。使遠近聽從。現在阿鬥成為太子已經使有識之士入相為寒心…夫貴智免禍,明尚夙達。劉備如果不疑還好,疑惑你則大禍必來,是不能逃出被殺。今足下,不能見父母而為人後,非禮。也知禍將至,而留之,非智也。見正不從而起義,非義,為此為丈夫,不為三者。應該以自己之才,棄身來東,繼承羅侯,不為背親,有事君以綱紀,才棄舊也。怒不致亂以至危亡,不以徒棄行也,勸他來魏。唱《易》見利大人 《詩》自求多福。之路。可惜兩個傻蛋,誰也沒有說服誰,讓時間跑掉。孟達也三心二意起來,還是疑惑不定之時。被司馬懿抓住把柄,以反叛鎮壓,劉封卻完全讓孟達說著了。劉備疑惑劉封未來對劉禪有威脅,再有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把劉封殺了可悲的冠封。可笑的孟達。一對狗連環時被人打死的野狗。劉封的可悲下場還讓人的可憐可他不懂得人事常情真的讓人差異在攻打成都外圍立有大功受沒有劉備擢升重用到死都中郎將身份並不是劉備看作可用之有話連狗不如卻忠誠為劉備盡忠誠真地很蠢很蠢連三國志陳壽都罵他蠢死了咎由自取。


劉封幾乎不可能有機會繼承劉備的產業的。劉封只是劉備的養子,而且也沒什麼特殊的才能,最多就一出色的將軍,劉備有很多個親兒子,輪不到劉封繼承。

當然假設如果劉封繼承了劉備的產業,那蜀國可能就會不攻自破。首先,劉封是養子,古代人最注重血源關係。劉封繼承後,一定有很多人反對,對於反對者(如諸葛亮)只有殺掉。蜀國人才本來就少,這樣一來國力就又弱了。蜀國在傳位時內亂,很容易被東吳和曹魏兩面夾擊的,存活很難。

其次,蜀國伐魏就是因為劉備是皇叔的身份,劉封繼承,就名不正言不順,蜀國的民心就會動搖,到時不攻自破。

最後,史書記載劉封只是有武藝,氣力過人,並沒有在治國上,政治上有什麼特殊才能,應該比不上劉禪。又不立謫,又不立賢,後果嚴重。

以上個人意見,不足之處歡迎補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