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海圖與地球風水

  堪輿即風水。《說文解字》許慎曰:“堪,天道也;輿,地道也。

  風水是聖人之學。所居環境符合天地之道的,就是風水。

  《山海經·海外南經》開篇:

  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六合:古人以東、西、南、北、上、下六方爲六合。

  【譯文】大地所負載的,包括上下四方之間的萬物,在四海以內,有太陽和月亮照明,有大小星辰經歷,又有春夏秋冬記季節,還有太歲正天時。大地上的一切都是神靈造化所生成,故萬物各有不同的形狀,有的夭折而有的長壽,只有聖明之人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風水的根本理論:易經之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易經的象數理,去掉數,象和理就構成了堪輿風水的兩大體系:

  巒頭和理氣。

  [明] 徐善繼、徐善述《地理人子須知》序言:

  “《易》,其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夫位有定而氣實通焉。絪縕磅礡,遊魂靈怪,氣也。蒸爲風雨,應爲列星,流形於山川草木,亦氣也。氣也者,載天地而浮之也。是故山氣多勇,澤氣多瘖,谷氣多痹,險阻氣多壽。”

  《山海經,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人。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於山,山名曰噓。顓項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一一大荒中有座山名叫日月山。這座山是上界門戶的戶樞。因此又名吳姖天門山。這裏也是太山 陽和月亮降落的地方。這裏有一尊神,長着人的面孔,沒有臂膀,兩隻腳反轉過來架在頭上,他名叫噓。當初顓頊生了老童,老童生了重和黎。天帝命重用力往上頂天,命黎用力往下壓地,使天地之間無法溝通。天地分開後,噎出生了,就住在大荒的最西端,主管着太陽、月亮、星辰運行的先後順序。

  上古風水:

  伏羲時代,符合河圖、先天八卦的,就是風水的標準。

  神農時代:符合連山易的,就是風水的標準。

  黃帝時代:符合歸藏易的,就是風水的標準。

  大禹時期:符合洛書、後天八卦、九籌洪範的,就是風水的標準。

  直至現在,未變。

  大九州:九鼎上的山海圖

  小九州:中華版圖上的九州。

  三皇五帝時代的更替,乃至後來的朝代更迭,其實就是一部風水的更替。

  所謂的“風水輪流轉”,即是此意。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榆山。有鯀攻程州之山。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陽山者。有順山者,順水出焉。有始州之國,有丹山。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覆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爲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山名曰齊州之山、君山、灊山、鮮野山、魚山。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弇州之國,五采之鳥仰天,名曰鳴鳥。爰有百樂歌舞之鳳。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國曰顓頊,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國。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陳州山,又有東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淵,昆吾之師所浴也。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夏州之國。有蓋餘之國。

  《山海經·中山經·中次經十經》:又西二十里,曰復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陽多黃金。有鳥焉,其狀如鴞,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見則其國大疫。

  由上可知有程州,始州,冀州,齊州,弇州,陳州,東州,夏州,復州,共有九州。

  韓國人的古地圖,據傳是《山海經》描述的大九州

  《海外經》記載有四方神:

  東方勾芒,鳥身人面,乘兩龍。(《海外東經》)

  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海外南經》)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海外西經》)

  北方禺強,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海外北經》)

  這也是最早的四方神的記載,也是風水“左青龍、右白虎”的起源。

  《山海經》,還描述了整個地球地貌的很多內容。尤其是該書用神話形式描述的陰陽五行八卦、干支,就更能夠證實鄒衍等古代學者的“大九州”。

  《山海經》描述的地球地貌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埃特·默茨研究了《山海經》,驚奇地發現其中的某些記載竟然與美洲的地形地貌十分相似。例如第四部分《東山海經》有四卷,描述了北美西部和中部的地理及當地風物。其內容包括,在美國內華達州揀拾黑色蛋白石和金塊;在美國舊金山灣看到海豹在岩石上玩耍;一種會裝死避害的美州負鼠的情景。又如《山海經》第九部分《海外東經》和第十四部分《大荒東經》,描述了美洲不少地方。《大荒東經》還描述了“光華之谷”、“河水流進無底深淵”、“日生於此”等,任何一個曾經在北美科羅拉多大峽谷旅行及在此觀賞過日出的人,都會毫不懷疑地指出是這裏。默茨把這一發現繪成了地圖,著有《幾近褪色的記錄》一書。

  又如法國的維寧,在1985年出版的《無名的哥倫布或慧深和尚於五世紀發現美洲之證據》一書中,也認爲“光華之谷”(即《大荒東經》中的“朝陽之谷”)是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大峽谷。並斷言:“現在肯定地說,《山海經》是以中國爲中心的世界地理書”。

  關於《山海圖》,歷史記載中,晉代的郭璞和陶淵明看到過。西晉末年的郭璞在對《山海經》作注時曾說“圖亦作牛形”。

  公元4世紀的陶淵明(365—427)曾作《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中一首有: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上圖表現的《山海圖》就是一條公牛的形象,與郭璞之說吻合。

  郭璞(276—324)不僅是個文學家,更重要的是術數大師,舉凡陰陽五行、地理術數、文字訓詁,無不精通,無不與現實密切相關,他表現的是現實主義。《晉書》說他:“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詞賦爲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很多重要典籍都是經他註釋才得以流行後世的。如《周易》、《穆天子傳》、《楚辭》等,他甚至還寫了一部風水方面的經典之作----《葬經》。除此外,郭璞還有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他曾作過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參預軍事,掌管機要。郭璞參預軍務和著述《葬經》,自然對地理或地圖的觀察和理解要比常人仔細而深刻得多。他看出《山海圖》的整體輪廓“圖亦作牛形”,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作者:高鬆(山海經研究院院長) 來源:《山海經與古易經》

  聲明: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