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記者會25日於臺北舉行,師大附中歷史老師蘇信宇(右起)、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前總統馬英九、臺師大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嘉義吳鳳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楊志遠等人出席。(記者羅沛德攝)

2018-10-25 11:16

〔記者林曉雲/臺北報導〕12年國教普通高中歷史課綱,把中國史放在東亞脈絡中學習,改變過往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且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從熟悉的臺灣往外走,期望以臺灣為主體去建構下一代的史觀。統派學者今早舉辦記者會反撲,宣佈推動「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前總統馬英九出席相挺,坦言他在總統任內沒有完全「撥亂反正」,對自己的努力不夠,表達歉意。

4年前馬政府執政下的教育部,公佈普通高中歷史科課程綱要部分修正表,被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踢爆,臺灣史課綱被修改比例高達36.4%,掀開馬政府黑箱修改課綱為大中國統派思維的陰謀,進而引發反黑箱課綱活動,全國高中生大動作串連抗議,甚至發生高中生林冠華死諫的不幸事件。民進黨執政之後,重組課審會,首度納入學生為課審會委員,且重新研訂社會領域課綱,由中研院研究員張茂桂任召集人,重視學生的公民素養及與國際接軌的能力,被認為是進步的課綱。

馬英九致詞表示,今天是臺灣光復日,也是古寧頭戰役69週年,也是聯合國改由中共取代,我國宣佈不再參加的日子,他一直主張,臺灣沒有文化革命,完整保存了中華文化,臺灣要在國際社會作中華文化領航者,但民進黨政府用一切手段去中國化,遂行文化臺獨的政治目的,先大幅降低文言文比例,再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是開時代倒車。

馬英九表示,民進黨前次執政就要改歷史課綱,他在總統任內遏止課綱質變量變,卻不能完全撥亂反正,過去處理方式有可再加強地方,他的努力不夠,表達歉意。蔡英文總統宣稱要維持現狀,但兩岸關係冷對抗,國族上再切斷與中國關係,對臺灣不是好事。

人在美國的中研院院士許倬雲以錄音方式指出,臺灣在5、6萬年前是和中國連在一塊,臺灣的祖先都是從中國來的,丟掉中國而強調東南亞是捨本逐末。臺師大退休教授潘朝陽強調他們是中國人,歷史教育要延續2千多年前的春秋精神,臺灣史應該是在中國史內,應是中國觀點之下的臺灣史,而非與中國對立的臺灣史。

對於統派學者反撲,新北市三民高中歷史老師張文隆受訪表示,以前學歷史是天朝史觀,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互動史,新課綱改以學生為主體,大家變成平行對等的互動關係,是正確和進步的方向,第一線歷史教師已積極準備108課綱明年實施,呼籲統派不要再政治操弄歷史課綱。

  •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記者會25日於臺北舉行,師大附中歷史老師蘇信宇(右起)、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前總統馬英九、臺師大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嘉義吳鳳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楊志遠等人出席。(記者羅沛德攝)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記者會25日於臺北舉行,師大附中歷史老師蘇信宇(右起)、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前總統馬英九、臺師大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嘉義吳鳳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楊志遠等人出席。(記者羅沛德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