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FRC有很多共性問題,包括:抓取和放置(或投放)、底盤技術、提升裝置等,FRC每次比賽還有個規定的結束動作,基本都是爬升一定高度。今年的結束動作是爬臺階,最高大概是48.3cm吧,Robomaster先入為主,個人習慣翻譯為「登島」。因為跟Robomaster有一定共性,所以先調研、總結和歸納一下已經曝光的登島方式,後續空了再分析和學習。(個人觀點:沒有數據歸納的學習是偽學習、沒有理論計算的設計是假設計)。

1. 四足或/三足行

4415:youtube.com/watch?

Fig.1 4415

這個類型的有一些隊伍,通常登島第一個能想到的方案,也是Robomaster大多數的選擇,但也有各種變化,比如前後做成T字形,其實也就是等效兩個點。

2. 前趴後升型

987youtube.com/watch?

Fig.2 987

1678youtube.com/watch?

Fig.3 1678

359youtube.com/watch?

Fig.4 359

雖然是同一類型,但是還是有區別的,因為支撐起來之後主動輪懸空,所以前邊或者後邊需要有個主動輪保證有個小範圍的平移,上面圖片都可以明顯看出有電機,之後主動輪貼地就可以考主動輪行走。前輪是拉力,後輪推力還有扭矩的問題,定性的分析我會選擇前輪,而且很多隊伍前輪和抓控Cargo球的電機復用,359的支撐沒看到明顯的從動輪,不知道是不是靜摩擦,4481就加了從動輪。但4481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後輪的位置不夠靠後,在底盤最後一個輪子前邊,翻車的危險比較大。973跟359一樣,但實戰中比較順。屬於這個大類的還有4414、1323、4481(這個復用太多有點慢)等很多很多隊伍。當然也與一些演變,4910後支撐相當於一點,當然3點確定平面,重心控制好也不會翻車。其他比如2992:他們前後支撐都沒有主動輪,機構要經過嚴格的運動學計算,我比較喜歡。

2992youtube.com/watch?

Fig.5 2992

3.千斤頂型

5172:youtube.com/watch?

Fig. 6 5172

148:youtube.com/watch?

Fig.7 148

看著有點慌,148目前比賽效果還可以。個人比較喜歡經過計算的設計,從學習知識的角度5172的方案還是不錯的。

4. 翻滾型

294youtube.com/watch?

Fig.8 294

6803:國內的隊伍,reveal也是翻的方式;

5. Inspiration型;

(1) 1619youtube.com/watch?

Fig. 9(a) 1619 step 1

Fig.9(b) 1619 step 2

沒有第一手資料,reveal也沒有清晰描述,個人分析是前面是吸的,中間一個支點。

(2) 4613: youtube.com/watch?

Fig.10 4613隊登島

提升通過減速後應該扭矩比較大,升起後平移應該是個小行程的機構,大多數平移還是靠底盤輪子搭上臺階前進的力量。

6. 無登島功能

通過Reveal和比賽視頻,發現有些隊伍確實沒有展示登島功能,但是如果是刻意為之,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可,就像有些隊伍就是鐵盤子或者只有放Cargo的功能,這也是一種理念,Simple = Easy to be Robust。

總結:

1. 隨著比賽進展,後續會出現更多新穎的形式;

2. 概括起來就是提升、平移、提升的剛體Trans的過程,也有Rotation的方式;

3. 賽季總計歸納完畢後,除了直觀定性判斷,後續我會從Kinematics和Dynamics的角度分析優缺點。

給大家一個Golden Rule:

"Steal from the best, invent the rest!" , which is steal from team 16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tention:根據DMCA,上述視頻為用於教育目的部分剪輯視頻,且已註明原鏈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