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吹民國成為一種風氣,什麼民國大師雲集現在沒有了,教育還不如民國,什麼民國很開明,軍閥很可愛很愛國,現在……

這類話題集中反映了媒體的無知以及喫瓜羣眾的盲從。其實說是媒體基本上是自媒體大V公知什麼的,本身水平很差但是帶節奏偷梁換柱偷換概念有一套,喜歡造謠。西康軍閥劉文輝的名言「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正法」就是一個典型的謠言,詳細的闢謠文可以在網上查到。喜歡寫歷史段子,段子字數少怎麼吸引人?當然靠噱頭。喫瓜羣眾本身也有原因,看不下去歷史學書籍就去拿段子當知識。

拋開問題本身看看時代背景

民國的文盲率幾乎是90%,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能讀大學已經超越99%的人,屬於萬裏挑一的那一種,現在什麼情況大家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同樣的成就,現在只能成為教授,民國可以成為大師。

大師基本上是人文社科領域

一提起民國大師基本就是:辜鴻銘、吳宓、金嶽霖、魯迅、林語堂、章太炎、劉文典、陳寅恪、梁漱溟、王國維、熊十力、黃侃、蔡元培、胡適等,基本上都是人文社科領域,極少數的幾個理工科人才都是美國培養的。現在沒大師嗎?在喫瓜羣眾的印象中理工科大拿不算大師,很少有人覺得袁隆平是大師吧,其實就作用來看一個袁隆平頂一堆大師。這麼說吧,現在的幾萬理工科教授、研究員在民國個頂個是大師。

人文社科領域也遠勝民國

列一些名字:嚴耕望、田餘慶、程千帆、閻步克、方國瑜、黃文弼、王文湘、鄧廣銘、裘錫圭、黃永年、李學勤、秦暉、葛兆光、葛建雄、李學勤、陳序經、唐長儒、陳岱孫、顧準、顧誠、白壽彝……

估計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這麼說吧,在當代人文社科領域這都是世界級的學者,放在民國都是個頂個的大師。舉個例子,在學術領域,閻步克、田餘慶等的成就和陳寅恪、錢穆、吳宓、羅家倫是不相上下的。

為什麼我知道大師不知道他們?

肯定會有這樣的疑問,很簡單啊,就算是你知道辜鴻銘、吳宓、金嶽霖、魯迅、林語堂、章太炎、劉文典、陳寅恪、梁漱溟、王國維、熊十力、黃侃、蔡元培、胡適……你看過他們的作品嗎?知道他們的學術思想嗎?恐怕只是知道這個名字吧,為什麼知道,還不是影視劇小說各種歷史段子中知道的,還有各種花邊新聞文人趣事的書(王國維投河,辜鴻銘茶壺理論,金嶽霖苦戀林徽因、劉文典和蔣介石互毆、黃侃娶女學生……),跟學術和作品幾乎沒有一點點關係。

都知道林徽因,誰讀過她的作品,都知道辜鴻銘的段子,誰知道他具體研究什麼的?都知道金嶽霖愛林徽因,誰知道他具體是幹什麼的(別只說研究邏輯學,都知道)。

為什麼不知道上面那些人你一個也不認識?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沒上過影視劇小說,也沒有名人趣事,除了學這些專業的研究生幾乎不可能有人知道。

就算是民國大師,拿歷史領域來說,只有陳垣、楊樹達、顧頡剛等幾個人是比較公認的世界級學者,可能寫歷史段子的大V對這幾個名字不太熟悉吧。

鬧劇的根本原因

出現這種鬧劇,有厚古薄今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喫瓜羣眾一個無法改變的認知誤區就是唯名氣論;一個是沒有基本的科學和人文素養。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楊振寧先生,一個有巨大貢獻(包括對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僅次於愛因斯坦的理論物理大師,居然被很多人覺得不如霍金,還因為婚姻和國籍被人誣陷和辱罵,充分說明瞭媒體的無良和喫瓜羣眾的無知。

什麼民國很開明,軍閥很可愛很愛國,原因也是這些,看段子不看史書,信故事不信典籍。

哪些大學分數不高,但有非常強的專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