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钓鱼人,对漂相的关注度那么高呢?说的文艺点,水面上的漂目,是我们钓鱼人的眼,说的粗糙点,不明漂相,只会守死口,那钓鱼也没什么乐趣而言了;说道守死口,有些钓友的观点很极端,不见黑漂不提竿,但是也有钓友反馈,就算是黑漂了,提竿也是没鱼,而且还不止一次两次,经常性会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黑漂,是所有漂相中,介绍最少的一种,说实话,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在大多数钓友的定义里,顿口是最值得说的,但是黑漂了,那就是鱼中钩之后,拖着浮漂下沉、或者逃窜才会有的漂相,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此话不然,现在各种线组的搭配、钓法说的比较详尽,加上鱼的资源越来越不好,所以黑漂无鱼,在以前还真挺常见,但是现在,则有了新的原因,那么今天就系统的介绍一下,为什么大黑漂,还是无鱼。

  原因一、线组搭配不合适,多粗的线钓多大的鱼,这个说法其实主要就是指台钓,尤其是在钓竞技、黑坑时,因为鱼的体型固定,所以线组搭配基本上没什么特殊的变化;但是有些钓友是从野钓转来黑坑和竞技钓,习惯性的用大号线组,鱼口不好,这种情况少见,但是鱼口生,鱼口还轻的时候,就会出现黑漂无鱼,为什么呢?

  线号线径过大、过粗,主线本身就会带一定的浮力,饵团再搓的比较大一些,如果鱼口不怎么好,基本上就是没口,所以说也看不出来问题,但是鱼口生,吃口多,水温低,吃口轻,这其实并不矛盾,因为线组线径粗,饵团又偏大,鱼在底层食口,动作频繁,但是吸食不到嘴里,因为线组的自带浮力,铅坠加钩饵的重量,就不仅仅是小于浮力,多出来这部分的浮力,会让漂组更为灵敏,如果钓目再低一些,比如2目~3目,那黑漂就是常态化,但是提竿肯定是没有鱼的,这种情况,把线组线号,恢复正常,饵团搓小一些,再有黑漂,都是死口。

  原因二、遭遇老滑鱼了;滑鱼因为嘴上有伤,钩饵吸食进嘴后,刺鱼的成功率很低,如果钓目放低,一旦滑鱼涮饵,钩饵驻留鱼唇,稍有动作,立马出现的就是黑漂,但是很难刺中鱼,这种情况,别说黑坑中,就是野钓的时候,如果钓目放的太低,也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处理意见,第一个,是调高钓目,把钓目放到5目,甚至更高,这样钓的钝一些,虚口、假口能过滤钓。

  第二个,就是不做任何调整,学会放口,头一口黑漂,别管,过会擡起来,等到第二口,甚至是第三口,黑漂的幅度很大,下沉迅速,那才是实口,一般我们在偷驴和野钓遇见滑鱼涮饵时,都建议这样操作,放头口,抓二三口。

  原因三、鱼群密度太大了,鱼群蹭漂;这种情况在黑坑很常见,野钓中,使用过于腥浓的饵料时,也很常见;因为饵料的原因,鱼群错层了,从底层窜到的中上层,而且不是一条鱼蹭线,是一群鱼蹭线,黑漂就比较常见,有经验的钓友,会放口,等一等,如果浮漂过会,又缓缓的擡上来了,那就是蹭线,如果浮漂一直黑漂,那才是实口。

  原因四、小鱼闹漂;这种情况,野钓时,最常见;瓜子鲫、白条、太阳鱼等,闹窝后,拉着钩饵乱窜,最常见的就是这样的漂相,小鱼闹窝,黑漂没有规律不说,还会伴随着的移漂、顶票等各种漂相,所以只要多关注一下,就能分辨;至于小鱼闹窝如何应对,那就不多介绍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