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當年以色列將西奈半島歸還給埃軍,是一次重大的戰略選擇,是一次和阿拉伯世界和平的嘗試,也是一次改善自己地緣戰略劣勢的努力。

首先我們看看以色列及周邊地區的地形圖,以色列國土太狹小,南有黎巴嫩和敘利亞,東有約旦,西有埃及,全是自己的敵人,身邊還有一個巴勒斯坦地區,和以色列天天有摩擦。

從軍事角度看,以色列的戰略態勢太惡劣了,一旦開戰,往往是三線作戰,極其不利。

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埃及軍隊主動出擊,以一個漂亮的奇襲戰術,撕開了西奈半島以軍堅固的巴列夫防線,如果不是因為阿拉伯人的軍事戰略水平不行,如果不是關鍵時刻美帝的援手,這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就失敗了。

以色列不過區區幾百萬人口,而僅僅埃及就有幾千萬人口,阿拉伯人可以失敗一百次,還可以打一百零一次,但以色列只要失敗一次,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第四次中東戰爭讓以色列人意識到,西奈半島上堅固的巴列夫防線並不難保證以色列的安全,只有跟阿拉伯人和解,才是以色列安全的根本保證。

同樣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也讓埃及總統薩達特意識到,從軍事上徹底打敗以色列非常困難,只能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因此,他想到了和以色列的和解。

這是第一次有阿拉伯國家願意和以色列和解,畢竟是從阿拉伯世界裡開了一條和平縫隙,因此以色列果斷抓住機會,以歸還西奈半島為代價,和埃及達成和解,

原創不易,關注「麻辣戰爭」頭條號,關注世界軍事。


第二、三次中東戰爭以後,以色列這個彈丸小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了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與東耶路撒冷,還有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阿拉伯國家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然而西奈半島面積比以色列還大,而且地處戰略要塞扼守蘇伊士運河,還擁有大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磷酸鹽等自然資源。但就是這麼塊寶地,最終以色列還是還給了埃及。

以色列為何將到嘴的鴨子重新吐出來呢?

第一,國際形勢所迫

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等地區以後,蘇伊士運河的國際運輸被迫中斷,而當時的以色列也面臨巨大的壓力。中東是全球能源中心,而另一方面,蘇伊士運河也是全球交通要塞,因為以色列佔據西奈半島的形象,東西方的貿易受到了嚴重影響。解除「西奈半島危機」對以色列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問題。

第二,地緣戰略的考慮

中東是三洲五海之地,而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的核心地區,雖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是以色列從建國那一天開始就被龐大的阿拉伯世界與伊斯蘭世界包圍,生存環境非常惡劣。

以色列生存最大的問題就是阿拉伯世界,然而阿拉伯世界也並非鐵板一塊。埃及就是其中比較軟弱的地方。以色列畢竟國土狹窄人口很少,區區的西奈半島根本對擴大以色列戰略縱深有任何好處,到底會引來更多麻煩。

第三,歸還西奈半島後的好處

簽訂《戴維營協議》以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實現了與埃及等部分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正常化,原本的阿拉伯世界分化,以色列的外部環境得以改善。

同時,因為西奈半島的歸還,蘇伊士運河再次恢復暢通,以色列也憑藉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收益頗豐。


對當時的以色列而言,生存和安全都很需要。以戰爭中搶佔的領土為籌碼,與埃及達成和平,使以色列免除最強大的阿拉伯鄰國的軍事威脅,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對當時小國寡民的以色列而言,守住搶佔的西奈半島並不容易,所以,以領土換和平,對以色列是划算的。


戴維營會議,以色列還西奈半島有多重原因。

?埃及是前線國家主力,也是唯一能夠對以色列產生足夠軍事威脅的國家,分裂阿拉伯的團結,將埃及從蘇聯集團中拉出來是以色列國家安全及戰場環境的重大利好。??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既是武裝侵犯既定邊界,也造成蘇伊士運河運行困難,國際社會壓力很大。??作為交換,埃及承認以色列的國家生存權,對其他前線國家有引領作用。


1、美國調停;

2、埃及答應西奈半島為非軍事區,以色列的安全得到保障;

3、埃及承認以色列建國。

雙方各取所需,以色列獲得了安全緩衝區與阿拉伯國家的承認,埃及得到了國家尊嚴以及美以的錢

其實現代國家,領土並不是那麼關鍵,不像農牧時代,有了土地就是有財富。現在最關鍵的是科技與經濟,要讓民眾過上好日子,這就需要融入世界,與周邊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

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因為領土問題與全世界交惡,國民經濟發展不起來,科技進步中落伍,國民生活質量很差(而且會越來越差),思維還停留在200年前。

領土不見得一定為自己所有,資源能為自己所用即可。現在我在寫一本書《控制感》,主題是:這是一個控制不斷削弱但控制感不斷增強的時代!

人類的未來在太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以色列總理貝京,埃爾總統薩達特在美國戴維營,簽署了第一個猶太人和阿拉伯的和平協議。當時的總統薩達特知道,雖然有蘇聯幫助,阿拉伯人仍然不是猶太人的對手,依靠武裝能力不可能收復西奈半島,而對以色列來說,周邊皆是敵國,分化阿拉伯人,和阿拉伯的領頭羊實現和平,可以改善國家的環境,也是必須的選擇,而美國總統為了把埃及從蘇聯陣營拖出來,更是向以色列施加壓力,讓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島,最終達成原則協議,以色列撒出西奈半島,埃及保證西奈半島非軍事化,埃及承認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經過五年過渡期後,由巴勒斯坦人自治,美國承諾對以色列,埃及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協議簽訂以後,世界一片嘩然,埃及直接被阿盟開除,眾多的阿拉伯國家和埃及斷交,到了1981年薩達特被暗殺,由穆巴拉克掌控國家。


當年以色列與埃及簽訂「和平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後,以色列就把歷次中東戰爭中佔領的埃及領土全部歸還給埃及。這開啟了解決中東爭端問題的先例,被譽為「埃及方式」,也就是說:通過談判簽訂「和平友好、互不侵犯」條約,然後以色列歸還所有佔領的領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