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過去了,父親以前總是說等他退休了,要帶着母親出去旅行,要幫我帶孩子,雖然這些都做不到了,但是我想告訴他,我們現在都很好,不必掛念。”浦東公安分局治安支隊基層指導科民警蔡思嫺剛剛掃墓回來,在書桌前給父親寫下這些話。

  蔡思嫺的父親蔡立羣,生前擔任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刑偵支隊支隊長。2008年6月,他因患肺癌入院治療,在與病魔頑強抗爭9個月後,於2009年3月1日不幸逝世,享年55歲。

  傳承:從外企白領到一名女警

  蔡立羣過世的十年間,蔡思嫺從一名外企白領變成一名女警,從一個小姑娘變成一位母親,完成了人生中好幾個轉變。

  忙到“顧不上家”、不能陪家人、沒有時間出去旅行……父親的忙碌,蔡思嫺都看在眼裏。從小到大,無論是家裏的燈泡壞了,還是下水管道堵塞,都是母親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實在搞不定,找的也不是爸爸,而是朋友親戚或小區物業。“這種事從來不會找他,也想不到找他”。因爲從小覺得當警察太辛苦了,身邊又都是警察,想要去看看外面世界的蔡思嫺,大學一畢業就選擇了一家外企的工作。她說,那時從沒有想過當警察。

  因爲深知這個行業的辛苦與不易,即使蔡立羣心裏希望女兒能夠和他一樣,穿上這身警服,懲惡揚善,但是一直也沒有勉強過她。直到在病牀上的彌留之際,蔡立羣才說出了自己的遺願。此後,蔡思嫺成了浦東公安分局治安支隊的一名女警。在浦東公安分局廣場上,蔡立羣的銅像前,她也完成了自己的入黨宣誓。

  理解: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在蔡思嫺的印象裏,無論是在生活裏還是工作中,父親都是一個嚴肅、內斂、追求完美的人。平常很少在家人面前談論工作,好多父親英勇抓捕嫌犯的事蹟,蔡思嫺還是從父親當年同事口中得知。小時候她向父親追問爲什麼不告訴她和媽媽,總是被父親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這不算什麼,免得你們擔心。”

  而在同事眼中,蔡立羣則是一個極具親和力、完全沒什麼架子的人。蔡思嫺告訴記者,這十年裏,自己總有這樣一個想法:我看到父親的這一面,和他朋友、同事們看到的那一面,合在一起纔是完整的他。

  現在的蔡思嫺是浦東公安分局治安支隊基層指導科的一名民警,日常負責社區警務,指導開展各類可防性案件的防範工作。蔡思嫺和父親,一個負責防範,一個負責打擊。雖然警種不一樣,但是目標一致,都是爲上海的平安建設貢獻力量。

  回憶起一家人聚在一起喫過的僅有兩次年夜飯,蔡思嫺說,一次是1988年父親身患甲肝在家休息,另一次是最後在病牀上的那段時間。她坦言,小時候總是特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過年能一家人開開心心聚在一起。而她和母親的年,只在父親能抽出空陪他們一起喫飯的那一天。

  當她從警以後,逐漸也像父親當年一樣,好幾年未和家人一起喫年夜飯了。她發現,自己似乎與父親之間有了一種奇妙的聯結,對父親也充滿了深深的理解。對於他們這樣承擔特殊工作的人來說,得空與家人聚在一起纔是對年夜飯最好的詮釋。

  父親對工作的熱愛,不僅僅體現在生病後仍要求單位每天發工作信息,不僅僅是在危急時刻的身先士卒、英勇無畏,更是在任何案件現場,他總能叫出每一個在場偵查員的名字,並經常詢問和關心民警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果用這八個字用來形容蔡立羣的一生,那不是修飾,只是寫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