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很多人問關於科創板的事情,要不要參與?怎麼參與?有啥風險?……動機都是想去科創板賺一筆錢。

  很實在的想法,但很多事情總是想象中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說實話,科創板的進程我是在持續關注,不過沒有太大的興趣參與。

  況且科創板也不是誰想參與就能參與的,有兩個硬性條件:

  有2年以上的證券交易經驗+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賬戶淨值產要有50萬人民幣

  滿足這兩個條件,纔有資格開通科創板交易資格。

  上交所之前做了個統計,目前A股市場滿足條件的投資者大概300萬。

  這其中有多少人會開通並參與投資,還有待觀察。

  總而言之,科創板又是一個“有錢人”才能玩的東東。

  科創板對標的是深交所的創業板,但除了開戶門檻,從目前公開消息看在交易規則上也有不同,比如:

  科創板依舊實行T+1,但股票上市首日不限制漲跌幅,上市5個交易日之後,漲跌幅比例爲20%。

  單筆申報數量也有不同,之前咱們買股票都是100股1手這樣1手、2手、100手……這樣買入;科創板買賣申報數量200股起買,然後1股1股往上增,也就是說你可以申報201股,但199股不行。

  跟幾個想參與科創板的人聊,基本上都是衝着前5日不限漲跌幅這個點,“賭”一把的心態。

  刺激,這個真的是刺激,可能一天就賺個幾倍,但有錢人就會有人虧。

  在A股歷史上,其實可以找到一些參照樣例。

  其實,創業板最開始開通的時候,股票上市首日也是不限制漲跌幅的,比如創業板第一隻股票300001(僅作爲舉例,不具備任何推薦建議),

  最低5.01,盤中最高漲到9.40,一天之內漲跌幅達到了92.45%……

  拿到低位籌碼的人基本上做一波,就可以休息了;相反,在高位買入的人就很慘,如果不會做T,想要回本要到5年之後才能回本。

  當然這只是歷史,科創板出來會是如何,誰也不知道,只能期待。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機遇,關鍵在於如何把握。

  從目前來說,想參與科創板的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參與打新股,尤其是打第一批上科創板的新股,中籤的話還是能賺錢的。

  還有一種就是,買科創板基金,目前各大基金公司也在積極發行科創板基金,有的已經差不多完成了。

  想玩和有資格的人可以關注下這兩種方式。

  至於我個人,目前是不打算參與的。

  科創板裏面的機會肯定是有的,但目前自己很難把握住,但還是按照自己一貫的思路,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不拿自己真金白銀去做“賭”。

  另外,還有一個不成文的現象。

  某個東西,當所有媒體都在宣傳的時候,知道的人很多很多,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地方時,機會就比較小。

  以及一致性預期這個東西,還是蠻恐怖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但是CDR那會跟現在有點類似,媒體都在講,基金公司都在跟進,還出了6個CDR戰略配售基金,結果大家也知道了。

  當時還寫過一篇

  給CDR基金降點溫

  的文章。

  快速到達沸點的事物,也容易驟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