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區市橋醫院康寧科

  有一棵“心願樹”

  便利貼上承載的文字

  透着生命的溫度

  “人往生後將去哪兒?其實人就像一朵朵浪花,浪潮時,你讓人看見了,來到了世上;退潮了,就回到海里了,人也就走了!往生後我們又回到了大海。”

  “我的一生可能很平凡,但總有一些生命的閃光點讓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受生命的精彩。謝謝你們,義工!”

  “願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每天充滿陽光,生生不息,微笑每天,願你好。”

  2008年,番禺區市橋醫院成爲廣東省首間開設臨終關懷專科的公立醫院,至今已爲近3000位老人及臨終患者提供服務。

  同年,一座“慈愛樓”在廣州市老人院拔地而起,這是全國民政系統第一座爲老年人提供寧養照顧服務的大樓。隨後,社工力量加入,廣州紅房子社工服務中心成爲全市第一家開展死亡教育與臨終關懷服務的專業社工機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顧晉提出,基於尊重生命理念而開展死亡教育尤爲必要;隨着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臨終關懷(寧養服務)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而廣州在這方面,已走過了十年探索之路。

  陽光照進生命最後一公里

  2008年,伴隨中國臨終關懷萌芽的步伐,番禺區市橋醫院在全省首次試水開設了臨終關懷專科,同時指派兩位醫護人員去上海學習經驗,黎梓雯是其中一位。

  現任番禺區市橋醫院康寧科主任的黎梓雯,此前是一名內科醫生,在病房見過了太多生死離別。“對於沒有治療希望的絕症病人來說,搶救是一種痛苦。是在ICU裏靠呼吸機將生命延長多一個月,還是順其自然地離開,很多病人都會選擇後者。”黎梓雯說,然而現實情況往往是,家屬要求盡一切努力挽留病人的生命,卻沒有問過病人自己願不願意。

  60多歲的餘叔(化名),是康寧科的病人之一。他是肺癌晚期患者,生命日漸凋謝,家人編織了善意的謊言,告訴餘叔只是肺炎。住院後,餘叔經常拉着黎梓雯,問道:“我感覺身體越來越差,爲什麼肺炎都治不好?”黎梓雯只能寬慰餘叔:“你的病需要慢慢調養。”同時,餘叔也在埋怨子女爲什麼不送自己到大醫院治療。事實上,瞞着,對病人來說也許並非最好的選擇。經過與家屬反覆溝通,家屬最終將實情告訴了餘叔。

  剛開始,餘叔顯然難以接受,精神狀態一度很差。經過家人的陪伴以及醫護人員和義工的耐心開導,餘叔逐漸從陰霾中走出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住院期間,沒有對餘叔進行創傷性治療,他如果出現肺部感染、氣喘,醫護人員就爲他用藥消炎、止喘,吃不了東西的時候,就爲他打營養針。2-3個月後,餘叔狀態有所好轉,還回家住了一段時間,最後回到康寧科,在醫院內安詳離世。

  “這就是生命教育的過程,最起碼,過了他自己心裏這關。最後走的時候,也不會不甘心。”黎梓雯說。還有很多經過了長期治療的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在報紙上看到番禺區市橋醫院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報道後,主動向家人提出要住過來,“不想再折騰了,想‘舒舒服服’地走。”他們說。

  生命教育助老人建積極生死觀

  與番禺區市橋醫院南北相望、相距約70公里的廣州市老人院,每一個生命同樣得到珍視。

  慈愛樓建成之初,因爲以“臨終關懷”作宣傳推廣而被老人排斥,於是,老人院將“臨終關懷”改稱爲“寧養服務”,並在2010年推出“生命關顧計劃”,以慈愛樓爲中心,輻射全院各功能區。該計劃包含人生歷程回顧、生命教育工作坊、靈性關懷行動、護老者支援工作坊、善終個案服務等環節,構建了國內養老機構寧養服務的新模式。目前,慈愛區145個牀位基本住滿,當中還包括22位由政府兜底照顧的特困供養人員。

  廣州市老人院老年病治療中心主任塗健銘介紹,在該院接受寧養服務的老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生命只剩6個月以內的老人,而是根據老人的年齡和生理、病理特點確定,主要包括晚期癌症患者、慢性疾病終末期患者、部分高齡老人。2018年,全院開展臨終關懷個案133例,癌症患者佔30%,慢性疾病終末期患者佔70%。接受寧養服務的老人,都通過書面協議,不再接受有創的搶救治療,而是由負責醫生診斷後採取姑息治療。

  77歲張姨談起了當年參加講座後萌生捐贈遺體的想法:“如果捐贈遺體能幫到有需要的人,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目前,全院已有15位老人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他們以前覺得自己老了就沒用了,但簽了協議,會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有價值的。”樑娟娟說。

  被聽見、被看見,生命就有了價值

  不論是番禺區市橋醫院,還是廣州市老人院,除醫護人員之外,社工、志願者在臨終關懷服務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作爲醫療服務的補充,他們能夠鼓勵病人,安慰家屬,起到很好的心理疏導作用。”黎梓雯說。

  “從宣導角度來看,細胞不斷更替,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走在臨終路上。只有正確認識死亡,到真正臨終的時候纔不會太過恐懼。”該中心創始人周敏華說,“截至2018年年底,該中心已經服務了超過1萬人次,其中臨終關懷探訪約1500人次。

  服務對象中,76歲的李爺爺給周敏華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爺爺患心臟衰弱,伴有多種慢性病,住進某社區醫院後,經常對着護士鬧脾氣,讓護士感到頭疼。

  於是,周敏華帶領志願者去探訪了李爺爺,接觸後發現,李爺爺其實只是通過鬧脾氣的方式,希望有人能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於是,周敏華和志願者根據李爺爺的興趣特長,進行適當的誇讚,肯定他的價值,同時引導他進行生命回溯,正視死亡。慢慢地,李爺爺的脾氣越來越好,連護士都說他變得可愛了。

  不過,想要服務能長期延續,廣州市紅房子社工服務中心還存在資金和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以及如何讓“死亡教育”走進社區。“下一步,我們希望和科技企業合作,從智能化健康管理切入,過程中融入生命和死亡教育、專家科普等內容,讓更多居民能夠參與和接受。”紅房子運營總監王紅江說。

  番禺區市橋醫院同樣面臨困境。一方面是社會需求量大,康寧科的牀位從最初的一層增加到現在的四層,甚至加入了內科部分牀位,總數接近190張,但醫護人員卻只有20餘人,數量遠遠不夠。另一方面,黎梓雯指出,醫院開展臨終關懷服務,其實都是虧損的,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臨終關懷的支持力度,給予醫院更多補貼。

  文/金羊網記者 符暢 通訊員 莫冠婷

  圖/視覺中國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中心 謝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