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1 | 工商時報 | 社論

「出不去、進不來、喫不飽、搶著要的臺灣壽險業」

 英國最大保險業集團英傑華(Aviva)日前不顧臺灣金融監理機關金管會的反對,以168字的新聞稿,宣告與舊愛第一金分手。網路上流傳的哀怨名句:「為什麼在一起需要兩個人同意,結婚還要爸媽點頭,分手卻只要一個人做決定?」拿來形容此一事件,倒也十分生動貼切。2008年1月第一英傑華人壽(現在的第一金人壽)正式營運時,不但得到爸媽(金管會)的祝福,小倆口也信誓旦旦要天長地久。那知「婚後」不久,就因經營理念不合,英傑華放出要分手的訊息,恰似「因誤會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但金管會對於英傑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相當不諒解,堅持不答應。這是外商壽險公司「出不去」的情況。

 在另一方面,法商安盛(AXA)集團於5月間向金管會遞件申設在臺分公司,卻被金管會拒絕。安盛集團於1993年和澳洲商國衛合資設立安盛國衛人壽,集團總部於2001年決定撤出臺灣市場,將4萬多張保單出售給全球人壽,但安盛國衛人壽在臺營業執照還在。安盛集團2006年併購瑞士信貸集團下Winterthur保險事業,進而取得瑞泰人壽,次年就把瑞泰人壽賣給中國人壽,這是安盛集團第二次離開臺灣。安盛集團這次捲土重來,以英屬百慕達商安盛人壽為主體,申請在臺設分公司之所以被拒絕,原因是金管會對於安盛集團進進出出的作法十分感冒。這是外商壽險公司「進不來」的情況。

 兩家外商壽險公司「出不去」或「進不來」,金管會的決定,外表上看似大相逕庭,但其實無論「出不去」或「進不來」,基本原因都相同:金管會不希望外商壽險公司「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增加市場的混亂,因為壽險業本質上應是長期經營的行業,而且臺灣的壽險市場已經是個「喫不飽」的市場。

 2011年全體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受經濟成長趨緩與前一年高基期影響,創近10年來的首次衰退,較上年同期減少4.5%。壽險業者受困於近十多年來利率持續走低,因而產生「利差損」,尤其多年前推出的高利率保單,更是許多經營已久的壽險公司最大的痛。並且,由於保障型壽險保單性質屬於長年期負債,在國內卻沒有足夠的長年期資產(例如20年期、30年期公債)可以投資,藉以達到「年期對稱」(Duration Match)

 遙想十大建設時期,政府發行鉅額長年期公債,業者購買公債,以公債利息為準,發行相對應的保單,笑稱當時甚麼都不做也都可以獲利。近幾年來由於政府公債發行餘額已經瀕臨上限,以致公債發行額不敷各界所需,壽險業者賺取國內利差的時代已經回不來了,因此目前有高達37%的資產配置於國外,雖然賺了國外的「利差益」,但常因匯率變動賠了「匯差損」

 此外,業者原先採用第四回合經驗生命表,多年來由於國人平均餘命延長,死亡給付延後,業者還有「死差益」可以填補「利差損」、「匯差損」。今年7月1日開始,採用第五回合經驗生命表,為反應平均餘命延長,有關死亡保障的險種,保險費率降低,而使這部分的死差益減少;至於醫療險、長期看護險等險種,為反應平均餘命延長保費必須提高,此類保單的銷售,在一開始可能會施展不開。因此,保險業繼續成為「艱苦行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1年底壽險業有將近新臺幣12兆元的資金,卻只有4,319億元左右的淨值,而且虧損42億元,但已經較2010年虧損215億元有大幅改善。淨值比率偏低,財務體質脆弱,連續數年虧損,獲利前景看淡,本業這樣艱困的行業,卻還有人絡繹於途,爭相投入,乍看之下,實在令人費解。

 坊間盛傳,12兆元資金的運用,所產生的龐大周邊利益,纔是吸引人爭相投入的原因。例如:超過7,000億元的股票投資,成為證券經紀商極力爭取的衣食父母;而壽險公司從養地到不動產完成開發,整個流程裡的資金運用,更「造福」許多相關行業的業者。另外,保險公司龐大的業務員人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通路資源。因而,這個艱困行業,除了被政府接管的國華人壽情形特殊,其他公司經營權易手的情形這些年裡仍陸續發生,尤其像南山人壽這種經營健全的公司,更引起各方人馬競逐。若非保險局對於股東適格性訂定規範,否則「搶著要」的情況可能還會更熱烈。

 綜言之,保險業由於其保險給付屬於長期負債,且保戶若主動解約更有相當程度的保單價值損失,因而若干壽險公司,其經營雖有虧損,也不致有「擠兌」之虞。於整體市場已趨飽和情況下,除非外商壽險公司有長期經營承諾,否則主管機關採取行政措施,使之「出不去」或「進不來」,恐難避免。整個壽險市場雖然「喫不飽」,個別公司卻隨時有人「搶著要」,看似充滿矛盾,其實背後自有一套故事。主管機關宜對業者加強監理,莫讓冰山底下的巨大冰層,撞毀了鐵達尼號郵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