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終於來了,天氣這麼暖和,外出踏青、賞花當然是首選啊。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已經開始遊山玩水的

  (圖片來源網絡)

  就是一覺醒來仍堵在路上的……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在你親近大自然,徹底放飛自我之前,有必要給你提個醒,千萬要提防身居暗處的這個危險!

  因爲一旦會被它盯上襲擊,嚴重甚至可致命!

  (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江西南昌一位三歲的女童突然出現頭癢等不適,家長覺得不對勁,扒開她的頭髮一看……頭皮爬着一隻蜱蟲!

  好在處理的及時,女孩才無大礙。

  (圖片來源網絡)

  別看蜱蟲小小的,看起來人畜無害的,但危害極大,甚至號稱世界十大恐怖動物之一!而且又很常見,所以大家有必要好好認識一下這種蟲子。

  蜱蟲是一種什麼蟲?

  蜱蟲(pí)也叫壁蝨、鱉喫,俗稱狗鱉、牛蝨、草爬子。它常蟄伏在森林牧場、草叢、植物或牲畜皮毛間,也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蜱蟲咬人的時候會分泌有麻醉作用的毒素,所以被咬有時候會察覺不到。

  吸血後的蜱蟲 (圖片來源網絡)

  更恐怖的是,它會把頭部扎進皮膚裏,因此蜱蟲號稱世界十大恐怖動物之一。

  電子顯微鏡下一隻蜱蟲正往皮膚下鑽……(圖片來源網絡)

  蜱蟲對人有哪些危害?

  雌雄蜱蟲都會吸血。不吸血時小如綠豆米粒,吸飽血後甚至像指甲蓋一樣大。

  (圖片來源網絡)

  蜱蟲也是許多病原體的傳播媒介,在叮刺吸血時多無痛感,但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腫等,還可引起繼發性感染。

  在我國所記錄的 110 多種蜱類中,它們可導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森林腦炎、斑疹傷寒等 20 多種疾病。瑞典一項研究稱,蜱蟲叮咬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並由此導致血栓。

  (圖片來源網絡)

  最常見的蜱傳疾病是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發病急、病程短、病情兇險,人感染後主要表現爲發熱、乏力、噁心、嘔吐,部分患者還可出現皮膚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嚴重者如治療不及時2周內可致死,死亡率高達30%以上。

  蜱蟲是如何傷害人的?

  1、蜱蟲叮咬吸血時會分泌唾液,含有多種酶,可導致組織溶解,使其更容易刺入人的皮膚。

  2、在蜱蟲的唾液中還含有麻醉成分,人被叮咬時幾乎感覺不到疼痛。

  3、蜱蟲唾液中有粘合成分,可將口器與人的皮膚粘合在一起,將血吸入體內。

  4、蜱蟲還可以向人體注入抗凝物質,使血液稀釋更容易吸入。

  外出時如何避免被蜱蟲叮咬?

  我們外出遊玩或野外作業時,必須加強個人防護:

  1、儘量減少在樹蔭、草叢、涼亭等地逗留;

  2、儘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不要露宿;

  3、最好穿淺色、光滑、緊口的長袖上衣和長褲,穿可遮蓋整個足部的鞋子,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裏;

  4、身體的外露部位噴塗驅蚊液(如避蚊胺),可維持數小時有效;

  5、離開野外時要仔細檢查頭皮、腰部、腳踝等部位是否有蜱蟲附着,防止將蜱蟲帶回家。

  如果被蜱蟲咬後該如何處理?

  1、如果發現蜱蟲附着在身體上,千萬不能硬拽。如果強行外拽的話,它會將頭部深深地鑽入人體皮膚,容易把頭、爪子殘留在皮膚裏,而且容易刺激它分泌大量唾液增加病原體的釋放。

  (圖片來源網絡)

  2、可用松節油、乙醚或旱菸塗在蜱頭部,儘量使蜱蟲能夠自然脫落,並及時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

  3、如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可用抗組胺藥和皮質激素處理,出現發熱及麻痹症狀時除支持療法外,應及時去醫院搶救。

  (圖片來源網絡)

  最後提醒大家

  出行時

  人和狗子都要多加註意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