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為兩種情況來分析:1、全球氣候變暖(不是現在正在出現的這種規模的變暖,而是升溫幾十度那種失控的變暖);2、雪球地球再度出現。

大家集思廣益,方案只考慮技術可行性,不必考慮成本,畢竟面臨人類滅絕或文明毀滅風險時,再高代價都是可以付出的。


先說結論: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可以用同一個辦法解決。

那就是建立具備長期自持能力的地下城市,此處@某部不能被批評的影片(#滑稽)。

這個結論將基於以下前提:

1、地球失控的溫度問題是僅僅發生於地球表面的,即受外部影響而不是地球整體升溫;

2、儘可能多地保存人類,儘可能少地影響人類生活水平;

3、技術路徑不超過現有範圍,沒有眉目(比如某再過50年實現的技術)的一概不予考慮。

事件背景:

因為太陽(或小行星撞擊、火山活動增加、不可逆溫室效應出現、拉萊耶上浮等等)原因,地表溫度將在數百年內出現顯著的變化(正負數十攝氏度),為了保證人類能夠存續,全球的人類階級們,聯合起來!

隔熱問題:

針對此種條件而言,其解決主要問題的思路還是比較簡單的——反正是溫度變化,那我點隔熱的科技樹就行了。你可能會發現在夏天的時候,人防工程裡頭總是很涼快,冬天的時候也還湊活。那麼推而廣之,如果把基地拍在地下某個深度就可以從莫種意義上實現隔熱的目的。

這個隔熱方式實際上即是利用厚厚的岩層本身實現的,而現有的盾構技術則可以以一個比較高的效率實現在地下十數米深的地方實現空間的開發,這十數米的岩層也完全足夠阻隔幾十攝氏度的溫差了。更進一步而言,即是像月球這樣的晝夜溫差達到數百攝氏度的極端區域,也只需要若干米厚度的月壤即可實現隔熱。

生存問題:

地下城市作為需要保證人類實現長期自治生存的唯一載體,將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這種相對隔離的環境下,是可以實現比較長期的自製生存的。需要指出的是,往常的科幻作品已經將可長期運行的人工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標配」來廣泛應用於宇宙飛船中,實際上目前也很難做到這麼小。但對於一個城市而言,它是可以在既有技術路徑的基礎上進行一定拓展而成的。現有的人工閉合生態系統已經成功實現一年期的有人自治生存,且實現了100%的水及空氣的循環利用,而亦有80%的食物實現循環。這樣的技術再假以時日進行拓展,優化,勢必將解決地下城的居民生存問題。

能源問題:

地下城市的運轉需要大量能源,這些能源的流向包括但不限於生命保障、生活工作、工礦開發、交通運輸等等,而既然對於地表發生什麼沒有限定,那就姑且認為陽光沒什麼影響。這樣則可以通過大規模敷設光纖導光器的形式實現光源的獲取,從而節省出極大一部分用於光照的能源。同時,也可以通過大規模敷設太陽能板的形式(反向戴森球,我定義這部分是外面.txt)獲取,在部分區域或許還有優質的地熱資源可以獲得,不過需要注意施工安全。同時由於地面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機器是可以在比較極端的環境下工作的。倘若全球大氣環流沒有停滯的話,無人值守的風力發電機組也是一個很具有前景的能源獲取方案,同樣可以將核電大量使用,反正上面也不住人了,炸了也無所謂(#滑稽),要是地球被冰封了,核電系統還能省下不少用於冷卻的部件。

交通運輸:

就拿高鐵來說,按照現在開行的高寒線路以及南方線路,這一塊的問題似乎不用進行大的修改,城際至線路依舊可以使用現有的交通運載工具,洲際線路也可以使用飛機。

彩蛋,航天探索:

你們可能還會期待一下太空探索還能不能搞。Emmmmmm,導彈發射井了解一下?


一、全球氣溫變暖。

首先是地表已經不再適宜人類和大部分動植物長期生存(干蒸房感受一下),生態環境面臨崩潰,其次是海平面上升,淹沒大量沿海陸地。人類為了生存下去,在環境開始惡化之初就修建了地下城和建立船團。

前者類似「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第三新東京市設定,環境舒適,資源集中,居民主要以富裕和中產階層為主,也是政治、科技、工業、文化和經濟的核心地帶;而後者則類似「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裡面船團的設定,由數艘幾十萬噸級的核動力核心艦和眾多相對較小的船舶相互連結而成,相當於漂浮的海上城市,具備基本的農業和工業體系,居民以本來沿海地區的居民和商人為主。

至於尚未淹沒的內陸地表幾乎都已荒漠化,除地方勢力修建的堡壘和地下城的地表工事以外,昔日繁華的內陸都市逐漸淪為貧民窟,地表居民只能居住在尚未隔熱加固的舊樓房,靠向地下城和船團賤賣過剩的礦產資源維生,生活條件極端惡劣,資源匱乏。最底層的家庭往往連最基本的製冷費都無力支付,通常也不會有口糧和凈水,只能被高溫和飢餓慢慢折磨至死,非常絕望。

二、雪球地球再度出現。

所有的海洋、河流和湖泊都被冰封,陸地上也冰川遍布,資源前所未有的匱乏,城市提前修建大規模供暖站和大型立體溫室農場等基礎設施以應對災難,相對分散的村鎮居民開始向城市聚攏,雖然居民的生存和農畜資源的存續得以勉強維持,但相對於龐大的人口無論如何都是杯水車薪,大部分人還是難逃絕望的命運,他們只能踏上漫無目的的遷徙,尋找下一個能夠接納自己的城市。

而在城市成功存活下來的居民也並不意味著絕望就不會降臨到他們頭上。城市也有被流動的冰川吞噬的威脅,此等巨力憑人類根本無力抵抗,所有的居民只能選擇遷徙,然而鄰近的城市基本上都人滿為患,不可能一次性接納這麼多移民,如果沒有力氣再繼續尋找下一個城市,就只能徘徊在城外等待絕望。最殘酷的結局並不是一個接一個的移民凍死餓死在遷徙的路上,而是每個城市周圍都繞了一圈又一圈像海邊消波塊似的凍乾屍體。


說到氣候的重大變化,粗粗劃分以氣溫升高或下降無非兩個大的方面,但具體到原因及造成的危害那就千差萬變,譬如說:

火山大規模噴發造成的氣候變化、小行星撞擊造成的氣候變化,這類天災面前人類的抵抗力比較薄弱,主要是這類事件具有突發性,一如這些年地學領域所強調的「事件對環境及生物的影響」一樣,一旦發生再行補救效果會比較差;

而由於人類排出溫室氣體等使大氣溫度緩慢上升---量變積累到質變一直到影響人類的程度,則很大可能就是人類要面臨的現實問題。

而其實,人類的歷史經驗太短暫太少,區區幾千年的文明還讓人類學不會該怎樣警惕的面對全球性災難-----這類的經驗,只能在地層里找:

從一次又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里找---

找到滅絕事件的蛛絲馬跡,找到小小事件是怎樣在全球維度影響生物種群,而考慮到人類脆弱的適應性和喜歡「自己作死」的性格,星球級氣候災難的防備工作也許該是時候起步了---

要防備天文事件、應對地質運動,更要改善人類行為,預防核級別以上的污染或戰爭。。

1.天文事件引發氣候變化的防備

天文事件對地球的影響之劇烈體現在很可能一次事件就會造成整個生物系統的重新演化---雖然還不是定論,但小行星撞擊事件很有可能是當年生物圈霸主--爬行動物如恐龍類大規模滅絕的重要原因。

小行星撞擊是發生頻率比較高、可能性比較大的天文事件,而其他天文事件,比如恆星異常活動等其他事件,則可能還相對比較遙遠。

雖然相比於地球,小行星可能體積非常小,但其撞擊可能造成劇烈的海嘯或者塵土事件,包裹地球的塵土很可能造成地表難以接收到陽光,進而使氣溫急劇下降、農作物顆粒無收---進而影響人類的物種存在。

比如木星2007年遭受的小行星撞擊,其留下的撞擊痕迹差不多地球般大小。

人類有著好戰天性,大多數時間它都是災難的來源,但其對軍事科技的推動也使人類有了一定面對小行星等災難的自衛能力----

在觀測範圍內預測小行星可能造成的危害,對於巨大危害的來源則在其抵達地球前進行危害降級---小行星核爆破可能是比較現實的手段。

而一旦小行星擊中地球,已經造成了星球塵事件,那麼一次冰期的到來則可能難以避免---

可以想像,人類將採取大部分事件性死亡,而有能力在「方舟」里保存下來一小部分人類,以殘留有機食物、有限的室內農業、極低的能源損耗條件下,延續種族的存在,而這種延續對於生物圈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人類會同時保留下來很大一部分實用物種,不管是以種子、植物、動物、冷凍樣本還是基因庫的形式存在,有一個智慧物種都是一個星球生物系統的福音

目前,對太陽系內及周緣小行星的監測,使預測這種災難成為可能,也使人類具有一定的面對災難而保存物種的能力。

2.大地構造事件引發氣候變化的應對

大地構造事件,如強烈的集中的火山事件,也同樣可以通過全球火山塵等方式造成氣候的重大改變,對火山活動、規律和機理的研究也一直是地學的熱點。

在大的尺度上,星球的地質運動收到內外天文因素的影響,使火山的集中活動具有可能---這樣的情況下,火山造成的影響可能不只是大氣,也同樣可能造成海水條件的變化,酸雨對地面生態系統的破壞,使生態圈運轉的調節系統失靈,引發氣候變化。

地質構造運動還可能造成地球內部的溫室氣體排放,影響氣候(在下一節介紹)。

對於這樣的事件,很難說人類已經具有應對能力,但人類面對災難時往往會爆發出強大實力,大氣改造、海水中和、人工雨降塵等各種手段是不是可以得到發展,使人類達到調控星球氣候的能力還未可知。

3.大氣成分改變或溫室效應累計積發氣候變化的應對

地質歷史時期,大氣含氧量曾經很高,其實地質歷史時期大氣的變化一直存在,甚至地球初期大氣都是負氧的存在,氧氣的增多受益於多次氧氣事件,比如可能與疊層石發育有關的GOE大氧氣事件,氧氣的變化顯著受到生物繁育的影響,也進一步推動了生物面貌的演化。

15年參加國際古地理會議,聽到了一位英國專家對高氧時期自發火災的研究(通過頁岩或煤中記錄的特殊古生物標誌,如煤中的火焚絲質體等),高氧時期植被易自燃,因為發生了密集的火災事件,造成一定時間內溫室氣體顯著增加,氣溫上升。

研究中對地球氣候的影響還在討論,但大氣成分改變可以影響物種存在已有一定證據,比如二疊紀末的生物滅絕很可能與地殼二氧化碳釋放有關。

這樣的氣溫上升,既可以融化兩極冰蓋造成海平面上升,也會直接影響適應能力較弱的生物類型的生存。

人類本身也正在逐步改變著大氣成分,近些年造成的氣候變化越發顯著。

監控好大氣變化,調節人類對大氣的改造,當氣候災難發生時,人類也應該探索氣候調節工程的實施。

4.大規模大氣運動(持續性颱風、海嘯、龍捲風等氣候災難)的應對

氣溫的變化往往也伴隨著大氣運動的變化,比如這些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北美增多的龍捲風,一些城市越來越劇烈的季節性高溫----那年印度洋一個海嘯就可以造成巨大的傷亡。

而如果氣候極端,這些時間持續發生呢---要知道,氣候的影響是區域性的,覆蓋面大,影響程度高,如果10m高的海嘯向著上海撲來,恐怕可以直接考慮長江中下游大撤離了。

5.核科技及以上級別戰爭引發氣候變化的應對

思考--面對氣候災難未點亮的科技樹:

1.小型生物圈:

幼年時閱讀百科全書,就常看到國際科研領域對小型生物圈的嘗試探索,但這些探索無一例外的失敗了---脫離了適應於星球環境的生物鏈,在小環境內維繫生物鏈的難度遠大於航空航天,所以有時候也會覺得,制約人類向外拓展的障礙不止是宇航技術,還包括遠未探索的生物系統維繫技術----這將是人類的方舟

2.星球監控:

不論是小行星還是大地構造運動,人類都應該下成本主動實施星球監控,這將為預防星球級災難提供寶貴時間。

3.超大規模調節技術

14年時南太平洋的大洋加鐵計劃,就是一次大規模調節技術的嘗試---嘗試在相對缺鐵的海域進行海水補鐵---進而促進海洋藻類生長,加強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抵消一定的溫室效應。在模型的指導下找到關鍵影響因素,探索超大規模調節,可以有效增強面對氣候重大變化的能力。

4.想像力

大劉的小說里,人造太陽、流浪地球、向西部大規模運水氣的泡泡,這些其實都是對科學面對重大災難的思考---有益的思考。

以上。


丁仲禮院士在關於氣候變暖上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觀點: 地球遇到過的真正變暖和環境惡化,是現在所不能比較的。我們目前的拯救,個人認為是往這人居環境更好而進行的危機改造。

解決好水和大氣,很多生物是有機會再活過來的。其他的細枝末節,人類在發展,就不可避免。


只有提前準備應對措施,人與大自然比起來,渺小的不堪一擊。


你好,你所提的問題很好,但是這些問題國家和國際方面研究方面還很少,要想解決問題,要找到問題產生根源,地球產生的惡列氣候不外呼,狂風暴雨冰雹,寒冷,溫度升高,只有找到它們怎樣產生的,才能用什麼方法去應對,大部份惡列天氣,都和地球本身磁場運動有很大關聯,現在科技別說應對了,它們形成根源都沒找到,現代科抖拿什麼應對。


先放結論:很多科幻片里都忽略了食物生產自持問題,不管什麼解決方案,吃是核心問題。

回頭電腦碼字。


需要立即在基礎教育、農業種植、能源獲取、產品的包裝方式、住房、交通工具等方方面面做出全面改變。基於石油的材料生產以及消費方式需要立即轉換成基於植物性的,時不我待!


製造大量的臭氧發生器看看能堅持多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