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一心二用,尤其聽經聞法的時候一心二用,就會變成丟三落四的人。比如在家聽經,邊聽邊喫東西,聽經喫東西最累的哈,以後別這樣,你這聽經再喝牛奶你能聽得懂啥,還不是聽得你喝奶的聲音,那個片段記錄的東西是空白的。所以要用自律來保持細節上的乾淨,有很多人在看到聽到我說的這句話,就會很慚愧,或者是沒有任何感覺,有的人想去懺悔,但是我說懺悔不如去實際做,懺悔就只要懺悔一次就夠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一件事想起來,依舊是過去了。

那麼現在就是開始改內,內包括個人的習氣。比如從疊被子開始,怎麼不累怎麼來,到寺院就要疊被子啦,不過都是小被子,你家裏應該有小被子吧!你就用軍訓的方式疊,大的被子平鋪就行了,太軟的被子是不怎麼好疊。你上廁所不能蹲廁所太長容易長痔瘡,更加不能邊玩手機邊上廁所,知道吧!所以要一件事一件事的做,這個要講究自律的問題的。

內也包括禮儀,佛門的禮儀肯定是少不了的,可以在家裏練習着,以後出家,或者是去寺院都有個準備,內就是自律,禮儀包括內在的乾淨,還有精神上的乾淨,做事的乾淨,內就是一件一件的做,不管如何隨機應變一定要做到。

外包涵的是對問題的解決要有一個經驗,工作就是讓你有這樣一個經驗,做事也是一種經驗,對外面的人你要關照他們,會遇到什麼問題,要用什麼方式來解決問題,複雜的解決完問題,簡單的解決完問題,都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式,這是要戶外實踐的,這個就是外。

不存在在家就可以隨意,其實隨意了就很糟糕,做事你可以自律或者是哪個不累就怎麼做,懶是不行的,要把家裏弄的跟個人樣兒纔是最重要的,站有站樣,坐有坐樣,不存在家裏就是讓你懶的地方,這樣想是不對的。

就因爲一句話的錯誤,就怎麼舒服怎麼來這是不對的,要做到的是怎麼不累不懶怎麼快樂怎麼來,這纔是真的修行。

別人幫你一件事,你再想讓別人幫你做甚至是一些小事兒,幫忙穿個衣服,這是不對的,這是自己想辦法學會自理的事情,萬一以後自己變成說的不好聽的會變成廢人,說好聽點就像高位截癱,在不殘疾的情況下就算是生病的軟的人,也要把自己身上的衣物穿好,去求醫,喫完藥後,就是把衣物脫下,躲在被子裏,然後就是睡覺,等待好轉,然後早上正常的醒來後就看看經書提升自己的修養。這是要成爲習慣的,你的心一跳動,就會立馬完成的事情,不是大腦神經控制,而是你的心在控制。

所以我讓你們,三個月練習內三個月練習外,這也是當下的力量,腦子是用來記知識的,心是用來記習慣的,選擇修行就是一個嚴肅的事情,不能把修行當成是遊樂場電影院 ,知道吧!學佛就是要嚴肅的對待自己的生活,不能草草了事。

我不是在批評你們,而是讓你們,改懶,修勤。

爲什麼要從內開始練習,因爲這是以後要給衆生看的東西,來客人了就是來衆生了,所以要用心去做,外面的東西也是爲了給衆生一個嚴肅的形象,且用心的去改變纔會得到經驗,這樣到了出家的時候就有了經驗,你不能沒有經驗就去出家,這是不對的,要從在世俗的時候,就開始練習,到了出家的時候就不會怕,所以出家在家都要先把佛門的禮儀學會了,把自律的好習慣學會了,再去做其他的,就有經驗了,鍛鍊的就是隨機應變。

出家就是學出家裏面的東西了,世俗的東西,你要拋棄了,要開始新的生活就要去期待新的生活,要把自律與慈悲心變成一種習慣了,然後用腦子去記得經文佛號,用腦子去學習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這本經書是什麼意思,就這三樣東西,是你要做的。(提醒出家的小朋友)

但是現在就要練習的,三個月的時間希望看到你們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是進佛門學校的一大步。

如果不想出家的,就是我昨天所說的,在內外兼得品質的時候,就是與世無爭,用自律把自己氣質提升,這是一個習慣,我可以對任何人禮貌且用心,即使他把我的心當成驢肝肺,也要不改初心的對待這件事這個人,懂了吧!

文章及圖片均來自網絡

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