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狗狗作爲人類朝夕相處的好朋友,就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它們的健康問題不僅牽扯着家裏鏟屎官們的心,還操碎了兩會代表及全國人民的心呢!這健康問題中首當其衝的當是狂犬病了。

“世界上先進的國家把狂犬病消滅,靠的就是把疫苗打給狗。”這是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在今年兩會期間,就如何消滅狂犬病進行提案時說的話。

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在14日的記者採訪中也提到:“只有把狗的狂犬病控制好了,防住了,人才會安全。”他希望通過國家強制性、免費性的措施來提高犬、貓的狂犬病疫苗接種率,從而徹底改變國內現下“狗染病,人打苗”局面

一時之間,網友們也在網上開始討論起來,不少人提到了流浪狗更應該接種疫苗的問題。但其實,根據中國人間狂犬病報告病例(2007-2011監測數據),我國的人狂犬病發病例中有超過50%是由家養動物咬傷導致的,真正流浪動物致傷的其實纔不到四分之一

這說明,還是有很多人高估了家養動物的安全性,並沒有定期給家養的寵物打狂犬病疫苗。家裏的寵物寶寶們那麼活潑好動,一旦出去浪一圈,接觸到外面的流浪動物,就感染狂犬病毒的機率。浪完回家後,人們根本判斷不出寵物們是染病還是沒病,一通親熱之後,人就這樣不知不覺被傳染上了。

那麼,是不是給狗狗強制打狂犬病疫苗後,國內狂犬病感染就能消失呢?我們不妨追根溯源,先來瞭解一下狂犬病究竟是怎麼傳染的。

其實,除了我們熟知的貓和狗,大部分的溫血動物都容易感染狂犬病毒,比如鼠、豬、牛、羊、蝙蝠和其它很多野生動物。當然,也包括人。雖然狂犬病一旦發病,就會迅速發展,幾乎都是死亡的結局。但是它的潛伏期,也就是從感染上狂犬病毒到真正發病的時間,卻是長短不一的。狂犬病的潛伏期一般在3個月內,多數都集中在20-60天。新聞裏報道的那種10年以上潛伏期的,都比較罕見。當然,潛伏期長短同咬傷程度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傷口較多、較深,或者傷在頭部、臉部這樣的重要部位,潛伏期通常都相對更短。另外,小孩子由於身體發育還不完全,潛伏期一般也比大人要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99%的人狂犬病病例都是由狗傷引起的,只要將狗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率控制在70%以上,就能夠阻斷狂犬病在狗狗之間的傳播鏈。我們國家的養犬數量每年大概在8000萬~1.2億之間波動,但每年獸用狂犬病疫苗的批簽發量才僅僅3000萬份,加上流浪貓狗的數量,是遠遠達不到70%的疫苗免疫率的。

我國人狂犬病病死數仍然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65%以上都來自農村地區。農村成爲狂犬病發重災區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兩點:首先,養貓養狗的農村居民對貓狗進行免疫接種的意識不足,瞭解到的關於狂犬病的感染和防治知識也不多。其次,相比城鎮,農村的貓狗大多是放養狀態,容易出現“一個染病,感染全村”的情況。所以,誠如田克恭在建議中所寫,未來我國農村家養犬和流浪犬免疫接種覆蓋率的高低,將對人狂犬病的防控產生較大影響。

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受到疑似狂犬咬傷的人員中有40%是15歲以下兒童。今年年初,河北新鄉就有一名9歲的男孩因狂犬病發作而不幸離世的新聞。根據孩子家人的說法,小孩在去年5、6月份就曾經因爲逗小狗被抓傷,12月底玩耍時再次被狗舔到手上的傷口。因爲害怕捱罵,小孩兩次受傷都沒有告訴家長,也沒有及時接種疫苗。今年2月份,小孩出現了怕風、怕水等一系列病發症狀。

這個故事的結局雖然不美好,但也告訴我們,學校和家庭對孩子沒有進行足夠的關心和安全教育。家養寵物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以及流浪動物氾濫,導致不少孩子即使自家沒有養寵物,也會頻繁接觸到貓貓狗狗。很多小孩對於狂犬病的瞭解並不夠,而路邊的小貓小狗楚楚動人,惹人喜愛。小孩子或許會因爲喜歡小動物去親近它們,或許會出於害怕而驚慌失措。這兩種行爲都很有可能造成動物的應激反應。

結合國際社會上一些國家消滅狂犬病的成功經驗,田克恭的提議確實是以科學的方式和較低的投入來控制人狂犬病。國內不少城市的養犬管理條例中都明文提到,居民可以到指定地點免費爲寵物接種國產獸用狂犬病疫苗。但可能考慮到人力和財力上的投入,具體到地方上,對於這項政策的宣傳和實施力度,都明顯不夠。

當然,從提案到立法,再到實施,都離不開養狗愛狗人士的配合。只要每一位鏟屎官們都能承擔起自家寵物的健康責任,不棄養也不亂養動物,定期給家裏的寵物寶貝們注射疫苗,出門拴好繩子,寵物們就不容易染上狂犬病。動物收容所或救助機構的人們也應該採用科學的方法處理流浪貓狗,普及疫苗。要知道,只有朝夕相處的好朋友健康,人類才能健康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