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走低,畢竟還沒下線。

只能說票房低迷。

原因有三,排片量,同期上映影片和上映時間。

首先,排片量低是有目共睹的。我刷了兩次電影,每次買票發現每場之間距離的時間都稍微長,場次也相對少。可能是題材不討喜吧,畢竟消費者更喜歡有情節,更刺激的電影,比如說好萊塢這種爆米花式電影。而且電影的宣傳也沒有太大的力度,推廣面少,大部分還是段奕宏獲獎之後才曝光出來的電影信息。反而我段爺下部電影《引爆者》已經用這個熱點做了一系列宣傳了。

其次,同期上映的電影有《雷神3》,《東方快車謀殺案》等等,相對來說比較吸引眼球,內容比較討喜的電影。(話說《雷神3》真的挺有趣)對於大眾而言,可能更傾向於這類影片。

最後,不得不說上映時間,《白日焰火》上映記得是在當年年底,《白日追兇》是在當年國慶前夕。那時的觀眾觀影時間都比較充裕,看電影也不趕場,選擇也有拓展性,不保守。而《暴雪將至》這兩天上映,觀眾觀影時間都集中在週末,又多想放鬆娛樂,相對就會選擇呼聲較好的其他影片了。

大體就是這樣吧,歡迎補充,謝謝 ?(? ? ??)


別甩鍋給影院吧,說什麼排片量問題。最近所有電影票房都低迷,如果真有哪部片子票房好,影院會不給增加排片嗎,影院會跟錢有仇嗎?還是說點實在的吧。時代變了,電影的受眾羣體也在變,但是網路鍵盤俠的觀點,卻沒有跟上變化。每天在網路上呼喊叫囂,為演技派老戲骨抱憾者眾多,但這樣的一批人,就是不肯花錢為所推崇的演員貢獻票房,我還記得,段奕宏東京電影節獲獎後,網上為他點贊的超過幾千人,但是這些人裏的絕大部分,也就只能動手點個贊了。所以,這就是廉價的路人緣,廉價的好感,沒任何實際意義。有誰會不明白呢,如果某個演員參演的作品,總是票房低迷,而這個演員又不是資源咖,那麼以後,在大屏幕上,看到他的機會,就要少了,說的直白點,也許段奕宏以後能再參演男一號的機會,就少了,甚至會沒了。能理智喜歡演技派的人,都不會太年輕,所以,也不太可能像年輕人那樣,為了喜歡的明星,瘋狂的刷票房。這似乎是個死循環了。總說小鮮肉演技不好,但是有人為他們花錢,總是說演技派該受尊重,但是支持者就僅僅在嘴巴上支持,如果你是資本商,你接著選擇誰??電視劇,電影、本質都是商品,投資人當然要在意收益。所以,網路鍵盤俠們,有每天在網上喊的,也拿出點實際行動,為喜歡的演技派,貢獻張電影票吧,比天天叨叨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