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祀主神:广泽尊王
合  祀:顺正大王、福德正神
创立年代:道光卅年
地  址:云林县土库镇宫北里中山路225号

 

最初的凤山寺只是简陋的草茅土墙建筑,明崇祯八年(西元一六三五年)唐山先民(福建泉州南安逢岛乡)渡海来台定居于土库(明清时之大坵田堡)开始伊始,土地贫瘠,人民生活穷苦,可窥见先民筚路蓝缕惨淡经营之恳荒艰难程度,为求风调雨顺,保佑拓荒顺利,奉祀随身所携故乡神祇﹁保安广泽尊王﹂,祈求平安丰收,等到地方繁荣,聚居者众,先民急需坚固的庙堂,供奉朝拜,遂鸠资建庙于之土库镇中正路二○五号,为取缅怀故乡情意,将庙殿正门面朝西方。

到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为止,本寺已历经二百年的苍桑风雨,需要重新整建,遂由众善信集资,出金三千元,将原来隘之旧庙宇拆除,而重新建造新堂宇,并将庙门改朝东方,面临中山路,于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竣工落成,也就是现在的凤山寺,顿时朝圣参拜者络绎不绝。

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发生戴潮春(戴万生)事件,凤山寺主神显灵,庄内天兵天将旗海飘扬,戴军逺望,以为捍卫之民军甚众,估量无法取胜,致不敢轻举进犯,知难而退,不战而屈人之兵,双方同为汉民族,免除了一场自相残杀与伤亡,而安然渡过浩劫,神威远播,使信徒更加坚信,广泽尊王的灵验。

光绪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再由众善信捐献金四千元,大肆改修增建,始略具今日庙殿规模。光绪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日本自廷收台湾后,凤山寺虽然躲过日人摧残,却也未再公然修建。光复初期,百废待兴,造止民国四十七年(西元一九五八年)香炉发火,尊王扶乩谕示,及由本地士绅众信合议筹资八万元,改建后殿,并修整多处毁坏的墙垣柱梁,翌年(西元一九五八年)八七水灾,及民国四十九年的八一水灾接踵而来,若非及时修建,后果真不堪想像。民国五十七年(西元一九六八年)再合资新台币七万余元修建三川剪粘及金亭,仍然保持当时建造凤山寺原来风貌,而具古色古香,朴素无华特质,实在足堪后人珍惜维护,为此各地前来古老庙宇朝圣进香膜拜者益众,香火鼎盛,别树风格。

民国六十九年八月改选委员会,为委员兼凤山寺信徒代表。民国七十年八月委员会议中议决兴建、四层香客大楼。民国七十一年(西元一九八二)年为应全省各地进香团光临本寺进香之需要起见,成立凤山寺香客大楼兴建委员会,于七十一年三月兴建。由里长等组织兴建委员会,负责香客大楼兴建事谊,彼此通力合作,因此工程进行相当顺利。特别是在工程进行当中,由副主任委员郭王负责监工,因此品质安全上要求颇为严格。尤其会计收支工作由委员兼会计组长郭鸿机负责,有条不纹、帐目分明,总工程计三百九十九万余元。士绅关心声援,鼓舞士气,系本委员会之精神支柱,在此叙陈以志功德。于民国七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四层高的香客大楼落成启用。大楼除供香客休憩外,并提供给本镇老人会为动中心。三楼设立图书馆、书橱、阅读桌、椅、水电、通风设整及书籍、分类编目等工作,迨至民国七十四年全部完成,软硬体设备齐全,并开放供各界阅览。在本地尚无镇镇立图馆之前,将由本寺负起社会教育,及发挥图书管功能,俾改善社会风气,提升文化气质,嘉惠青年学子,略尽寺庙的社会责任,其他诸如长期提供场地供妇女土风舞研习班,寒暑假美术班、国画班、外语义务指导研习班等,在在都是依循广泽尊王教忠孝、救民济世、教义衍申而具体行动化之表现。欢迎各界捐书,共同参与促进书香社会,而臻安和乐利境界。

民国九十八年(西元二○○九年)农历五月初三日下午三点,大殿屋顶梁供三通等支架雕刻等木材腐蚀不堪负载屋顶剪粘,而掉落地面,庙内所有神尊皆无损及可谓奇迹。同年七月十日南安诗山祖庙广泽尊王巡台驻跸本寺时大殿围封,以中庭搭红坛恭迎世纪盛典。

民国九十八年(西元二○○九年)下半年经开会规划设计招标确定。择于民国九十九年(西元二○一○年)农历正月初九日动土开工兴建。民国一○一年(西元二○一二年)农历五月十九日,国历七月七日入火安座落成启用,承蒙各界参与盛典﹐特别与南安诗山镇各级长官﹐不惜远途专程前来土库参加俱历史悠久之尊王庙宇落成大典仪式﹐在此感谢南安诗山凤山寺祖庙及驻台办事处玉圣宫赠送本寺﹁龙首正脉﹂匾额乙方,经悬挂正殿以彰辉煌历史荣耀。本寺重建后除庙宇壮严外,附带设备有环保金炉、五星级男女卫生设备、新式厨房餐厅及香客住宿膳房。庙宇虽然不大,但也可设备齐全。

凤山寺主祀广泽尊王,又称郭圣王、圣王公、圣公、保安尊王。尊王姓郭名忠福,诞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二年(西元九二四年)二月廿二日(春祭),成道于后晋高祖天福四年(西元九三九年)八月廿二日(秋祭)。每年依循古制例皆春秋二祭,从未间断。

一.曾于宋光宗时受勅封:威镇忠应孚惠广泽侯。
二.又于宋宁宗时晋封:提伯王。
三.宋宁宗时累加封: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

本寺合祀尊王夫人(王妃),俗称王妈、尊王妈圣公娘,王妃黄氏号懿德,受封妙应仙妃。诞生于伪闽时正月廿三日,并从祀广泽童子十三太保将军。

尊王世居泉之清溪,圣父薧,圣母择十二都郭山之下母子相依为居,尊王得道蜕化,圣母后尊王薧,邻里之人乃将圣母与圣父合厝于清溪故里杨长者墓(尊王得道为神,圣母尚健在人世,颇多书籍恐,特编缀本段共研)。

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岁次癸酉,由刚自福建南安逢岛之鄕亲引导陪同前往福建泉州诗山祖庙进香,巨今已一三九年,当时交通不便,每次谒祖进香均费时将近月,惊涛骇浪情节留传后代而传颂不已。本寺自此以后一直到现今为止,限于客观因素,未再举办任何进香活动,斯乃情势使然也。台湾光复初期有私人回诗山祖庙参香者,并拍摄肉体成佛 尊王原照奉祀于庙内。

本寺六见神光六朝圣驾对联,系咸丰己未年九年(西元一八五九年)增修庙宇时所增置,且该对联全台仅本寺独备。宋朝光宗皇帝出诗句给首相应对,盖尊王有功于国,有裨于民,护国卫民德泽昭著,君臣共通心灵感应,所自然产生之对联。皇上闻此下联,认为美妙绝伦,龙心大税。于焉留传下来矣。

见见见见见见神光
注:看得很清楚,现在正显现,朕看到一道 尊王神光闪入宫殿。
朝朝朝朝朝朝圣驾
注:每天早晨,宫廷做早朝时,每天 尊王与大臣们均上朝向皇上拜早朝,以保佑圣驾。


台语tiok8读音
见kian3见hian7见hian7 见hian7见hian7见kian3神sin5光kong1
朝tiau1朝tiau1朝tiau5 朝tiau1朝tiau5朝tiau5圣sing3驾ka3

 


检视较大的地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