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告别“跑断腿”,家门口就能便捷办事

企业服务送上门,不出楼就能办执照

……


昨日

来自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各地的信息化专家学者

走进了大西安

围观我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工作

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

引得专家学者们频频称赞:

“西安的行政效能革命走得又稳又快”


现场围观

“15分钟政务服务圈”频获专家点赞

  

本次“围观”活动由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开展,陕西师范大学协办,也是“中国信息化专家学者围观基层”系列活动第十一站。专家学者们先后围观了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重点观摩了老城区政务服务经验和远程审批系统;围观了国际港务区陆港中西部金融小镇,详细了解政务服务“楼小二”和24小时自助信包箱;围观了曲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中心社区服务驿站,参观了解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并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等经验。


  专家学者们到访时,家住青年路的李女士正在青年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小餐饮经营许可。李女士坐在“远程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迅速通过网络连线莲湖区审批局工作人员。


  “您好,我是莲湖区审批局的窗口工作人员,请问有什么我可以帮您?”莲湖区审批局窗口工作人员出现在了屏幕上,通过高拍仪审核了营业执照、身份证与平面布局图等资料,视频通话指导李女士现场完善了设施布局图,三个工作日内会有专人上门查勘现场并给李女士送证到手。


  专家们看得认真,问得仔细。“通过视频能办理多少项事务?”“这里能进行生活缴费吗?”面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工作人员一一回答:“远程审批平台与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两级政务联动,通过网络平台、视频系统,可承接区政务中心30项服务事项的远程审批办理。”“居民在中心就可以自助缴费。市区劳保中心对街道一级服务下沉,建设银行自助缴费机通过与区劳保中心的数据共享,能够缴纳莲湖区辖区1900多灵活就业人员党费、养老、医疗的自助缴费,并方便周围群众进行天然气、广电网络、交通罚款等的生活缴费。”


  “这种围观活动很有意义,通过实地走访感受到西安政务服务的新变化、新创意。”围观中,不少专家学者频频点赞,充分肯定“15分钟便民圈”带给大家的惊喜。

  

专家支招

解决痛点堵点难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获得感


  围观背后“藏”着真知灼见。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交流,为我市全面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积极建言献策,真正架起了实践界的政务服务人与学术界的专家教授跨界交流的桥梁。


  “几个观摩点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马亮主要从事政府绩效评价、人事管理和政府创新等研究工作,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些亮点也反映出西安市政务服务改革的特点:一是上层推动+基层主动,创新的动力很强大;二是内外结合,有创新意识的政府内部员工与阿里、邮政等外脑结合,形成持续创新的合力;三是以解决痛点、堵点、难点为出发点,直接对话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群众和企业能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四是很多好的经验已经开始复制推广,形成很好的示范效应、遍地开花。

  “如果说集中式的政务服务中心是shoppingmall,那15分钟便民圈就是便利店,是seven-eleven。”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对记者说:“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很多集中式政务服务中心,但对老百姓来讲,更方便的是在家门口、在单位门口就近办事。西安市这种将服务下沉到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做法特别有价值,节省了群众的时间,真正方便了群众办事。这种分布式的、下沉式的基层服务,是从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帮群众节省了时间、节省了精力。西安的‘最多跑一次’不仅跑得次数少了,跑得距离也少了。我建议咱们进一步创新,把‘就近办’升级成‘家里办’,让数据全面代替人跑腿。”



继续发力

年底50%社区

实现居民办事不出15分钟圈


  “专家学者们观摩我市政务服务改革经验,帮助我们破解改革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难题,为我市深入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引智助力,促进实践界与学术界的跨界交流,将不断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水平。”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雪琴告诉记者。


  据了解,“中国信息化专家学者围观基层”系列活动起始于2014年6月,每场活动由一个政府部门和一所高校联合主办,围绕一个信息化热点议题或基层政府创新实践进行实地调研和互动讨论,旨在促进实践界与学术界的跨界交流,推动基层政府创新。活动迄今已举办了十一场,足迹覆盖广东、上海、天津、贵州、重庆、云南、湖北、陕西、美国纽约等地。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推动群众办事“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移动办”为导向,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周边15分钟可达的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网格服务点等服务设施,提升市民办事便利度。同时,梳理公民个人办事事项,积极将办理权限向镇街、社区下放;加快制定镇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整合社区周边的银行、小区物业、利安电超市等服务主体,增加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及公交卡充值、缴纳交通罚款等服务网点;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依托各政务服务网点,加快推进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建设,推进综合自助终端机和24小时自助信包箱在人群密集区域全面铺设。


  预计到2019年底,城市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框架搭建到位,50%的社区可以实现居民办事不出15分钟圈。力争到2021年底,城市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全面建成,社区居民办事都可以做到不出15分钟圈。





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张端

编辑:皓月 | 审核:何砾 周粟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奔跑是最美的奋斗姿态!那些总书记牵挂的事,西安矢志不渝!

●关注 | 市委常委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

●当西安遇到罗马!“一带一路”朋友圈 迎来首个G7国!

●3468亿!西安324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啦,全名单在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