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出刊的最新一期《留声机》周末在古典音乐界里流传——封面上,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中国指挥家余隆手执指挥棒,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下,英姿勃发。画面正中央,和五星同样闪耀的是硕大醒目的“CHINA” 字样。

图说:余隆登上《留声机》杂志封面 网络图

《留声机》是世界最具权威性的古典音乐杂志,4月刊虽然尚未正式出版,但有消息灵通的“知情人士”将这一喜讯从伦敦传回上海。据悉,余隆是继郎朗后第二位登上《留声机》封面的中国音乐人,也是首位获得此等殊荣的中国指挥家。

人们能够从这一封面解读到的,不仅是对余隆个人的肯定,更重要的是《留声机》所代表的世界古典音乐界对中国交响的持续关注,以及蓬勃发展中的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而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迈出的坚实步伐,对中国古典乐界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

别具一格做自己

据悉,即将出版的这期《留声机》收录了余隆率上海交响乐团与DG合作发行第一张唱片的专题报道。之所以聚焦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为DG120周年举行的在太庙的演出,杂志的编者给出的理由是:这场让人耳目一新的演出,让人清晰地听到交响乐在另一种文化里所呈现的强烈的风格感。

图说:余隆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在上交团长周平的朋友圈里,有人留言祝贺道:“小泽征尔之前跟大江健三唠嗑时问大江:你知道俺俩为什么在世界上能干出点名堂吗?俺这英文水平也只能说是瞎对付,你压根就不会,你说为什么?俺告诉你,因为俺俩都明白这世界上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音乐是音乐的标准,文学就是文学的标准……”

无论是《留声机》杂志的肯定,还是惺惺相惜的音乐友人发自内心的感慨,都佐证了余隆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中国交响的世界之路——音乐有音乐的标准,交响有交响的规格,就用音乐的标准、交响的规格,中国交响也能做出自己的标识度。

不只有舞龙舞狮

2012年,余隆倡议纽约爱乐乐团创办了“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此后,这阵新春音乐会之风就没有停歇过,自北向南,由东到西,多伦多、墨尔本、伦敦相继奏响中国新春的音符。和人们传统的既定印象中的新春音乐会不同,余隆倡导的新春音乐会打响中国传统新春的概念,但却严格按照交响音乐会的规格标准。

图说:余隆在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2019新春音乐会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回头看,余隆在坚持创办这一品牌的7年中所有不被理解的“小坚持”都显得耐人寻味。周平记得,似乎是2013年“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筹备时,余隆正带着乐队在排练,有剧场工作人员提议:“你们需不需要请一队舞龙舞狮,在演出结束时绕着舞台‘闹’一圈?中国人过新春,不都图个热闹?”

这一建议被余隆拒绝了:“虽然舞龙舞狮是世界眼中中国的‘鲜明标签’,但是时候打破这种既定印象了,中国标识不应该只有舞龙舞狮。中国交响诞生发展将近140年了,他完全可以遵循世界通用的交响标准为自己找到一席之地。”

原创是魅力所在

余隆明白,唯有在世界通行的音乐规则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认可和尊重,才能更让人信服地输送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近年来,通过世界各地新春音乐会的举办,大量的中国作品被演绎,其中既有国粹京剧元素的融入,也有京剧和交响乐的合作,还有许多中国现代作曲家的作品。

图说:余隆指挥中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事实上,无论是余隆或是由他引领音乐方向的上海交响乐团,都不遗余力通过国际合作、国际赛事、国际巡演等多种渠道力推中国原创音乐作品。早先,上交委约安迪·秋保所作的《乒乓协奏曲》,就将国球搬上中国交响舞台后再亮相纽约林肯中心,并在古典音乐视频网站Medici创下单月300多万次的观看量。而创办于2016年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更将“中国作品”列为比赛规定曲目,无论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或是陈其钢创作的《悲喜同源》,都让来自全世界的评委、参赛选手,认识和感知中国文化。

此次,即将于6月正式出版的上交首张由DG全球发行的唱片,也凸显了中西方音乐对话的主题,不仅包含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还将收录中国作曲家陈其钢的《五行》和《悲喜同源》。

图说:2017年8月,余隆和上交在瑞士琉森音乐节登台 网络图

今年,上海交响乐团将开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巡演”,并首次履及爱丁堡艺术节、拉维尼亚音乐节等国际顶尖音乐节。可以肯定,在上交登临的每一方舞台,所奏响的每一场演出,都不会少了中国原创曲目。因为唯有中国原创的音乐作品,才是“中国交响”的鲜明表识,也是真正的魅力所在。(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