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新番,出現了一部新奇的異世界轉生作品——《關於我轉生後成為史萊姆的那件事》。雖然近年來異世界轉生大行其道,諸如帶著智能手機、變成骷髏等各種新奇的設定不斷充斥輕小說市場,但是這部可簡稱為「關於我姆」的作品,依然能夠僅憑藉標題上的內容吸引大多數人的目光。

畢竟,在絕大多數人眼中,這種沒有骨骼和肌肉,如一灘膠體組成的怪物是最弱小的存在,是幾乎每一位初出茅廬的菜鳥都能夠戰勝的「新手怪物」。以轉生為這種生物為展開的異世界穿越作品,又怎會不激起大家的興緻呢?

可是,史萊姆真的弱小嗎?

在一些以異世界為題材的作品中,史萊姆往往都會出現諸如「物理免疫」、「吞噬」、「溶解」、「改變形態」等各種各樣的設定。而在筆者所喜歡的一部名為《29歲單身中堅冒險家的日常》中,作者雖然同樣將史萊姆定義為菜鳥冒險家就能夠討伐的怪物,但是,「只有眼睛是弱點」這樣的設定又實在讓人無法將其與「弱小」相連。

實際上,如果細細分析這個名為「史萊姆」的怪物的種種能力,會發現這種弱小的怪物其實是擁有足夠稱之為「恐怖」的力量的。

於是,「史萊姆」真的弱小嗎?抱著這樣的想法,筆者查閱了各種各樣的資料,並因此得到了與自己腦海中對於史萊姆的定義完全不相符的答案。

遊戲之前,類似史萊姆的怪物就已經開始被定義。不過,大多數人認為的,最初的「史萊姆」是在與現在的史萊姆相去甚遠。那是一種名為「修格斯」,是最早出現於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著中篇小說《瘋狂山脈》中的無固定形態的原生質怪物。它如同由柏油構成的巨大的變形蟲,身上上萬隻如膿液般的眼睛不斷行成又不斷分解。如果說,史萊姆是能夠給予菜鳥冒險家「親切感」的怪物,那麼,修格斯所能夠帶給人們的就只有恐懼。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好奇。為什麼這種完全無法讓人將其與史萊姆相連的怪物,會被認為是「最初的史萊姆」呢?究其原因,在於修格斯對於「無固定形態」的怪物的「創造」。正因為先人們的開路,後人才有了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條件。

修格斯之後,一位名叫小威廉·約瑟夫·布倫南作者終於在自己所創作的短篇小說《Slime》中將史萊姆創作了出來。這是「史萊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出現,這部作品之後的所有史萊姆,都難以逃脫與這部作品的關聯。這之中,包括出現於對後世幾乎所有RPG作品都產生了影響的奇幻桌上遊戲《龍與地下城》

在這部遊戲中,史萊姆作為黏在天花板上,攻擊從下方通過的生物的的怪物出現。因為沒有固定的形態,它們無法受到物理攻擊的干擾;同樣因為沒有固定形態,它們攻擊生物的方式以吞噬+溶解為主。這使得它們異常的強大,一旦被襲擊,若沒有同伴使用火焰或其他魔法將其焚燒,那麼等待被吞噬者的只有死路一條。

沒錯,這其實才是史萊姆結合自身「特性」之後該有的力量。與之相比,各種異世界、穿越異世界作品在將這些特性保留的同時,依然將其設定為「初級的怪物」,在筆者看來這種做法本身便存在著某種矛盾。而實際上,很多創作者也了解這種矛盾的存在,例如筆者上文中提到的《29歲單身中堅冒險家的日常》這部作品的作者,便是採用「眼睛是弱點」的形式解決了史萊姆的設定與「初級的怪物」之間的矛盾。

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將史萊姆設定得強大一些呢?

究其原因,在於將史萊姆推廣開來的遊戲實在影響了太多太多人。那是名為《勇者斗惡龍》的日本國民級RPG,該作的設計靈感雖然來源於《巫術》、《創世紀》等美系RPG,但由於該作由日本公司製作,負責該作人設的又是鳥山明這位大名鼎鼎的日系漫畫家,《勇者斗惡龍》在風格上依然是絕對的日系風格。再加上史萊姆被設定為「初級的怪物」,它也就不得不褪去那原本醜陋的外表,變成了遊戲中這個呆萌的狀態。

《29歲單身中堅冒險家的日常》中的史萊姆

《勇者斗惡龍》是當之無愧的日本國民級RPG。該作的發售曾引起過「學生罷課,員工罷工,大家排隊買遊戲」的足以被載入遊戲史冊的著名歷史事件,可見日本人對於這部作品的喜愛。而時至今日,這個已經存在了三十餘年的系列最新作,依然能夠在1.2億人口的日本市場創下朝400萬的恐怖銷量,足見該作品對於日本人的影響。而這,也是如今幾乎所有異世界穿越作品,都將史萊姆設定得如此「弱小而呆萌」的原因之所在。

不過,雖然身為日系RPG中毒玩家,老實說,筆者還是對那個「強大而恐怖」的史萊姆情有獨鍾。畢竟,如果這樣的怪物真的能夠在某部作品中出現,該作品的黑暗比起隔壁的《哥布林殺手》怕也絕不遜色。什麼?哥布林把人類綁在盾牌上防禦攻擊很黑暗?來體會一下眼睜睜看著人類在史萊姆體內一點點融化外面的人卻無能為力的無奈吧!

那一定會,非常非常的硬核!

weixin.qq.com/r/xHXawl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