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沒有自己的時尚,落後別國那麼多,總是不倫不類,還惡搞自己國家的文化,糟蹋中國風,心痛


黃的和白的接軌,總是有點怪。假如你覺得白的就該是白的,黃的就該是白的的話。


在中國是有時尚的,並且如火如荼。一會兒追逐韓式風格,一會兒又推崇日式潮流,歐式大牌也不斷的引領時尚風潮。只是中式風格在時尚領域很難獨領風騷。可能是內因和外因都有影響吧。內因是時尚產業的從業者研究與熱愛不足,外因是產業扶植力不夠吧!我們的中式風格動輒就是龍袍旗袍加鳳袍,地方的產業機構也褒獎有餘的支持所謂的中式風格的發揚光大,就是將那些傳統服飾從新做一遍演一遍說一遍,其實耽誤了真正應該有的,創新的中式風格。韓日以及歐式風格都有著明顯的國家和地區的明顯風格,可是他們並沒有直接的將自己民族的傳統服裝生硬的作為風格的標誌。他們甚至用上中式的元素來不斷演變他們多變的時尚風格,他們在時尚的操縱上遊刃有餘,是熱愛和信心使然,這是中國時尚從業者所缺乏的,他們沒有信心搞出自己的時尚風格,要麼抄日韓要麼抄歐美,說到底是急功近利,消費者喜歡什麼就仿冒生產,缺乏引領消費者的耐心,說白了是缺失情懷和責任。還有現階段的中國文化藝術方面缺少創新也是直接導致時尚界的不盡人意的一點原因。


西服上印個梅花鳳凰不叫中國風。

中國時尚的的問題就是沒有沉澱積累。財富信息的爆炸,被打斷的文化傳承,這種土壤裏長不出時尚,只能長出浮誇和貪婪。


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的審美就是打擊封資修,就是學好數理化,社會主義四化建設還沒完成,就想著享受,那是不對的!我們需要的是積極奮鬥,勇於拼搏,understand?


個人認為,中國的時尚和本身的國情和現實情況相關

首先,西方的思想是開放的,大多數的西方的建築風格還是停留在文藝復興時的建築風格,西方的時尚和開放的,他們的思維也是開放的,文藝復興時期講究穿衣要有腰身並且還是修身的,這點在西裝上完美的復刻下來,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和建築的迅速發展,為現代歐洲的時尚奠定很大的基礎。

回到我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我們講究的是閉關鎖國政策,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而西方已經進入工業革命,由於我們的思想的固化,如家思想佔傳統地位,所以穿衣的風格是單調的,就甭提時尚一說,改革開放後,我們是一黨治,並且很多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考大學,從事醫生,律師,科學家等等職業,漫天的補課班的壓力,孩子們少了思考和觀察世界的機會,所以在改革開放後時尚也相當於不存在。

21世紀,知名的設計師還是外國居多,普利茲克獎的得主也基本上為外國所包攬,受韓日風的影響,中國的服裝企業在迎合大眾口味後,設計的衣服多為韓日風,沒有自己的設計理念,頂多是把設計圖紙弄過來之後,加以修改,然後製成成衣,然後銷售,這樣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所以在中國,時尚確實挺糟的,旗袍的美麗,是在國外的時裝周展現的,中國的本土設計師難道不知道旗袍很美嗎,不是的,以為做一件旗袍和做一百件衣服比,旗袍的成本高,利潤低,而一百件衣服成本低,利潤高。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謝謝。


其實說別人都是客觀原因。日本人沒有來過敬佩過嗎?西方人沒有想過「帶玩」一下嗎?


文化和國民的脊樑是被打斷的。怎麼被打斷的眾人皆知。至於為何這麼糟

1。體制問題

2。文化問題

3。跪舔問題

你見其他文化性的東西沒有那麼糟了嗎?說白了。你想做好。總有人讓你做不好。在中國做一個文藝工作者。就是帶著鐐銬跳舞。是天生的弱者。還被逼著討好強者。不但討好。而且是哪天強者說罵你就罵你。打也就打了。看中閨女孩子就糟蹋了


五千年的歷史底蘊,強大的中國文化背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審美,卻要享用拿來主義。在自己的東西上加別人的,在別人的身上加自己的,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什麼意思我想大家都懂。


中國的時尚內地大牌明星裏的都狗屁,像陳冠希那些跟asapmob有交流看上去你還能看見希望。


瞎說幾個吧。

第一,東西方文化風格思路南轅北轍,模仿跟隨再趕超,難。

第二,本土文化缺失遺失丟失嚴重。

(可以向東看看鄰居)

第三,設計研發這種行業的土壤沒有形成。

有一點點可以看看汽車。醫藥,足球……裡面近似的地方。

第四,市場被外來勢力鎖死。

不恰當的說,類似的,家裝設計市場,有錢也是高端客戶,也沒多少比率給非國際品牌的小機構營養,壯大。第五,語言文化障礙。厲害的個人設計,走不出去。以前看過一個採訪,國際大賽報名,看不懂報名錶。現在應該好很多吧?

尚,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每個時代有屬於自己的時尚。

題主所說的時尚是指什麼?

尚是基於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的產物。中國時尚發展在改革開放十多年後才慢慢開始的,時尚的概念深入人心也就短短的二十多年。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時尚消費市場的趨勢。

1997年,香港的回歸使中國的大眾流行文化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但它與當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關係,那時大家還在為擁有一輛最新款的山地車而開心不已。十年後的2007年,時尚定義是符合時代潮流、個性、超前或創新,內外兼修是最貼近當時的時尚標準。2017年,互聯網的興起,移動化、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滲透進人們生活。

中國用20年完成了歐洲的百年時尚歷程,並仍在不斷發展中。正如德國哲學家齊奧爾格€€西美爾說過的:「時尚的本質存在於這樣的事實中:時尚總是被特定的人羣中的一部分人所運用,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在接收它的路上。」 中國時尚仍在路上。

目前,中國在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已開始大踏步向前邁進,特別是中國80後以後的羣體已開始注意個性化,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資訊、審美觀念、流行趨勢等都已和世界同步,中國和世界時尚終究會融合在一起,世界的就是中國的,中國的也將會引領世界潮流的時代就在眼前。

20年的中國,城市青年對於美的追逐已經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了,不過,那時候誇讚「好看」說得很多的一個詞是「洋氣」。那時候,大街小巷林立不少休閑裝品牌,胸前標有洋氣的英文LOGO在那時候就已經很常見了。

20年過去了,整個社會在享受著信息逐漸零時差帶來的便利,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也正在與日俱增。一方面自上而下的帶動,另一方面,確實有很多年輕人自發的開始追尋文化的根。手工藝復興、傳統文化復興都是這兩年說得比較多的,從業者有這樣的態度,消費者也有這樣的需求。

從追逐「洋氣」到中西合璧的freestyle,中國時尚二十年也見證了傳統文化的創新,儘管還只是開始,但有理由堅信未來。


謝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謝邀!

說實話我覺得中國的時尚也沒有多糟糕吧(是我眼界小 對唔住)

或許你看到的衣服或者是當下流行對於別國來講就很土 但是每個國家的時尚不一定是一樣的 各富特色不好嗎 或許有一些是很糟糕(我有見識過)

我覺得你應該換個角度 或者看看更多的關於中國時尚的東西 因為我們要樹立國家自信 名族自信!沖鴨!

舉個例子吧 中國李寧這幾年的走向就很OK 在國際上也應該小有名氣吧?(這是個人看法)

反正每個人看法不同啦 我覺得糟糕還談不上 真的特色不等於糟糕(如果你要是覺得我是在為國家糟糕的時尚而開脫的話 那我也沒辦法)至少我認為我們國家的時尚不全是糟糕的(??????) ?

對唔住沒有好好看清楚你的問題!接下來我好好說一下文化 咳咳……

我認為 我認為 我認為 一個國家的文化是歷史的積澱 以前的積澱在我眼裡壞的多於好的 所以現在我們中國的文化可能會依附甚至是效仿(加以改進)

是有一些部分是很糟糕的 但是這也是證明國人在想辦法解決啊 這也是我們行動的方式啊 或許方式不對 走了很多彎路 但總算是會進步吧

總之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 )

要對國家有信心


請看周杰倫,中國風時尚。

瀉藥

存在嚴重跟風現象 有想法的人不是特別多 看什麼學什麼 現在為了時尚一堆潮牌堆在身上感覺就是時尚達人了…永遠不知道自個適合什麼 喜歡盲目模仿外國 模仿都會給人種low的感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