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王正做客兩江新區,開講“道家思想與管理哲學”。他以《道德經》、《莊子》爲範本,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地爲學員們解讀道家“無爲”的智慧、道家哲理的現實意義以及自我管理之道與管理他人之智。

王正教授表示,道家是一個“蒙冤已久”的學術流派,道家提倡無爲,而世人多以這二字的字面意思來誤讀道家的思想就是任憑事物變化,我自無所作爲,把道家的無爲理解爲一種消極逃避、什麼都不去做的主張。

王正闡釋到,“無爲”並非消極的無所作爲,而是精通“有爲”之上的有爲之爲,是肯定了事物有自我發展潛在能力的基礎上,放鬆對事物的不必要束縛,減輕對事物的人爲幹預;是在實現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前提下,正確把握“爲”與“不爲”的辯證關係,以積極的“有爲”促進事物自然而然發展,以靈活的“不爲”引導事物充分“自化”發展的哲學。在現實實踐中,於個體生命而言,道家思想提供了自我管理、安身立命的“外化而內不化”的指引;於國家、社會、企業而言,道家思想則提供了一種“無爲而無不爲”達至善治的智慧。

就如何管理自己,王正認爲要做到“外化而內不化”。“化”即變化,“外化”是忘記自己,主動接受不得已,順應社會規則,融於社會。《知北遊》說:“聖人處物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 處事之道的精髓是順應而不是對抗,是相互尊重達到和諧。人處在社會中,受到人間事、社會網的影響,多半時候是身不由己的。要在變化中改變,在改變中適應,接受生活的突如其來,面對“不得已”,保持平常心。然而只一味順從,喪失主見,又會被社會淘汰,這就需要“內不化”。即保持作爲人的自然本性,堅持一個人生命的執守,有自己我之爲我,永遠不更改的那一抹稟賦。“外化”與“內不化”的關係就是現實與夢想的關係,二者並有融通,有取有舍,有進有退,就是君子自我管理之道。

王正指出,道家的管理智慧就是要減少幹預,達到領導於無形、成功於無形的“無爲而無不爲”。老子提出“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以此勸誡君王不折騰、不多事、不貪心、不妄爲,百姓就會自化而爲。因而,管理者的“無爲”是不妄爲,順應社會、自然發展的規律,並在摸清楚這些規律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規則、規範,引導他人在規則、規範之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達到“自化”、“自正”、“自富”、“自樸”。

整場講座,王正以幽默的語言、豐富的內容、詳實的案例,緊扣現實實際與古文經典闡述清晰,分析入理,爲現場學員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哲學之旅。

據瞭解,圍繞時代熱點進行解讀的大企業大集團(重慶)2019幹部自主選學課堂暨新時代組織新能力建設學習計劃課程共有26場,將持續到今年8月。

(盧曦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