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华硕的旗舰,大部分人第一个名词都可能是ROG。对于老一辈玩家而言,也许对于华硕的旗舰有不同的诠释,比如deluxe(杜蕾斯)、TUF(剑齿虎),但第一个把旗舰这个词带到一个全民为止疯狂的系列,是ROG。

诚然,现在的ROG可能已经有点小小的“变异”了,如果翻看过一些以前买了ROG的人对ROG的定义,你会发现,今天的ROG简直要被当成鄙视链最底端的生物了。归类起来,ROG只配拥有以下四个(或五个)后缀:

Extreme,Formula,Gene,Impact(,Hero)

回想当年我还在卡吧浪迹的时代,ROG还没那么奇怪的“变异”,他一直是最强最富的代表,Extreme与Formula代表最强与次强平台,Gene代表M-ATX最强平台,Impact代表ITX最强平台,而Hero只不过是一个妄图瓜分ROG名气的“杂种”。在那时我还在X58和FX5000里面摸爬打滚的年代里,拿出一块ROG主板,足够可以在贴吧炫上几天了。

当然现在年纪也大了,所以对于这种无意义的炫耀也早已厌倦了,更关注本身实际的性能与表现,所以作为一个曾经对ROG充满了信仰的人,如果看到今天的ROG,恐怕是要失望透顶。不过好在,华硕至少没有把“旗舰”这两个字丢掉,所以今天我们还能看到Extreme,Formula,Gene这些板子,那不妨来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ROG憋?

——华硕ROG MAXIMUS XI GENE(M11G)

芯片组:Z390

版型:M-ATX

供电项数:5+2项(DIGI+ ASP1405I)

支援处理器:任何Intel 8,9代处理器

特征:2内存槽,HDMI,无线网络,千兆网口,4SATA,4个M.2,PCIE3.0 X4/X16

参考售价:3299

华硕ROG MAXIMUS GENE系列为华硕玩家国度旗下M-ATX主板的代表作,对位而言,GENE系列的水平基本可以达到同级ATX主板里的Formula甚至Extreme级别。不过受限于M-ATX主板的版型问题,一般在扩展上会有所收缩。但在其他设备上的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板子一览:

Vcore段控制器为DIGI+ ASP1405I。有关华硕主板的控制器问题,其实从很早开始华硕的PWM控制器就变成了印有自己家DIGI+ EPU标记的控制器,所以你也不知道这颗控制器到底是从别家打磨的呢,还是自己做的。不过说是这么说,一般华硕的DIGI+ EPU都有不错的调节能力,从提供的参数值来看,基本和主流高端的频率差不多,当然这没法判断好还是坏,要知好坏上平台跑起来什么都知道了。

DIGI+下面还有一颗来自UPI Group的UP0132Q,由于最近UPI一直都在删库跑路,不太清楚他具体是干嘛的,不过无非是控制器,也许是Uncore段的控制器也说不定。

Vcore段和Uncore段都很奢侈的采用了同样的一体MOS设计,型号为IR3555M,基本是在Z390里能看到的最好MOS,ATX里面也只有Extreme系列用到了这颗一体MOS。

由于我们都不知道华硕的DIGI+到底是一颗什么规模的控制器,只知道在这12路的电路里面,分别分为10+2路,所以他可能是10+2,5+2,5+1等等。那么我们就跟着主流的定义,5+2吧!

输入输出电感方面,基本都是御用的尼吉康黑金FP10K电容,输入端为16V 271,输出为6.3V 561。

内存供电单独采用独立PWM控制器,型号DIGI+ ASP1103,MOS采用一上两下设计,共计两相供电,中间的输入输出电容因为体积的原因,都换成了钽电容。

RGB方面还用担心吗?那么显眼的LOGO,那么标志性的ROG GENE,以及基本大家都会有的ROG灯带条,无论是裸奔还是放在机箱里面,一目了然,而且就目前而言,华硕的AURA是目前ROG控制器里面做得最好的,虽然如果打分而言,别人是不及格,它至少及格了。但不能否认他是最好的事实吧?毕竟玩等这一行刚起步,慢慢来。

IO装甲卸下来之后,可以看到IO的RGB是通过底部的光板“导”过去的,这基本是各大RGB厂的常见玩法了,这样做既降低了RGB的刺眼程度,也好增加起光效的复杂程度。

MOS散热方面,其实八代九代酷睿的CPU功耗已经越来越大了,所以不仅仅MOS的热量需要关心,电感也需要,引用茶茶的描述:Z390系列主板供电发热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MOS了,电感的温度同样需要照顾。但是很多厂商似乎都忽略了对电感的保护,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旗舰板,虽然正面图里面,MOS硕大的散热似乎“罩住”了电感,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接触,而Gene这里就照顾了,虽然说因为体积问题,只压了一半,但也比那些晾着的好多了。

MOS的散热和其他厂商的设计很类似,基本是内嵌一根热管的模式,不过Gene并非某性价比主板的“空心”设计,是实打实的散热。

IO方面,集成挡板,清BIOS,刷BIOS,PS2,WIFI接口,该有的都有了。数一下,共计四个USB3.0(其中一个为钦定刷BIOS口),四个USB3.1(3Type-A+1Type-C),两个USB2.0。

网卡方面,基本是业界标配的i219V+AC9560。

声卡方面就是华硕家的标配SupermeFX S1220,具体是什么不必多说了吧?

存储方面,出了标配的4个SATA以外,其他的规格简直完爆其他Z390主板。共计提供四个M2.2280接口,其中位于DIMM.2的两个实际上还能支持到M2.22110。这些接口全部都支持全速运行,但是使用DIMM.2后显卡的速度会从PCIEX16变成PCIEX8,也就是说DIMM.2的PCIE通道实际是来源于CPU的?反正都插满除了显卡降速了外,至少没有被禁用的。所有接口都有散热片照顾,贴好散热硅胶,照顾不细心的你。

PCIE方面,由于被那么多东西霸占了空间,所以PCIE只剩可怜的两个,但两个还不够你用?一个TITAN RTX+一张傲腾905P AIC简直完美。

剩下是一些图鉴了,反正接口用不完(但由于体积限制的问题,有些接口设计的还是挺“傻”的),还有大量真正的大佬才需要用到LN2启动,MemOKII,重试启动,安全启动,暂停键,测电口等等,不翻翻说明书真的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然后再次提醒一下,CPU 8PIN足够撑起一颗默频FPU 9900K了,当然能接上两个8PIN是更好不过了……不对,你买得起主板还买不起两个8PIN的电源?然后再提醒一下,两根槽的Gene是支持DCDIMM的,也就是双倍快乐容量的内存,64G不是问题。

主板特点:

1.M-ATX里面无敌,没人打得过(任何方面(价格除外))

2.基本上是Extreme系列的浓缩版,而且比Formula便宜

3.扩展非常现代,对于比较近代的设备非常友好,但是老点的就不一定了。

4.就算是3299,我也买不起啊!

那它就是那么好我怎么黑啊

不……你叫我怎么吹?贬也不是道理,没理由啊。你说它风扇接口设计脑残,那是因为面积真的太小了,要不PCB给你你来设计?你说他接线复杂,杂七杂八,那……他是旗舰啊,旗舰不是拿来折腾的嘛?旗舰不仅仅要满足能用,还能花式用啊。

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密密麻麻的堆积在主板上,他不是多余,他就是一种功能,不管你用不用得上还是怎么样,反正对于大佬们来讲,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能用上。而旗舰主板的目的就是全面顾及。所以真的没法黑。

Gene系列作为ROG里面M-ATX最强代表作,他让你体验到来自Extreme系列才会有的功能,但同时又不让你因为M-ATX的原因,丧失太多东西。浓缩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很明显Gene是往现代的角度取舍,所以你会看到,供电保留,RGB风格保留,扩展保留,而对于比较落后的SATA,多余的PCIE条数,能省就省。这就是对于旗舰的一个态度。

所以为什么老一辈ROG人特别恨现在的ROG,就是因为一个字——缩。Hero开创了缩水供电,缩水PCIE/SATA(在当时这些东西还叫作现代)等等的先例,而如今的ROG Strix更是带臭了ROG。浓缩和缩水是两回事,因为一个有底线,一个是忘了根本。就好比一度以奢华为首的RR,它可以推出一个排量小一点的RR,但是绝对不能推出一个内饰是机器做的塑料RR,一个品牌一直遵循的信仰不能丢掉,而ROG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代表性能绝对指标的品牌。

谈回主板本身。Z390并不是一个低端规格的芯片,所以ATX才是能够发挥其完全性能的版型。而如今随着小机箱,ITX机箱的火热,M-ATX/ITX主板无疑越来越吃香。其实纵观M-ATX界,也就华硕推出了能够代表性能之首的Gene,至于其他品牌的Z390,考虑性能而言基本不值一提。那打不过的话,就去和ATX比憋。除了稍有落后的PCIE数量,SATA数量,基本上和高端的Z390不相上下,甚至更好。所以作为一块ROG Gene,他简直合格得不行,甚至可以打个高分。

至于板子本身的调教,我是试了,得益于Z390优良的供电系统,我的9900K成功的因为体质问题止步5.3G,和ACE表现一样。就算是华硕自带的智能AI超频,在渣体质面前也变成了人工智障。不过板子调教倒是问题不大,所以这算人祸不算天灾吧~(这块板子没帮我上成分,但是帮翼王达成了5.7G的成就,所以说实力还是有的嘛)。

然后你硬要我说缺点,其实还真有,不过基本也提过了,就是因为面积的问题导致各种奇奇怪怪的体积兼容问题,内存挡DIMM.2啊,显卡挡SATA啊,以及致命少的SATA/PCIE数量,其实你可以考虑用M2转PCIE扩充几个PCIE插槽,就是……有点吃饱饭没事干(参见av41347591)。但我想说啊,虽然接口很少,但是一下子全部插满的用满的感觉,难道不爽嘛!?

小问题后台问

大问题

也可以关注B站@翼王,@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渐缜JZ,@DDAA1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