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博物館10月24日與天主教臺南市私立蘆葦啟智中心,共同推出「心視角‧2018蘆葦智青攝影展」。(圖/臺史博提供)

▲臺灣歷史博物館10月24日與天主教臺南市私立蘆葦啟智中心,共同推出「心視角‧2018蘆葦智青攝影展」。(圖/臺史博提供)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以推動文化平權為核心業務的臺灣歷史博物館,10月24日與天主教臺南市私立蘆葦啟智中心,共同推出「心視角‧2018蘆葦智青攝影展」,展覽透過「觸」覺、「聽」覺、「嗅」覺等多感官攝影作品,呈現智青們獨特的視角及想要表達的想法,並且由智青為現場來賓進行導覽。

蘆葦智青第一次成為博物館策展暨導覽人員,不僅是心智障礙者在文化參與權的新體驗,更是臺史博推動文化平權的新里程碑。

參與的智青說:「或許現在的我還不夠好,但我很認真、努力的,想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自己。」本次展覽中共有「自畫像」、「探索心生活」與「遇見臺史博」三個單元。「自畫像」是智青自拍並沖洗照片後,再畫出渴望對他人展現的形象;「探索心生活」則是智青在生活中學習如何照顧自己與生活技能時拍下身邊的風景事物;最後的「遇見臺史博」單元,則是藉由參觀臺史博,瞭解臺灣的歷史文化,並探索臺史博各個角落與風景。

展覽特別之處,除了是由智青策展外,並為了讓不同障別的觀眾同步體驗到攝影作品的畫面與內容,特別製作了「觸覺」的3D列印攝影作品、「聽覺」的聲音攝影作品以及「嗅覺」的香味攝影作品。

▲臺灣歷史博物館10月24日與天主教臺南市私立蘆葦啟智中心,共同推出「心視角‧2018蘆葦智青攝影展」。(圖/臺史博提供)

▲臺史博館林崇熙館長期許眾人在過去的基礎上,讓文化平權向前推進,臺史博將主動出擊並全力支持。

臺史博表示今年2月起,智青開始進行攝影拍攝的訓練,部分智青也嘗試自行搭公車前往臺史博,並藉由博物館安排的易讀、口述影像導覽、版印製作、五感體驗等教育活動認識臺灣史與臺史博。臺史博館長林崇熙表示心智障礙者常作為被記錄、被協助的對象,當被記錄者有機會成為主動表達的角色,我們將更能體會生活中尚未被看見的風景,是智青們用「心」的視角,提供社會大眾「新視角」。

「心視角‧2018蘆葦智青攝影展」自即日起至明年4月14日,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一樓兒童廳展出,展覽期間並規劃由智青進行導覽活動,詳細內容請參考臺史博官網(https://www.nmth.gov.t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