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客戶端記者 齊鈺)驅車1000多公里、花費3萬多元、歷經15小時。3月7日,安貞醫院小兒心臟科蘇俊武主任團隊接診了一臺特殊的手術。接受手術的彭彭(化名)今年只有1歲7個月,幾天前,她剛被當地的醫院建議放棄治療。

小兒心臟科蘇俊武主任手術中

彭彭自小便體弱多病。今年2月,彭彭因爲肺炎住進了當地的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後稍有好轉,但很快又復發加重。彭剛夫婦(化名)將彭彭送到了大慶某醫院,由於病情危急,醫生建議將孩子轉到哈爾濱市的三甲醫院。

到達哈爾濱時,彭彭已經因嚴重肺炎出現呼吸困難,醫院將她送入了重症監護室,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檢查過程中,醫生髮現孩子有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梗阻型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房間隔缺損、肺動脈高壓重度,是造成彭彭嚴重肺炎的罪魁禍首。

醫生提出,當地醫療水平無法進行治療,建議彭剛夫婦放棄。

突如其來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彭剛夫婦倍感絕望。在朋友的幫助下,彭剛聯繫上了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科。小兒心臟科蘇俊武主任、劉愛軍副主任醫師在看過病歷後,認爲有救治希望,當即決定爲彭彭開通綠色通道,並建議儘快手術。

3月5日凌晨5點,120救護車載着一家三口,驅車1000多公里,花費3萬多元,在15個小時後到達了北京安貞醫院。醫院早已將一切準備就緒,直接將孩子送到了ICU進行監護觀察。

彭彭入院後進行了完善檢查。小兒心臟科蘇俊武主任、劉愛軍副主任醫師、李斌主治醫師團隊連同監護室主任、體外循環醫師、麻醉醫師,多位專家共同商討具體的治療策略,在進行一系列緊鑼密鼓的術前準備後,3月7日晚6點44分,小兒心臟科專家爲彭彭進行了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矯正手術。

經過四個小時的奮戰,手術順利完成。經過術後精心調整心功能,加強肺部護理,兩天後彭彭便拔除了氣管插管,終於可以自由地呼吸。

“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屬於比較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科蘇俊武主任介紹,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是從右心室將靜脈血,經由肺動脈變爲鮮紅色的動脈血再經由各級肺靜脈,最後注入左心房。

彭彭的動脈血並沒有回到左心房,而是形成一個共同靜脈,經垂直靜脈迴流入右側上腔靜脈。共同靜脈細長,而且在入右側上腔靜脈的時候存在明顯的梗阻。這也是彭彭生長髮育差、肺炎後呼吸狀態恢復慢的主要原因。

而手術的關鍵,就在於充分地切開肺靜脈共幹,確保吻合口足夠大,這樣孩子術後的存活率就會高出很多。

“感謝安貞醫院,感謝醫生。”看着即將出院、重新活潑起來的彭彭,想到這一個月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遭遇,彭剛夫婦百感交集。

“雖然手術過程比較複雜,但該病並非不治之症。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矯正手術,我們醫院大概每年會進行30~40例。有些1~2個月甚至剛出生的孩子,如果情況危急,也是可以進行手術的。”蘇俊武主任強調,如果在當地的醫療機構無法進行救治,可以試着到更專業的醫院去治療。“哪怕只有渺茫的希望,也不應該放棄救治。”

Tips:小兒先心病大多可治

在我國,大約每100名嬰兒中,就有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按我國13多億人口計算,大約有1000多萬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對於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等疾病,目前來說手術治療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而且發生手術死亡率風險較小,患兒手術後可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如果懷疑孩子患有先心病,應如何診斷?

專家提醒,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心胸外科就診,一般僅需簡單的物理檢查就可診斷有無先天性心臟病,再配合必要的儀器設備檢查,就能詳細診斷出患兒的病情。專業人員不但可以診斷心臟疾患,而且還可以給出合理的治療建議。

編輯:步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