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30日

為何有的人騎車屁股不會痛,有的人騎沒多久屁股痛到受不了?!

練成鐵屁股絕對不是主要的差別。

而是你有沒有認真去評估自己的騎車習慣,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坐墊。高價的坐墊、人體工學坐墊、充氣坐墊……這些不是唯一的選擇。

 

目前單車的坐墊大概可分為兩種:

1、窄型細長的硬座墊

這種窄型的硬坐墊,常見於運動型單車,是設計給高速巡航用的。

踩踏速度快時,寬的坐墊容易摩擦大腿內側而疼痛,也影響踩踏動作所以設計細長而窄。

軟的坐墊無法穩穩撐住身體影響踩踏效率,屁股就像陷在沙發一樣,軟座墊與屁股接觸面積大,踩的快屁股一直動反而因為過多的摩擦而疼痛,硬質坐墊比較適合快速的踩踏動作。

 

2、寬大而軟的舒適型座墊

舒適型座墊,較常見於入門車種或休閒取向的單車,是設計給慢速巡航用的。

寬大的設計能讓座墊跟屁股之間有較大而平均的支撐面積,軟質的座墊能提供較佳的舒適度,由於休閒取向的踩踏動作,不須考慮寬而軟的坐墊不適合高速踩踏的因素。

 

體重分配原則:

騎車的姿勢體重會落在手、腳跟屁股三個支撐點,屁股跟腳負擔大部分體重。

當你用力向下踩踏板的時候,就是利用身體的重量將踏板往下壓。

你的腳這個時候承擔比較多的體重,屁股所負擔的體重是比較輕的。

想像一下抽車的狀況,屁股離開椅墊,只有腳在踩,這時腳負擔了全部體重。

所以有句話說「椅墊是用來靠的不是用來坐的,當你的腳越用力屁股負擔越輕。

而體重落在腳的重量越多,踩踏的輸出功率越大,可見到許多賽事的車手,屁股常離開坐墊或是隻接觸到小面積穩住車身,以發揮最大輸出功率。

 

屁股提早痛的主因:

那如果你的腳是悠哉悠哉的劃動著踏板時呢?

對了!這時幾乎全部的體重都落在你的屁股上了,你的腳在偷懶沒幫你分擔體重。

歹勢因為屁股負擔過多的體重,硬的坐墊支撐面積太小反而會讓屁股痛。

這時軟而寬的坐墊比硬而小的坐墊更能撐住你的屁股,讓你不要那麼痛苦。

 

選擇適合你的坐墊:

依據騎乘的習慣,喜歡保持有一定運動強度的騎法,硬的坐墊是個好東西。

喜歡休閒逛街看風景的話,因為屁股負擔大部分體重,這時選用一個較寬而軟的坐墊,會是對屁股比較好的。

原車配的高級座墊不見得適合你:有一定價位的運動型單車,原廠認定你是個運動取向的騎乘者,會配置高速型的硬坐墊。

沒人說開法拉利就一定要開時速兩百,運動型單車當然也可以當作逛街車優雅的看風景。

我知道那種又窄又硬的坐墊很有型、看起來很高級、很專業,帶出門不會丟臉。可是屁股是自己的,痛也是自己在痛。

在好看跟好用之間,依據自己的騎乘習慣,選擇一個合適的坐墊,會讓你的單車出遊來的更加暢快。

 

後記:

發這篇文是因為看到有些入門車友,為了屁股痛而尋思各種解法,名牌車褲、高級坐墊樣樣換,卻忘了去了解屁股痛的各種因素,為何相同的坐墊別人用的很高興,他卻用的很痛苦,甚至堅信久了可練成鐵屁股而苦撐。

希望能讓車友們瞭解,不同的騎乘習慣,選擇適當的坐墊纔是有效的解法。

而且要敗家的話,舒適型坐墊也有名牌很貴很有型的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