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白瀑布出來,又下起了大雨,但是依舊不能影響我們去看綠淵潭瀑布的心啦。綠淵潭毗鄰藍景休憩廣場,位於山路左側的嶽化林景觀中,是由兩股山澗泉水,跌落26米懸崖下的深臼中聚集而成。

  水體幽深、水面舒展,融蝕着周圍嶽樺樹的蔭綠,形成了一塊溫潤的和田碧玉,幽綠泛藍,鑲嵌在寂靜的山巒中;水中生有金鱒、紅鱒等冷水魚類,穿梭遊動。潭面薄霧輕浮,人行棧道時隱時現,如臨瑤池仙境。

  從綠淵潭出來,接着來到小天池,又名銀環湖,位於長白瀑布下方三公里處,二道白河的西側,在繁茂的嶽樺林凹谷中,有雙環湖、皆呈橢圓形,如銀環垂掛,與天池小有相似,一東一西、一黃一綠、一枯一榮。

  小天池在長白瀑布以北3公里處,小天池共有兩個。一個隱在幽靜的嶽樺林中,海拔1780米,湖面呈圓形,面積5380平方米,水深10餘米,湖水碧綠。據說小天池是當年三天女沐浴圓池後,來此對鏡裝扮,才飛回瑤池。

  看完西坡天池,一定要來北坡看看北坡天池。從天池往下看,針葉林和闊葉林已經慢慢開始發芽變綠,再過一個月天池的水也該融化了,高山草甸的花也開滿了,那時候的長白山會更美。

  這就是天池哈,目前水還是封凍的狀態,風特別大,要做好保暖工作,不然會被吹傻的。長白山天池是我國最高、最深、最大的高山湖泊,是由巖漿噴發拓成的巨型傘面體;夏融、池水湛藍;冬凍、冰面皓白;每年的11月中旬開始封凍,至翌年6月末完全解凍,時間長達半年以上,最深處373米,平均水深204米。

  等到夏天天池融化的時候,天池的水清澈湛藍,象一塊溫潤的海藍寶石鑲嵌在十六座羣峯之中,呈橢圓形,猶如一片初開的荷葉,展布在陡峻的火山口。不過現在已經開始慢慢融化,天氣好的時候,水已經很藍了。

  其實天池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水庫,百分之六十來自大自然的降水,也就是夏雨和冬雪;百分之四十源於地下湧泉。水面年平均增髮量450毫米,年平均承水量1.333毫米,天池出水口無論春夏秋冬、酷暑嚴寒,都有池水從閥門瀉出,平均下泄量1.32秒/立方米,從未間斷,就是松花江的正源。

  天池我們經常聽到的就是水怪一說,很多人都親眼目睹過水怪,不過好像各自形容的還都不一樣,目前都還沒有統一的說法。不過清代《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爲是龍”,近些年出沒比較頻繁。

  從北坡天池下來,我們就直接來到了地下森林。地下森林又稱爲谷底森林,位於長白山北坡景區內,洞天瀑布的北側,是長白山海拔最低的景點,由於造山運動,或火山活動,造成大面積地層下塌,形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森林沉入谷底。谷底古樹參天,樹分三層,巨石錯落有致,置身於谷底深處,彷彿在綠色海洋中暢遊。

  森林內不知名的針葉樹密密麻麻無邊無際,幾摟粗的大樹幹健壯挺拔,直插雲霄。在蒼然古木的四周不乏枝幹纖纖的幼樹,但無論長幼一率呈現出一派不修邊幅的自然美和血脈賁張的野性美。陽光經過茂樹繁枝的過濾照在密林裏,彷彿一幅沒有保存完好的陳年古畫,看上去是那樣的斑斑駁駁,那樣的幽幽暗暗。

  舉目遠眺,一望無際的是滿眼的碧綠,真是好愜意,厭倦了城市鋼筋水泥的生活,何不放下手中的工作,來長白山深呼吸呢。林海在層層苔蘚的包裹下,隆起的沙堆渾圓成青色的古冢,堅硬的石塊打坐成柔軟的蒲團,就連連根倒下的樹樁也蛻變成腕足衆多的魔怪,於張牙舞爪之間透露出常態下少有的猙獰與猛厲。

  小貼士:

  【住宿】

  長白山旅遊資源豐富,住宿也是非常的多,小的從賓館到五星級溫泉酒店應有盡有,就看你的預算來選擇住宿。

  長白山的住宿分4塊:二道白河鎮、山上、松江河鎮和萬達小鎮。如果你要去的是西坡景區,那麼建議你住在松江河鎮或者萬達度假小鎮,去西坡比較方便也近。如果你要去的是北坡景區,建議你住在二道白河小鎮,北坡景區開發的早,比較成熟,小鎮上野比較熱鬧,物價不會太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