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

  從節氣來講,清明是我國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分後15天,爲清明節氣。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但是,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在二十四節氣中,俗演爲節日的只有清明。在清明節裏,講究進行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十分富有特色的節日。

  壹

  清明節的掃墓與禁火

  探討清明節的形成發展過程,也是十分特殊的,如前所述,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但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掃墓習俗後,二者合二爲一,才形成了清明節。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稱墓祭、掃拜,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設冢人、墓大夫分別掌管王、侯、卿大夫、士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

  秦漢時代,掃墓的風俗注入了禮俗的內容。《後漢書·明帝紀》注引《漢官儀》雲:“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這是當時供奉陵園的禮制。因此,漢光武帝劉秀於建武十年(34年)至長安“事十二陵,躬祭於墓邊”(《後漢書·光武紀》)。儘管漢代沒有確定寒食之日,但漢人重視祭祖是可以肯定的。由於漢代人把祭掃祖先墳墓看得很鄭重,所以王充《論衡·四諱》記載有因犯罪判刑者,不可上墳墓祭掃的禮俗。

  《清明戴柳》,選自《北京風俗圖譜》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分裂,軍閥割據,烽火連年,儘管如此,但人們對掃墓之風依舊重視。許多在職官員,常請假回鄉掃墓。他們請假回鄉掃墓,一去就達百日。而到了唐代,拜掃之風從達官顯貴到庶民百姓都已十分盛行,並且將拜掃的日期定爲寒食節。每逢清明節到來,“田野道路,士女遍滿,卑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成了一時最重要的社會風尚。值得注意的是寒食節與清明節本爲兩個節日,但就掃墓而言,到唐代已合二爲一了。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爲子推。清明寒食尤爲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古代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十分重視拜掃祭祖,藉以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思。尊祖、敬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是宗法制的核心之一。所以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極盛。《舊唐書·德宗本紀》記載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三月下詔令京師官員寒食拜墓,在京畿以內者可於假日中往還,在外州府縣者也可奏請掃墓。

  貳

  清明節俗與娛樂活動

  清明之日,時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綠,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踏青

  長安踏青之風是十分興盛的。青年男女在踏青時,常常發生一些愛情故事。據《唐詩紀事》記載:唐德宗時詩人崔護,風流倜儻,清明時踏青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他因口渴,叩門求杯茶喝。良久,有一女子來到門前,捧杯水讓座。女子獨倚門前,姿態楚楚動人。兩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當時,男女授受不親,禮教約束甚嚴,一男一女能如此單獨相對,已屬機遇難得。故崔護以語相挑,彼此注目良久。

  崔護臨行時,女子送到門外,似有戀戀不捨之意。第二年清明,崔護追憶往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桃花依舊,然而門上掛了一把鎖,空空無人,惆悵之餘,揮筆題詩於門扉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清明時因有寒食禁火之俗,爲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古代盛行打鞦韆、蹴鞠、拔河等一系列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

  打鞦韆

  打鞦韆起源於何時?一說是由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一項習武活動演變而來。鞦韆之戲到南北朝時傳入南方。每年的春天,人們把長繩拴於高大的樹木上,仕女們穿着五彩繽紛的鮮豔服裝坐在上面,而後輕輕地推拉,在空中起飛盪漾。

  唐代,此遊戲到了清明節尤爲興盛,被稱爲“半仙之戲”。天寶年間,每到寒食清明節來臨,宮中都要豎立起鞦韆架,令嬪妃宮女們盡情玩樂。宮女們歡歡喜喜登上鞦韆,上下凌空,綵衣繡裙迎風飄舞,宛若仙女從天上飄飄而降。長安市民競相仿效,風靡一時。正如杜甫《清明二首》詩中雲:“萬裏鞦韆習俗同。”這些少女結隊盪鞦韆,不畏風險,互相爭勝,一直到與樹梢平齊。由此亦可見,唐代盪鞦韆活動在民間極爲普遍。

  踢蹴鞠

  唐代足球殼由漢代的充毛發展爲充氣,用動物的膀胱作球膽,增加了球體的彈性。古代稱足球爲蹴鞠,清明寒食之日,踢球之風盛行一時。唐人仲無顏在《氣球賦》中描寫過時人足球賽的情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鬧,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似月圓。”清明正是寒盡春生之日,晴空萬裏之時,足球場上,隊員縱情奔逐,競相爭奪。一會兒長距離疾馳,一會兒又驟然突破,彼呼此應,人歡球躍。有時球在腳下如滾丸,忽而又凌空而起“似月圓”。

  王維《寒食城東即事》就寫道:“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裏。”如果說仲無顏《氣球賦》及王維詩描寫的是民間的蹴鞠活動,那麼詩人描寫宮女踢球之作更是不勝枚舉。如韋莊的“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長安清明》);“永日迢迢無一事,隔街聞築氣球聲”(《寒日醉飲三首》)。

  擊鞠

  唐代清明球類活動的另一項目是擊鞠,擊鞠即馬球活動,史書又稱爲“擊鞠”或“打球”。這種運動一方面要求騎乘的馬(或驢)有很高的訓練程度,二是要騎術非常嫺熟。只有如此,才能使馬與之相配合,從而進行各種難度較大的動作。擊鞠活動始見於曹植的《名都賦》中“連翩擊鞠壤,巧捷唯萬端”之句。但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此遊戲一度中衰。到了隋唐之際,因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繁榮,馬球運動得到了復甦。到唐中宗景唐龍二年(708年),“上(中宗李顯)好擊球,由是風俗相尚”。擊球活動由此開始勃興,盛極一時。

  《封氏聞見記》記載:唐玄宗更是一位馬球運動健將,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棄隸縮贊,吐蕃派專使迎親,吐蕃專使隨員曾與唐皇家球隊進行馬球比賽,開始唐皇家隊輸了。中宗命臨淄訓王李隆基(即後來的玄宗)、嗣虢王邕和兩位駙馬楊慎交、武崇訓等四人上場,四人力敵吐蕃十餘人,尤其李隆基“東西馳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因此唐皇家隊大獲全勝。後來李隆基即帝位,擊球活動風靡全國。

  1956年在西安大明宮遺址出土的一塊石碑上就刻有“含光殿及球場”、“大唐大和辛亥歲乙未月建”字樣。說明當時修宮殿時已修了球場。1971年在陝西章懷太子墓中發現一幅打馬球的壁畫,畫面上就有擊球的生動場面。那奔馳的駿馬及手執一頭彎曲的球杖的騎手們,在賽場上追逐馬球的神態栩栩如生,爲我們瞭解這一運動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

  《唐人擊鞠樂》,畫家謝振甌

  拔河

  唐代清明節拔河也是一項盛行的節日娛樂活動。據《全唐詩話》記載:唐中宗李顯於景龍四年(710年)“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園命侍臣爲拔河之戲”。而《封氏聞見記》對此記載甚詳,唐中宗於清明節幸梨園球場,命侍臣分朋拔河,當時分宰相、兩位駙馬爲東朋,有三位宰相、五位將軍爲西朋,東朋貴人多,西朋不服,請重新分組,唐中宗未同意。結果西朋竟輸於東朋,尤其是僕射韋巨源、少師唐休璟因年高體衰,竟隨繩被拉倒在地,好長時間起不來,惹得皇上、皇后、宮妃、公主大笑不止。

  在《資治通鑑》與《景龍文館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爲何清明節要重視拔河呢?原來清明節正是春耕播種之時,而古人認爲拔河有祈禱豐年、慶祝豐收之意。《隋書·地理志》雲:舉行拔河之戲“俗以此慶豐收,用致豐穰,其事亦傳至它郡”。正因此,歷代帝王都加以提倡,宮廷民間,均甚流行。

  鬥雞

  唐代清明之日,還盛行鬥雞之戲。鬥雞在戰國已很盛行。《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市民好“鬥雞走犬”。漢代達官顯貴、遊手好閒之徒也多喜歡鬥雞。至於漢畫像石、畫像磚上,鬥雞圖更是屢見不鮮。三國時曹植還曾賦《鬥雞篇》。不過那時並不一定在清明節。但是,到了唐代,鬥雞活動卻盛於寒食清明節之時。

  陳鴻《東城老父傳》記載唐玄宗未即位時就好清明鬥雞之戲。即位後,還在宮中專門修建了雞坊,選養了“金毫鐵距,高冠昂尾”的雄雞千餘隻,並選六軍小兒五百人專門負責馴養。一時長安宗室貴族、達官顯貴競相仿效,大興鬥雞之風。京師男女以鬥雞爲事,一些遊閒公子爲弄到好雞不惜傾家蕩產,重金購之。一些家境貧寒者,養不起雞,競玩假雞,以此爲樂!

  迄今爲止,清明節仍然是中國民間十分重要的節日。不過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那些迷信風俗已被逐漸淘汰。至於插柳於門,或男女簪柳戴柳的風俗已極少見,不過農村的兒童們還往往於此日折下幾枝嫩綠的枝條,擰下皮筒做支音色頗佳的柳笛玩耍。而城市的居民往往在清明節前後,扶老攜幼到郊外春遊踏青,領略大自然旖旎的風光。當然掃墓風俗依然存在,農村尚有不少清明祭祖墳的遺俗。但更多的是每逢清明節,人們紛紛到烈士陵園掃墓,緬懷先烈們的業績,以示悼念。

  (本文摘自《節俗史話》,作者韓養民,有刪減,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