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很短,真的很短,預計這個禮拜就會更完。完全沒有棄坑的可能,各位請放心。

 

   文中的「艾斯雷島」,其實就是納亞德大陸設定中大陸西北方的島嶼,在心之石及願之聲中,被稱作「埃索雷島」,其字源相同。之所以翻譯不同,是因為戰亂地區坎德拉,由於族群眾多,發展出許多獨特的口音,絕大多數與大陸地區相似卻有些許差異。

   至於主角故鄉的「伊特拉河」,與大陸第一長河「伊特紐河」,則是兩條不同的河。

 

   當然這堆設定一點都不重要,總之,請各位欣賞這個,有些寂寞的故事吧。

 

 

艾斯雷島

 

        維德在一處叉路前停下腳步。此時正值夏季,道路兩旁的雜草密密叢生,點綴其中的灌木叢也生長濃密,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維德卻感到有些不對勁。雖然無法得知具體來說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但身為旅行者的直覺告訴他,必須慎選接下來前進的道路。

一陣強風迎面吹來,道路上所有的長草都隨著風劇烈晃動,維德用右手按住被風吹得四處風散的棕色短髮,微微皺了皺眉。

      空氣中有火藥的味道。

兩條路其中之一連接的村落,已經受到戰爭侵襲了嗎?明明在前一個村莊確認過哪個方向是安全的才出發,戰火蔓延的速度卻永遠比他想像中還要迅速。

不過維德並沒有太多感慨,在這趟尚未能看見終點的旅途中,這種事他早已遇見過無數次。維德自己也是因為故鄉被戰爭摧毀才被迫出發旅行。在紛亂的時代中,沒有哪個地方絕對安全。

那麼……哪條路才是正確的呢?維德凝目眺望遠方,並沒有哪個方向揚起不自然的濃煙。

忽然間,他的聽覺捕捉到一聲沉悶的轟鳴,同時,深褐色的旅行鞋下,凹凸不平的地面傳來微微的震動。聲音傳來的方向是……右邊。

維德嘆了口氣,選擇了左手邊那條道路。

 

     

 

這是……!

維德默默的站在道路盡頭,望著眼前令人不忍直視的景象。

深褐色泥土道路的末端,連接著一座中等規模大小的村莊。

正確地說,是曾經是個村莊的地方。

原先排列整齊的房屋幾乎全部被破壞了,無數的碎石和木塊散落在地板上,許多地方還有燃燒產生的焦黑痕跡。與維德腳下的泥土道路連接著的,由許多相同大小的石塊鋪整建造的平坦道路上,零亂的腳印密密麻麻參雜交錯,光用看得就能想像出村民當時驚惶逃命的景象。除了腳印,石板的縫隙間還有著鮮血氧化乾涸後留下的深紅色血漬,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

士兵在故鄉肆虐的場景一閃而逝,維德甩開那些至今仍盤踞在他心頭的恐怖記憶。如今,他只是一個旅行者罷了。

持續著一趟不知終點為何的旅行。

維德在路旁一面未被破壞的牆壁前蹲下來,伸手輕撫被燒得焦黑的牆面。這面牆,原本也是某個家庭棲身之地的一部分吧。將他們與外界的風風雨雨隔絕開來,是他們唯一能夠安心生活的地方。裡頭可能住著年老的夫婦、辛勤工作的丈夫與體貼溫柔的妻子、也可能剛誕生一個嗷嗷待哺的新生命。

發現自己陷入雜亂的思緒中,維德連忙搖搖頭站起身來。多餘的思索是旅行者的大忌,在必須時時面對各種不同危險的旅行生活中,維德學會了如何在觀察周遭的同時將注意力保持在自己身上。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軍隊大概是幾天前才從這個村莊路過的吧。軍隊掠奪過的城鎮,很快就會變得如廢墟一般毫無生氣,然而這裏尚未產生那種感覺。難怪前來這裡的路上,火藥的氣味雖然沒有消失,卻也沒有變得太過濃烈。原來是因為軍隊並非正在這個村子裡,而是剛剛離開。至於是哪國的軍隊,維德無從判斷。畢竟現在各國之間全都情勢緊張,雖然幾個國家偶爾會結盟,但也只是為了應付其他國家的暫時策略,只要稍有摩擦,馬上又會變成敵對關係。在村莊裡走了這麼久,維德也沒有看到任何軍隊遺留下來,足以辨認其國籍的東西。不過既然甚麼東西都沒有遺留下來,就代表應該是克萊頓或是希爾達吧。這一帶只有這兩個國家以軍隊的紀律著稱。

雖然說以紀律聞名,卻不代表就不會掠奪村子。從這裡的慘狀就能深刻瞭解。

維德想起在岔路聽見的低沉聲響,那是唯有大砲會發出的獨特聲音。看來軍隊是在經過了這裡之後,繼續前往另一條路線將會抵達的城鎮吧。

幸好自己有聽見那個聲音。紀律越是嚴格的軍隊越是麻煩,如果是軍規鬆散的軍隊,只要想辦法賄賂統帥就可以蒙混過去。但如果是克萊頓或是希爾達的軍隊,他恐怕會被羈押甚至當場抹殺。

維德順著村莊中最大的那條路緩緩前進,沿途殘破的景象與在村口看見的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散亂的腳印、傾倒的房屋、遺留的血跡……

咦?

        維德突然本能地感覺到不對勁,但卻說不出來哪裡令他感到不舒服。他緩緩環視周遭,卻找不到甚麼奇怪的地方。

        啪沙!

        維德猛地轉過身,發現原來不過是一隻烏鴉從空中飛下來停在維德身後的地面上,烏鴉抖了抖羽毛,望了維德一眼,隨即像是對他不感興趣似的轉過頭,在地面上一跳一跳地尋找著食物。

        維德的視線停在那隻烏鴉上,突然明白了什麼地方不對勁。

        太安靜了。

        當軍隊掠奪城鎮時,慣例一向是俘虜健壯的年輕男性和略有姿色的女性,其餘則視軍隊的不同而有相異的作法。有的軍隊只要居民交出財物,就不會多做無謂的殺生,也有的軍隊是視野所及一律殺無赦。儘管各有不同,然而再這麼兇殘的軍隊,在掠奪一個城鎮時也不可能將所有居民全部趕盡殺絕,一定會有倖存者。

        即便聽說有的軍隊連躲藏起來的村民會特意找出來,然而這裡別說人影了,沿路上除了血跡,甚至連屍體都沒看見。

        太詭異了。就算村民全部都被軍隊所殺,怎麼可能一具屍體都沒看到?難道是軍隊將屍體全都埋葬了?不可能,沒有哪國軍隊會做這種既無意義又推延行軍速度的事。更何況,殺人者將被害者埋葬,這不是太諷刺了嗎?

        維德再一次仔細觀察身周的狀況,他的視線順著深灰色的石堆緩緩移動,突然看見其中一棟房屋的角落,似乎有什麼東西。維德撥開阻擋的碎石,彎下腰端詳著,發現那似乎是一本書燃燒後留下的殘骸。書的內頁早已被燃燒殆盡,只剩下較厚的封皮,上面的文字還能勉強辨認。

艾斯雷島

維德怔怔的看著熟悉的書名,就這麼維持著彆扭的姿勢站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回過神來。

他默默站起身,正打算離開,突然看見自己腳下,一道不甚明顯的血跡從早已面目全非的牆角探出頭來,穿過鞋底,順著他走來的道路繼續向前延伸。維德這才發現,雖然因為路上到處都遍布著零亂的血跡而沒注意到,但還有許多血跡以不同的地方為起點,延伸到這條道路的彼端。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些痕跡幾乎佔據了整個路面。血跡都已經乾涸了,但比起其他零亂而不規則的血漬,顏色相對比較淡,呈現一種介於鮮紅與深褐色之間的詭異色澤。

        維德順著道路繼續向前走,發現隨著自己的前進,越來越多的痕跡從其他道路彎進這條路,到了後來,甚至已經辨識不出原先的灰色路面,整條道路像是被頑皮的孩童塗抹過的畫布,只有少數地方還殘留著原本的色澤。然而,道路染上的顏色卻遠比任何顏料都還要更濃稠,令人煩噁的鐵鏽氣味也變得明顯。越是往前,這股氣味就更加濃烈。

        維持同樣的步調走了約一個小時,維德抵達村莊的另一頭。一口小小的井立在兩棟破壞相對較少的房屋之間,不算寬闊的石板路到此嘎然而止。井上的水桶用繩子繫著懸掛在木製支架上,明明沒有風,卻微微晃動著,彷彿剛被人使用過。

        連接著石板路的是一座矮小的山丘,山丘上的草很明顯經過人工修剪,高度大約在維德的腳踝附近。暗紅色的血跡穿過石板路之後仍然筆直向前,連接到山丘的頂端後,消失在維德的視線中。血跡通過的地方,草地像是被什麼東西壓過,全都平貼在地面上,與周遭生機蓬勃的蒼翠景象格格不入。

        維德本能地繞開那道血痕,雖然至今他行走的道路也同樣被血染紅,但是在平整的草地上看到的感覺卻完全不同。

        ……這座山丘另一頭,到底有著什麼?

維德靜下心來,幾次深呼吸後,一口氣爬上山丘的頂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