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惠州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越來越多創新創業人才涌入惠州。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從廣東省統計局獲悉,2018年廣東省常住人口增加177萬,連續第四年達到百萬級,超蘇、魯、浙三省之和。其中,惠州去年常住人口數達到483萬,較前年增加5.3萬人,人口增量創下自2011年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惠州2018年人才總量突破100萬人,人口增長速度加快的背後是人才正在加速聚集。

  目前,惠州正在集中力量構建“2+1”產業集羣,隨着傳統生產方式不斷變革,衆多具有高學歷、高技術的人才開始涌入惠州,正成爲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新動能。

  人口往惠州聚集,這座城市到底憑什麼?

  孵化兩大支柱產業萬億集羣

  人才結構優化調整

  在惠州汽車電子企業德賽西威二期項目潔淨車間,你會看到這樣的場景:4000多平方米的空間幾乎被生產設備佔滿,只有極少數從頭到腳包得嚴嚴實實的工人穿梭其中。據負責人介紹,如果是同樣面積的傳統車間,估計需要300多名普通工人,如今在作業狀態下只需大概40名工人。

  在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的大背景下,傳統生產線被自動化生產線替代後,普通的一線工人也逐步被高級技術人員取代。作爲惠州傳統的支柱產業之一,電子信息產業正在從最初低端代加工製造向高端的先進製造轉型。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的是人才結構的優化調整。

  在今年春節後富海人才的招聘會上,中國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惠州億緯鋰能公司帶來了1000多個崗位,其中技術人員幾乎佔了一半。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師餘習龍介紹,經過幾年來的智能製造轉型,用工人數下降了七成,對技術和研發人員需求日益擴大。

  這種人才趨勢也出現在惠州另一傳統支柱產業——石化產業。在惠州大亞灣區石化區,埃克森美孚公司投資的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緊隨其後,總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中國海油、殼牌集團的三期項目也加快了步伐。但這距離建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仍有一定距離,要補齊鏈條,做大做強產業,離不開高技能的生產型人才、高層次研發人才的支持。

  目前,惠州正集中力量打造“2+1”產業集羣,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傳統產業在變革生產方式的過程中,人才結構不斷優化。

  數據顯示,去年惠州全市人才突破100萬人大關,人才總量十年間實現翻倍。其中,國內外院士7名,國家級人才80餘名(含院士),科技創新創業團隊71個,科技領軍人才150名,“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6個。

  新興產業集羣優勢初顯

  高端人才開始集聚

  在惠州傳統支柱產業不斷提檔升級的同時,一些新興產業項目入駐惠州,直接吸引了大批創新創業人才涌入,不斷爲城市發展注入活力。

  在大亞灣石化區裏,廣東萊佛士製藥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80後海歸博士葉偉平正在與員工討論着企業的發展。2011年,他帶着創業項目和團隊落戶大亞灣區,成爲該區科創園孵化器的首批科技型創業企業。“大亞灣是知名的石化產業基地,從原料供應、基礎設施到技術人才都有較大優勢,很適合進行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

  前不久,萊佛士剛通過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複評。這家醫藥研發企業目前有60多位員工,其中研發團隊40多人,5個帶頭人有博士學位。這個新興醫藥生物項目的引進,直接吸引了化學、藥學、生物學等學科人才流入。

  近來,惠州明確發展路徑,在夯實石化、電子兩大支柱產業的基礎上,加快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力爭成爲全省中醫事業創新示範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隨着各類新興產業項目引入惠州,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在這裏聚集。

  2014年,“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國家兩大科學裝置落戶惠州。去年底,HIAF工程已啓動建設,CIADS工程預計今年動工。據介紹,兩大裝置建成後,將吸引1500餘名科學家來惠州從事科學研究,其中60%以上是高精尖人才,90%以上是中端支持型人才。

  產業集聚人才,人才引領產業,隨着高端人才涌入惠州,人才賦能將不斷提升惠州的產業競爭力。數據顯示,近幾年,惠州高新技術企業每年以7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8年底高新企業數量達到1100家。而且,2018年,惠州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分別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爲70.6%和40.4%,均位居全省領先水平。

  人才政策持續發力

  助力人才“落地生根”

  爲適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多樣化、高層次人才需求,惠州不斷完善人才服務體系。今年1月,惠州市公佈第一批重點用工企業名單,37家企業各配備一名就業服務專員,針對性解決企業人才需求。而早在2017年,惠州就發佈重點產業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對接產業需求。

  同時,惠州市進口市場需求,不斷調整人才政策。自2013年起,惠州陸續出臺“人才雙高計劃”“人才雙十行動”,突出企業引才主體地位,優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

  招纔是第一步,關鍵是要留住人才。近幾年,惠州不斷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天鵝惠聚工程”對引進的創新團隊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專項工作經費資助;“梧桐引鳳工程”對引進的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頂尖人才獎勵別墅一套。

  惠州長城開發科技的負責人馬先生介紹,公司所在的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配套設施完備,對穩定人才大有裨益。“我們在園區建有員工房,低價給職工居住;而且園區裏有小學,可解決職工子女的教育問題。”

  爲了提高人才粘性,2017年惠州推出《關於進一步放寬引進人才入戶條件的通知》,放寬入戶門檻,涵蓋高層次人才、學歷型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爲人才落戶提供“零門檻、無障礙、直通車”服務。據悉,惠州目前正在開發高校畢業生入戶審批系統,自動審批如何,可有效簡化審批流程。

  惠州市縣(區)兩級人才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人才發展環境逐步優化,提高了對人才的吸引力。惠州將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優勢,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

  【撰文】於蕾 馬發洲 劉光明寶

  【攝影】樑維春 王昌輝

  【作者】 於蕾;馬發洲;劉光明寶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