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

  從人文上來講,它是中國節日裏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

  從自然上來講,它又是二十四節氣裏的一個自然節氣。

  而清明節也同時承載着兩重幾乎是相反的內涵:

  一方面,它提醒人們祭祖掃墓、慎終追遠、憑悼故去,這屬於懷唸的沉重基調;

  另一方面,它又呼籲人們踏青遊春、種瓜點豆、播種新生,這又是屬於希望的輕快調門。

  今天,我們也從兩個方面來認識這個集矛盾於一身的特別節日。

  要想了解清楚清明節,就不得不提另外的兩個節日——寒食節與上巳節

  這三個節日都在農曆三月初,距離非常近,事實上,它們在漫長曆史發展過程中的糾纏、重疊,最終合而爲一,共同定型爲了後世的清明節。

  慎終追遠

  ——清明節牽手寒食節

  如果要說清明節的第一重含義,作爲一個祭祖節日,就必須說到寒食節。

  寒食節,顧名思義,就是在這個節日裏不能動火,只能喫冷食

  很多人都以爲寒食節來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裏,晉文公做公子時流亡在外,跟在他身邊的隨臣介子推,爲了讓當時的晉文公不被餓死,就在饑荒時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熬湯給晉文公喝,可謂是對晉文公有救命之恩

  可是晉文公回國即位之後,在犒賞功臣時卻唯獨忘了封賞介子推。介子推也不介意,就回家去侍奉老母了。

  後來晉文公想起自己的疏忽,就親自帶人去找介子推。

  介子推卻不想邀功討賞,便背上老母逃到山裏躲避晉文公。

  晉文公爲了能逼出介子推,就下令放火燒山,誰知他本是一片好意,卻弄巧成拙,真的燒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親。

  從此,晉文公爲了紀念這位忠誠、正直又不貪功受祿的臣子,就下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不許起火,這就形成了寒食節。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但其實把它作爲寒食節的來歷,只是一種誤傳。

  因爲在介子推的故事發生之前,就已經有寒食節了。

  寒食

  寒食節來源於從周代就有的禁火制度,而且當時寒食節的週期也非常長,是從最初的105天縮減到一個月,再縮減到唐代的爲期三天。

  從禁火制度上講,禁火期間是要舉行祭祀的;而從火燒介子推的傳說來講,寒食節期間又要紀念這位偉大的先人。

  所以,寒食節的習俗,就是要禁火冷食、要祭奠先人。

  這就是後來合成清明節之後,也依舊要掃墓祭祖的原因——是後來的清明節順延了最初寒食節裏面的古禮。清明

  韓翃有一首名字就叫《寒食》的唐詩,正是說明瞭寒食節的風俗,他這首詩還受到過皇帝的賞識: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點明瞭寒食節所在的春季時節,後兩句就是寒食節禁火的禮俗:在寒食節結束的當晚,皇宮中會率先點燃燭火,然後把這火種傳遞到權貴重臣家裏,這就是“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再看杜牧那首叫做《清明》的唐詩,其實也是暗藏玄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前兩句我們很好理解,在清明節這一個懷念先人的日子裏,正巧趕上煙雨濛濛,這就加倍人們的傷感,所以叫“路上行人慾斷魂”。而後兩句,爲什麼要去酒家了?就是因爲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結束了,現在可以開火做飯了,詩人便迫不及待地“借問酒家何處有”,所以在這首詩裏,也是體現了清明節與寒食節的交融性。

  這就要再談到,爲什麼我們要祭祖、要掃墓,這是不是封建迷信?

  中華民族的主體是農耕民族,中華文明的主體也屬於農耕文明,而農耕文明的特點就是需要經驗傳承、需要團結以土地爲載體的家族意識。因爲,只有擁有祖先傳遞下來的經驗、擁有以家族爲單位的集體能量,才能最大程度上去對抗大自然帶給農耕生存方式的風險。

  家族意識又發展爲家國意識,祖先的經驗傳承就發展爲祖先崇拜,這就是我們要祭祖、要掃墓、要感懷先人、要慎終追遠的意義所在。

  這和西方的航海文明不同。

  航海經濟會面臨的意外風險和巨大收穫更大程度上會依賴於自然力量和運氣加持,起碼是比農耕經濟要更憑藉運氣分,所以在此基礎上就發展爲西方文化裏的神明崇拜。

  然而在中國人的自有文化裏,我們並不把命運交付給神明,是把精神寄託給先賢,這就是神明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兩種不同思維方式。

  所以,爲什麼清明節的祭祖掃墓這麼影響深遠呢?

  這種行爲並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種精神寄託,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文化基因。

  對於賜予我們經驗、賦予我們智慧的祖先,我們在心理上感恩、在行爲上禮敬、在代際傳承裏一代代地緬懷和學習,而外化出來的表現方式,就是掃墓和祭祀。

  踏青遊春

  ——清明節合體上巳節

  有些人可能也會奇怪,爲什麼經常會看到,中國人在清明節鄭重掃墓了之後,轉頭就又去踏春遊玩了呢?那他們到底悲傷不悲傷啊,是不是虛僞啊?

  必須要說的是,祭祀,是一種帶有感懷心的家族意識傳承,是一家人對於祖輩的感恩、禮敬、緬懷、學習,而並不是要讓人沉溺於悲傷。至於掃墓之後的踏春出遊,就要說到清明節與另一個節日——上巳節的融合了。

  上巳節一般是在農曆三月初三。最初,這是一個到水邊舉行祭禮、到河中沐浴以清除不祥的日子,這種行爲叫做“祓禊fú xì”

  王羲之就在著名的《蘭亭集序》裏寫了一句:“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從這個“修禊事也”就可以看出上巳節“祓禊fú xì”風俗的影子,而現在雲南少數民族每年三月初三還在舉行的潑水節,也是上巳節水邊祭禮的沿襲。

  此外,這個節日還發展出了男女春日相歡和人們郊遊踏青、在水邊宴飲聚會的風俗,由此看來,上巳節可謂是一個擁抱春天的歡快節日。

  孔子就說過,他嚮往的生活,就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yú),詠而歸。”這就是在說上巳節的春遊,就是在河中洗浴、在高臺吹風、唱着歌踏青遊春。

  杜甫的詩裏也寫過:“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句詩 便是對上巳節活動的一個精準描述。

  清 明

  清明,從二十四節氣上來講,是在春分之後15天的一個適合春耕春種的自然節點,所以在農諺裏,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說法。

  又因爲清明臨近寒食節和上巳節,所以三個節日逐漸融合,在宋之後就基本由清明節承擔起了三個節日的特色和職能。

  到了明清,人們已經把寒食節的掃墓祭祀和上巳節的踏青遊春都定型爲清明節的風俗,再加上清明節氣裏的農耕指南,這就有了看似集多重矛盾於一身、實則展現了多種層次魅力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人們祭祖掃墓、懷思追遠,但也種瓜點豆、踏青遊春,一方面,是逝去的悼念與沉重,另一方面,又是新生的活力與憧憬

  這兩種極爲對立的情緒在清明時分被藝術地交融在一起,不僅不衝突,反而交織成了生命在一年裏最爲有力的起點。

  其實,無論是追思故人,還是解放新生,都是在這個天清氣朗、四野明淨的季節裏,與大自然全方位的相融:

  追憶先人的貢獻,是提醒我們的感恩;

  看到生命的終點,是喚起我們的珍惜;

  遊賞自然的山石,是舒展我們的活力;

  投入農物的耕種,是播撒我們的希望。

  如果說春天是舊年與新歲的交流,兩個年度的碰撞,對話出了一季春回。

  那麼,清明,就是自然節氣與人文節日的交融,是懷思追遠與勃發新生的和融,這些,對衝出了一個極具深意的清明節。

  清明到,春天以天清地朗的美麗誘惑,提供給人一年一次的良好契機,讓人們得以在這個時節裏重新喚醒生命力,實行人與大自然的充分交流。

  那麼,當春發的勃勃生機對話着冬藏的冷寂蕭瑟,你,還在家裏宅得住嗎?是不是也忍不住要參與其中呢?

  不管是掃墓、祭祖、懷故人,還是踏青、遊春、放風箏,總之,別辜負了這“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好時候,別辜負了這個合體了多重身份的傳統節日,趕快以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對話生命的春天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