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軌電車動態調試現場。

車輛兩頭都有駕駛室。

市民遊客參與體驗活動。

細心的市民發現,在環島東路每天停放着一輛長長的藍色電車,旁邊用黃色護欄圍着,不禁好奇:“這車子怎麼這麼長?停在這裏做什麼呢?”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市運管處獲悉,這是一列ART智軌電車,正在環島東路做動態調試,收集實證數據。今後,我市將積極研究引進此類中運量運輸車型,豐富公共交通體系層次,以方便市民出行。

今天上午,相關單位首次組織市民遊客乘車體驗,本報記者獨家探訪ART智軌電車動態調試現場。

初識

車長31.64米高3.4米 最大載客量307人

ART智軌電車是由中車株洲所於2017年6月研發的跨界新產品,是現代有軌電車的一種新型技術形態,屬於中運量公共交通方式。此次ART智軌電車動態調試由中車城市交通有限公司聯閤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現場動態調試的是三節編組,車長31.64米,寬2.65米,高3.4米,最大載客量307人。時速最快可以跑到70公里,快充40分鐘就可以充滿電,可以跑55公里。”中車城市交通有限公司下屬中城捷運營銷中心副總監劉濤說,從今年2月1日起,他們就在環島東路利用一段輔道進行動態調試,主要是收集車輛與線路的匹配性,還有車輛參數調試,同時向市民遊客展示這款新型中運量交通裝備。

體驗

駕駛室與乘車區分開 坐起來很穩很舒服

記者發現,車輛啓動後,ART智軌電車車頭會顯示“歡迎乘坐廈門智軌示範線”。該車兩側都有五個門,其中三個大門是乘客上下車用的,兩個小門是駕駛員走的;車廂從裏面看起來要比在外面看起來更長一些,還有各種各樣的扶手,挺漂亮;更讓人驚奇的是,車兩頭都有駕駛室,無需調頭就可以實現雙向駕駛。因爲是純電動車,車輛在行駛時很安靜,沒什麼噪音。

記者發現,車廂裏還有三個摺疊起來的座椅,可按下來坐,也可以自動疊起來。劉濤介紹,這三個座椅是愛心座位,座墊放下來可以坐人,收起來則騰出空間可以放輪椅、嬰兒車。

臺胞蘇女士上午帶着4歲女兒來體驗,她說,她還是第一次看到沒有軌道的列車,很新奇,也很漂亮。坐起來很穩很舒服。

記者注意到,駕駛室與乘車區是分開的,這樣可以確保駕駛員行車期間不會被打擾。“目前已實現智能駕駛人工輔助,開起來很輕鬆,不過需要持有A1加P證才能開這樣的車。”駕駛員車凡說。

優勢

適應多種路面環境 運量可根據需求靈活調整

根據中車株洲所提供的資料,ART智軌電車集成了中車成熟的牽引、制動、轉向等軌道列車製造技術,又創新採用了航空級輪胎和膠輪轉向軸,相當於無需鋪軌可直接在普通路面運行的軌道車輛。它還具有多重優勢特點:全電驅動、零排放、噪音小、節能環保,車型可靈活編組(三節、五節或八節)、可根據運量需求進行調整,外觀可定製、更好適應外部環境,通過北斗、視頻和雷達等多重校正技術實現虛擬軌跡跟隨和智能輔助駕駛,無須進行大規模土建,成本易承擔、建設週期短、調度靈活,是兼顧了運能與成本的新型中運量公共交通工具。

劉濤說,別看它這麼長,但它的最小轉彎半徑是15米,也就是12米長公交車可以轉彎調頭的地方它就能走。智軌滿足在現有BRT高架、公交專用道上行駛的條件,同時相比有軌電車、單軌等其他中運量公共交通方式,智軌具備建設難度小速度快、立項審批簡易可行、帶動產業引進落地等優勢。

廈門大學城市規劃系博士生導師、副教授許旺土說,國內一般將地鐵、輕軌等載客運量大於2萬人次/時的交通工具列爲大運量交通制式,將地面常規公交等載客運量小於1萬人次/時的交通工具列爲小運量交通制式,而將單軌、有軌電車等其他交通工具列爲中運量交通制式。智軌電車作爲一種極具創新意義、性價比較高的新型中運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投資額小,成效快,適應力強,可以和BRT 實現共軌,提升BRT效能,而且是新能源,綠色環保,車型外觀可按要求定製,很適合廈門這座旅遊城市。

聲音

我市正加快推動構建高中低運量交通體系

市運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積極開展動態調試、探索引進智軌電車ART等新型中運量公共交通工具,是我市交通運輸部門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戰略的舉措之一。爲緩解交通擁堵,滿足羣衆不同層次出行需求,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正在加快推動構建高、中、低運量均衡發展和大、中、小多層次一體化的公共交通體系,目前除了正在抓緊研究引入智軌電車等中運量交通制式之外,也在加快部署用小車型走街串巷的微循環公交體系,以解決羣衆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而對於如何推進不同方式的公共交通之間友好銜接、方便換乘,交通部門也在牽頭開展軟硬件多方面的規劃建設,今年要力爭在軌道與公交融合發展、公共交通換乘優惠政策等方面有所突破。

背景

讓廈門智慧交通跑得更快更穩

無論是智軌電車還是微循環公交,都在朝着純電化、智慧化、面向5G的方向發展。隨着5G時代很快來臨,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正在加快對接調試5G智能輔助駕駛和智能調度系統,實現更安全更高效的運輸服務。

去年廈門市交通運輸局與中國信科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在廈建設“5G智能網聯示範應用”項目,率先改造部分BRT車輛、線路和車站,實現了全國領先的面向5G的智能車聯網初步應用。今年將繼續擴大5G智能網聯改造範圍和應用,BRT、智軌電車、微循環公交、城市物流配送等都將與5G車聯網應用進行對接試點,推動我市在5G智能網聯示範應用和5G產業落地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讓廈門的智慧交通運輸事業動得更快、跑得更穩。

廈門晚報記者 王紹亮實習生 蘇子鵬

通訊員 王玉琳 圖/劉東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