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已经分不清究竟是小说的文字先诞生,还是音乐的灵感先涌现?

从小就爱编故事。
每天从位于山脚下的小学校背著红色书包、爬著一级一级的石阶回到半山腰的家,约莫30分钟的路程,总是和儿时玩伴一同编织各式各样的旅人故事。
父亲是高级中学的史地老师,我的童年是在好几面墙的书册陪伴中度过的。
国中的时候我说想写文,父亲叹道:写文怕你将来养不活自己啊!
我想我听懂了,因为自己正是看著父亲文人的风骨长大的-不阿谀、不谄媚、不奉承、不受贿,还时常资助无力就学的孩子完成学业。我知道父亲心里一直愧疚没法给我们更优渥的生活,其实在书堆里长大的我,很幸福。
我从来没后悔自己选择了工科系,因为自己原本就是个感性过了头、近乎滥情的人,工科人特有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让我在面对这个世界时达到一种平衡,没有这些融合和磨练,不会有现在的我。只是就算和现实世界达成某种平衡,还是压抑不住内心想写文的渴望;生命中有太多的意外,如果明天我身不由己的突然消失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写一本呈现完整意念、属于自己的小说。

于是我知道,这件事情我非做不可。

除了编故事外,我还是个爱学鬼。
哥哥从小对绘画就极有天份,笔下的花草人物皆栩栩如生;我也跟著去学画,只是画出来的苹果像是只有半颗?
高中时哥哥开始学吉他、自弹自唱,于是等我上了高中,也有样学样的弹起吉他,刚开始还被宿舍里联考压力沉重的学姊嫌吵。
幸好我是个爱学鬼,才有机会和许多优秀的音乐人相遇,进而和音乐创作结下不解之缘。

<事过境迁>这首歌,就是我在写<立志作仙女>这部小说的同时所诞生的音乐作品。我描绘了它的肉身和曲线,而冠文赐与它丰富多层次的灵魂。取材的角度是故事中某位主角在情爱中纠结的心境,如文案中所节录的段落--

终究,时间证明了自己在文森心上的位置是可以被取代的。
易珐用手随意的拨了拨水面,浴池里的水已经有些凉了。她站起身,从架上抽出干净的毛巾擦干水珠后,穿上睡衣。
静悄悄地走回房里,从书架上取出了珍藏多年的电影盒;封面里分处黑夜白天的男女主角彼此遥望,正如同自己和文森这些年的牵系。然而浓烈的思念只不过是停伫在电影封面上的永恒,此刻正微笑讽刺著现实世界里爱情的残酷。
逐渐递减的书信往返、随著时间泛黄的照片……远距离的爱情在文森的心里如涟漪般的扩散、消失了踪迹。不属于她的面积越来越大,终于,她成了他心中最角落的、满布尘埃的位置。

(节录自 步璃2011最新小说作品 《立志作仙女》)

但这部小说其实并不是一本单纯探讨爱情的故事。
<立志作仙女>,所谓的仙女指的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或是挂了两条彩带在天上飞的神仙,它其实是每个人心目中(也许是曾经)所憧憬的,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样的人。
只是随著时间流逝、经历世事变迁,因现实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而耗损了心灵,曾有的梦想渐渐幻灭流失进而无影无踪。就像我从小就想写小说、也喜欢写歌,也许这个梦想曾经消失过,但是我最后还是拼了命的把它们追回来了--我就是想一手写小说、一手写好歌--而我知道失去这个梦想就算开心也只是种表层的喜悦。
不能否认梦想是会改变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可能会出现更想实现、必须完成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就奋力一搏吧!不要把遗憾留到老时回味。

但这部小说其实不像我废话一堆、搞得好像很严肃似的。
我最大的愿望也只有大家轻松看故事、轻松听歌,如果我的文字和音乐能够带来感动,就是最大的欣慰和鼓励了!

敬 霓虹木首支单曲<事过境迁>,干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