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省会为沈阳市,其南临渤海、黄河,东与朝鲜隔海相望,是我国唯一的即沿海又沿边的省(不含自治区)。辽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就为燕国地,此后历代大部分时间均处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

  现在,辽宁省辖包含副省级沈阳市、大连市在内的共十四座地级市,共有59个区、43个县(含16县级市、8自治县),这四十三县中有一县格外特殊,是辽宁唯一的单字县,历史悠久且曾为州,是两千多年古县。

  义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隶属于地级锦州市,是一座富有历史人文底蕴的古城。义县是辽宁开发较早区域之一,先古时期就有华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相传此地“溯其(义县)初为颛顼之旧墟”,义县战国设郡,西汉置县,辽时为州,自古为“辽西故道”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的第一枪就在此打响。

  义县曾为辽西地区的重要中心。义县地域古为孤竹国地,战国时属燕,后燕国于此置辽西郡,郡治阳乐就位于今义县境内,秦及两汉时期,阳乐均为辽西郡治。西汉初于今义县置交黎县,为辽西郡东部都尉所在,此为义县建制之始,建县时间超过两千年。东汉时改交黎为昌黎,东汉后期为安置内附的乌桓人而设辽东属国,以昌黎为国都。汉末,曹操曾北征乌桓并大败之,三国魏时改辽东属国为昌黎郡,仍以昌黎为郡治。

  南北朝时期区划、建制非常混乱,昌黎建制也多变,但总体呈现衰弱的趋势,到隋初昌黎郡、昌黎县等均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隋朝时期曾于义县短暂设辽西县及辽西郡,唐时为燕郡守捉城、镇安军,到辽(契丹)时义县再次进入辉煌时期。

  宜州设于辽初,到金时改称义州仅存在一百多年,但却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如义县现在的四大国保单位中奉国寺、广胜寺塔均建于此时,其中奉国寺是辽国皇家寺院,已经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有“天下第一宝殿,世间佛祖道场”的美誉。

  元朝时期,义州属辽阳行省大宁路,明时设义州卫,清朝建立后复设义州。民国初废州改县,义县之名第一次出现于历史舞台上。

  建国初,今辽宁省分为辽西、辽东两省及沈阳、旅大、鞍山、本溪、抚顺五个直辖市,义县直属于辽西省,1954年辽宁省成立后义县属之。1955年,锦州专区成立,义县为其辖地,此后先后属锦州专区、锦州地区、锦州市等。

  本文由沧海桑田史海沉钩原创,欢迎关注、点赞,带你一起长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