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蔡瑁先是多次在劉表面前詆譭劉備,並計劃利用宴會暗殺之,幸好劉備及時發覺馬躍檀溪逃脫。

  劉表死後,面對曹操的大舉進攻,蔡瑁逼迫劉琮投降,結果自己被封爲鎮南侯水軍大都督,“前主人”劉琮卻被曹操暗殺。

  壞人沒好報,更何況他是站在劉備的對面出現的人物呢。所以,蔡瑁的最後結局是,羅貫中安排曹操中了周瑜很傻很天真的反間計,將蔡瑁、張允二人斬首,一代“齷蹉小人”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但詳讀《後漢書》《三國志》,你會發現,真實的蔡瑁並非如此的“齷齪”和“簡單”!

  一、蔡瑁並沒有被曹操誤殺

  蔡瑁,字德珪,出身於東漢末年荊州名族。他的大姐嫁給了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也就是說諸葛亮要跟着自己的媳婦黃月英一起叫蔡瑁“舅舅”。

  蔡瑁的二姐是劉表的繼室,所以劉琦、劉琮也要叫他一聲“舅舅”。蔡瑁可以說是荊州大衆的“小舅子”。

  蔡瑁的姑姑嫁給了太尉張溫,而張溫是曹操的爺爺曹騰重點提拔的對象。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蔡瑁與曹操的交往,但極有可能通過張溫的關係,年輕的蔡瑁與曹操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所以蔡瑁投降曹操後,曹操親訪蔡瑁說:“德珪,故憶往昔共見梁孟星,孟星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的面目見卿耶!”

  曹操口中他們共同的好友梁孟星,是曹魏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樑鵠。他跟着蔡瑁一同投降曹操,被待爲上賓,授以軍假司馬。由此可見,三人始終保持着“偉大的友誼”。

  蔡瑁投降曹操後,先後擔任了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爲漢陽亭侯,最後善終。

  蔡瑁沒有被曹操誤殺,當然也就更不存在蔡中、蔡和向周瑜詐降並被殺掉祭旗的後續故事。

  二、蔡瑁的投降不能算“不義”行爲

  曹操進攻荊州前,早就將漢獻帝迎接到了許昌。曹操四處徵戰,也是打着漢獻帝的旗號,“挾天子以令不臣”。所以劉備、孫權即使與曹操打的死去活來,也還是表示接受漢獻帝的“任命”。

  所謂的蔡瑁“逼迫”劉琮投降,投降的對象也不是曹操,而是名義上的“天子”漢獻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本來就是天下的共主,蔡瑁的投降行爲可以算作是主動接受皇帝的“領導”,是“認祖歸宗”,是符合道義的行爲。

  劉琮投降後也沒有被曹操暗殺,而是被先後封爲青州刺史、諫議大夫,爵封列侯。這樣的結局,對身處亂世而又沒有大志向的人來說,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大家之所以認爲蔡瑁“不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沒有支持劉備與曹操死磕到底。但其實,劉備沒有調遣蔡瑁的權力,蔡瑁也沒有支持劉備的義務。

  劉備是兵敗之後投靠的劉表,蔡瑁是劉表手下的官員,劉備與蔡瑁的關係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同事關係。劉備的皇叔稱號只是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在講究實力的三國時代,這頂“高帽子”並沒有卵用。

  蔡瑁早期跟隨劉表統一荊州,作爲荊州的“元老勢力”,他明白單憑荊州現有實力與曹操集團進行PK,根本就沒有獲勝的可能。蔡瑁爲了更好的維護家族利益,只能選擇投降曹操這種穩妥的方法。

  當然,劉備也確實是一支不錯的潛力股,但是劉備這支“股票”在發展初期屢受重創,“散戶”購買這支潛力股的風險實在太大。換句話說,弱小勢力投降曹操纔是明智之舉。

  所以,蔡瑁說服幼主投降“藍籌股”曹操,實是明智之舉。

  三、蔡瑁的政治、軍事素養其實很高

  董卓入京時,上書派劉表擔任荊州刺史。由於當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屯於魯陽,蘇代爲長沙太守,貝羽爲華容縣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劉表只能一人一馬匿名獨身赴荊州上任。

  劉表到荊州後沒有自己的嫡系勢力,主要依靠荊州蔡瑁、蒯良等世家大族,先後擊走袁術,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坐擁數千裏疆域,帶甲兵十餘萬。

  期間,蔡瑁先後擔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諸郡太守。劉表獲得漢廷封賜爲鎮南將軍後,蔡瑁更被劉表任命爲“鎮南將軍軍師”,可見蔡瑁的政治、軍事素養確實不低。

  江東孫堅父子先後多次進攻劉表,也並沒有討到多大便宜,孫堅還直接中了劉表部將黃祖的埋伏而死。作爲軍師的蔡瑁,在對抗孫氏集團的進攻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故而,《三國演義》雖然對蔡瑁的人品進行了貶斥,但對於蔡瑁的領兵能力卻沒有貶低。於是羅貫中便安排羣英會蔣幹盜書,利用反間計殺死蔡瑁。

  “爾虞我詐是三國,說不清對與錯。”《三國演義》站在擁劉反曹的立場,對許多不支持、不配合劉備的歷史名人進行了無情的貶斥,蔡瑁作爲其中的一員也被後人誤解了多年。但隨着越來越多“讀書人”的出現,是時候還他們一個“清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