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時代劇《憤怒的菩薩》費時1個半月拍攝,主要場景包括:臺中霧峯林家花園、苗栗苑裡老街、基隆海關大樓、基隆砲臺、淡水滬尾砲臺等古蹟名勝。佈置陳設相當費工,連道具安排也很細膩,像是吳慷仁飾演的偵探陶展文 ,身上備有放大鏡、迷你打火機、小刀、捲菸等突顯角色的配件。而他頭戴的巴拿馬帽,二戰前日本就流行,具有代表性。

另外,劇中加入作者真實人生的連結,例如:日本戰敗後布袋戲解禁,劇中搭臺演出《三國演義》布袋戲,是因陳舜臣曾出版過《祕本三國志》小說,又喜歡看布袋戲; 巫建和飾演的赴日留學生楊輝銘回臺找記者工作被拒,這也是陳舜臣早年想從事的職業,讓觀眾看戲之餘,能如同找彩蛋般發覺隱藏的意涵。

檢視相片
劇組於霧峯林家花園取景,劇中搭臺演出《三國演義》布袋戲。(公視提供)

接著陳思宇與公視聯合行銷,由內容力團隊推出《憤怒的菩薩》相關系列文章,在各平臺發表引起討論;公視「全媒體專案中心」則運用互動解謎遊戲方式設計該劇官網,結合WebVR技術,讓觀眾可以360度體驗戲中場景。另外,也與「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合作將《憤怒的菩薩》改編成實境手遊「水鬼的寶藏」,將於今年9月在App Store上架。

「對欽佩作家最大的致意,就是用各種形式活化,讓作品繼續活下去。」陳思宇透露,吳慷仁飾演的陶展文,本是陳舜臣小說《枯草之根》裡的人物,為了戲劇張力,才把陶展文寫進《憤怒的菩薩》劇中。若此嘗試成功,未來不排除讓陶展文、楊輝銘變成如福爾摩斯與華生的偵探組合,發展新故事。


更多鏡週刊報導
吳慷仁為這原因不敢接演 幸好用Line神救援
當年很少見!《憤怒的菩薩》用這種方式書寫臺灣
直木賞作家小說改編 《憤怒的菩薩》解碼大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