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國《世界報》網站傍晚的消息,當地時間3月29日晚上,法國新浪潮祖母級人物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逝世,享年90歲。

她的家人在一份聲明中說:導演兼藝術家阿涅斯·瓦爾達週四晚上在家中因癌症去世,她的家人和親人一起伴她最後的時光。

這位小個兒、貢獻電影終生的老太太,頂着一個撞色磨菇頭,曾在兩年前89歲的高齡,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並據此創作了一部治癒無數人的紀錄片。今天她逝世的消息,讓人不由想起那部帶人們一路去發現藝術、感受平凡之美,同時極具生命感的片子。

這場衝動的旅行源於她和33歲的街頭藝術家JR一拍即合的想法。

兩位年齡相差56歲的有趣而傑出的靈魂,一男一女,一老一少,聯手發起了一個“出走”實驗:駕着JR的一輛僞裝成照相機的小卡車。這輛車同時扮演着攝影室與製作超大型貼畫的沖印室功能。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的人物,工人、農民、咖啡館侍應生、牧羊人、郵差等等,然後在房子和工廠的牆上塗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畫。

據說這一老一少第一次見面時,老太太就想給JR拍照,但JR拒絕摘掉墨鏡。出生在1983年的JR年少成名,十幾歲開始街頭塗鴉,篤信“街道是最大的美術館”,以將巨幅人物肖像張貼於建築外牆聞名,被法國《美術》雜誌主編稱爲“21世紀的佈列鬆”。

這是JR創造的“全民藝術”。他將藝術帶去了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區域——巴黎的貧民窟,中東的隔離牆,非洲的斷橋,巴西的棚戶區。生活在那裏的人們往往會認爲包括藝術在內的許多事物沒有存在的必要。但JR通過張貼巨幅照片,讓中年婦女變成了模特,讓喜歡塗鴉的孩子變成了街頭藝術家。展出之後,這些照片又被運往倫敦,紐約,柏林和阿姆斯特丹帶給其他地區人們與衆不同的體驗。JR始終保持匿名並從不解釋他的作品,爲的只是將空間留給過路人與畫像主體的相遇。我們來看下永遠戴着紳士帽和墨鏡的JR和幾件他的作品:

顯然,這場旅行是JR“全民藝術”和瓦爾達88歲生命體驗的結合,也是JR的作品語言和瓦爾達視覺語言的結合。這部紀錄片本身,就是天才想法驅動下的一件偉大作品。

瓦爾達和JR都有着隨心所欲的自由創作風格。在出發前,他們並沒有什麼具體的行程計劃,打算走到哪,拍到哪,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拍普通人。瓦爾達說,她要拍的就是“混亂世界裏帶給人平和感覺的東西,而村莊裏的人們默默但湧動着的生活裏,就有這種關切。”

2

2017年,這一老一少出發了。

這部紀錄片實際上拍攝了18個月,每個月裏有三五天,JR捎上瓦爾達,開着被他改造成Photomaton(自動攝影機)的小卡車上路。Photomaton很有法國特色,許多影迷一眼看出這就是《天使艾美麗》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和道具,直到今天,部分法國人還是會習慣鑽進地鐵站的photomaton裏拍證件照。而在JR的小卡車車廂裏,鑽進去拍完照片,五分鐘就可以打印出巨幅照片來。JR和瓦爾達將去往法國田野和鄉村,尋找人物和建築,再用JR的方式將二者貼合。

用老太太的話說,“只要是去往村莊,去往簡單的風景,去尋找臉龐,我總是準備好出發的”。

表面上,JR在這部紀錄片裏佔據更重要的位置。例如,攝影小卡車是他一貫使用的武器;拍攝之外,在牆體搭建腳手架、攀爬、粘貼這些活兒都由JR和他的團隊完成,甚至內容也同這位藝術家過去幾個重要作品異曲同工:選擇好一面合適的牆,再思索能往上粘貼些什麼。

片子裏每一幀畫面、每一個村莊、每一張臉龐都是JR和阿涅斯充滿小心機的“隨機挑選",真正意料之外的神來之筆則是怪咖戈達爾的“惡作劇”。

法語片名“Visages, Villages”,中文譯名“臉龐,村莊”,英文翻譯是“Faces, Places”。文字遊戲都有在押韻,英文譯名翻的不夠妥帖差點意思,因爲阿涅斯和JR想要探尋的地方是村莊以及居住在村莊的人們。

他和她,穿過村莊,拍下臉龐。這個小貨車像一個巨大的拍立得相機,人們從車廂裏拍完照片,照片就可以直接在車身衝印出來。

他們第一次停下來,爲鎮民拍攝了喫法棍麪包的照片,然後將所有照片排成一列掛在路邊。

一張普通的喫麪包照片,在瓦爾達奶奶的手裏卻變成了藝術品,瞬間成爲一道亮眼的風景。

隨後他們又前往之前的礦工小鎮,曾經的熱鬧喧囂,記憶裏的黑色礦石堆,蓋滿磚房的街道,現如今很多房子都已經廢棄了,只剩下最後一名居民在這裏生活。

瓦爾達奶奶將曾經在這裏工作過的礦工的照片放大了貼在牆上,那些默默無聞,多年在井下艱辛勞動的人,因爲巨型照片受到了矚目,帶給他們撲面而來的回憶和滿滿的感動。

而這裏唯一的住戶,一位老太太,她一個人住在一棟大房子裏面,曾經的鄰居搬走了,兒女也離開了,只有她,守着家裏的記憶不肯走。

在她看來這裏承載着所有的回憶,不單單是一座房子,她甚至覺得自己無法在外邊生活,她所有的回憶都在這個地方。

她割捨不下,遲遲不肯搬走。瓦爾達奶奶便將這位老人的巨型照片貼在牆上,她第一次見到貼了自己照片的房子時,忍不住哽咽,心頭湧起各種複雜的感情,曾經的回憶歷歷在目,半生的滄桑讓她激動得說不出話。

一個日日在農田裏耕種的農民,在農忙時節要一個人耕種800公頃的土地,原來還有三四個工人幫他,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耕種取代了人工,享受科技改變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卻又不得不感嘆獨自工作漸漸與社會脫節,但是他從來不會覺得孤獨,和辛苦。

他知道妻兒在家等他,他知道有人爲他留燈守護,每每想到就會覺得心頭很暖,很甜蜜。瓦爾達奶奶把他的照片貼在穀倉上,他驕傲地說:“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我是這穀倉的主人了,我成了鎮裏的明星。”

瓦爾達奶奶他們到了南方,聽到一個流傳非常久遠的浪漫愛情故事,一個男子在舞會上遇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向姑娘的父母提親,但是姑娘父母不同意,然後他們爲了愛私奔,相守終身。

子孫講起曾祖父母的這段往事滿眼的浪漫和嚮往。瓦爾達奶奶將這對戀人的照片印在了牆上。

後輩看到曾祖父母的照片印在牆上,覺得是一種巨大的幸福,就像是愛的傳承。

咖啡店裏一個漂亮的服務員,瓦爾達奶奶給她拍了一張照片掛在她工作的咖啡館旁邊,她穿着花裙子,打着小陽傘,面帶微笑目視遠方,滿臉的虔誠和溫柔。

當瓦爾達奶奶把她的照片掛在牆上之後,人們被這照片所驚豔,很多人都來與之合影拍照。

她的兒女也分外興奮,因爲媽媽成爲了鎮上的明星,曾經默默無聞,卻不知自己也可以如此美好。

瓦爾達奶奶來到一個化工廠,爲工廠的人拍照片,爲他們留下獨一無二的集體照。

每張笑容燦爛的臉龐後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樣充滿創意的照片讓每個人都感覺到奇妙,而藝術存在也就是爲了讓人們感覺到神奇。

奶奶還去水產店給海鮮拍照,在水塔上貼滿各種魚的巨型照片,遠遠望去是一道非常獨特又可愛的風景。

瓦爾達奶奶隨後繼續出發,來到了快靠近南部海岸線的地方,遇到了一個廢棄的村子,滿滿的荒涼和敗落,沒有生氣沒有活力,她邀請附近的居民來開party,拍照,剪下自己的照片貼在廢棄的房屋牆上。

每個頭像都緊緊地挨在一起,很親密很有愛,頓時那些微笑,那些注視,讓這個毫無生氣的村子變得熱鬧溫暖。

瓦爾達奶奶還爲村子的郵遞員拍照,郵遞員是連接村與外界聯繫的人,他的辛勞和付出值得我們讚美。

路上他們碰到一個流浪漢,流浪漢的藝名是波尼,拿着最低生活保障金,只要一日三餐解決了,他就沒什麼可擔心了,他可以安心搞他的藝術。

波尼帶着瓦爾達奶奶和 JR 去他的地盤參觀,一個他非常喜歡的露天客廳,一個用 1300 個瓶蓋做成的錶盤,一個丁零當啷的風鈴,這個房子充滿了創意和想象,非常精緻。

波尼是一個追求自由,追求美的藝術家,他始終在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瓦爾達奶奶他們又來到碼頭,見到了三個碼頭工的妻子, 瓦爾達奶奶把她們的照片貼在了集裝箱上。

巨大的照片像圖騰一般讓人注視欣賞。

她們坐在巨幅照片自己胸口的位置,那是心臟的位置,也是最接近自己的地方,那種笑容非常具有感染力。

牧羊人有個普遍的煩惱,就是長了犄角的羊經常打架,從而造成經濟損失,所以通常牧羊人都會在羊很小的時候,就割掉羊的犄角,來減少羊羣間的打架。

只有這個牧羊女,保留了羊的犄角,她選擇尊重羊的天性,就算羊打架造成利益損失也沒關係。

瓦爾達奶奶爲了讚美她,把她的帶角羊印在了牆上。

一路走來,看過了很多風景,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農民、礦工、服務員、流浪漢、 牧羊人,這些都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人,甚至是社會邊緣人物。

他們一生默默無聞,但是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通過勞動創造價值,也是值得我們記錄和關注。

他們或許毫無美感,但是當照片被放大,他們就不再變得普通,每一個都是獨立的 具有藝術性的個體。

紀錄片的最後,是瓦爾達和JR送給彼此的禮物...

瓦爾達帶着JR去拜訪多年的朋友戈達爾,孤獨的戈達爾沒有見他們,而是在家門前給瓦爾達留了兩句話...

這兩句話讓瓦爾達想起失去的摯愛和過往的回憶,她幾度哽咽...喫癟的老奶奶說,我喜歡他,但他真是個老混蛋!

爲了安慰她,JR摘下了一直不肯摘的墨鏡。瓦爾達說:雖然我看不清楚,但我看見你了...

JR送給了瓦爾達的禮物是把她的眼睛和雙腳印到火車上,讓它們代替瓦爾達去往她無法抵達的地方...

《臉龐,村莊》讓我們體會到令人歎爲觀止的藝術,簡單又動人;讓我們看到瓦爾達對那些“沒有權力的普通人”的關注。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觸動人心,因爲那些普通人就是我們的縮影,我們大多數人或許一輩子都籍籍無名,但我們的人生也曾珍藏着很多的感動,守護着很多難以忘懷的記憶。

“你害怕死亡嗎?”

“不,我經常思考死亡,有時候我希望它快點來臨。”

“爲什麼?”

“因爲這樣一切都結束了。”

在瓦爾達看來,所剩時間不多了,每一天都是額外的禮物,所以她盡情地享受生命。這一年她89歲。生命還有最後一年。

1996年,她68歲時,這位萌奶奶從一幅16世紀男子肖像畫中獲取了髮型的靈感,一半白色,一半紅棕,這個撞色搭配這幾年流行於時髦女士揹包。瓦爾達把它用於自己的頭髮顏色。一直到生命終點。

輪值主編 / 小薦

排版編輯 / whalnn

未經授權轉載圖文者必究

如有轉載需求請聯繫後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