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欣然)4月4日上午,天津醫科大學生命意義展室內,一場特別的交流活動正在進行。學校將20餘位遺體捐獻者的親屬請到學校,與學生共話思念,探討“生命的意義”。

  活動中,學生們向遺體捐獻者的親人們表達了深深的敬意,並朗誦了原創詩作《致敬無語良師》:與其靜靜等待生命的流逝/不如換一種方式讓生命延續/不如化作春泥,呵護絢爛的生命/不如化作微光,點亮生命的奇蹟/不如化作薪柴,燃盡最後的餘光……

  家屬王萍阿姨動情地說:“我的親人作出這個勇敢的決定,成爲學生學醫的教材,希望同學們好好珍惜,將來都能成爲德才兼備的優秀醫生,解除病人的痛苦。”

  據瞭解,天津醫科大學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面向社會接收無償捐獻遺體用於醫學教學使用,至今累計接收797例。而始建於2002年的天津醫科大學生命意義展室,是全國第一個以“感悟生命歷程,探索生命意義和生命價值”爲主題的展室。展室內陳列着天津醫科大學創始人、著名醫學教育家、內分泌學專家朱憲彝教授所捐獻遺體的部分臟器標本,還有200多位遺體捐獻者的遺囑原件。

  天津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侯潔說,醫學類院校培養出的不僅是技術精湛的專家,更應該是有人情味兒的醫生。重視生命教育,就是希望培養出德高醫粹的未來醫生,在履行救死扶傷職責的同時,給病人帶去人文關懷,帶去來自生命的溫暖。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06日第2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