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注:“幣安做幣安鏈不是爲了取代其它公鏈,進而壟斷整個行業。我會覺得未來的公鏈、代幣或者token都會有千千萬萬家,就跟現在的網站一樣。但是,在各個細分品類裏面能夠做的特別突出的可能只有那麼一兩家或者是不超過三家。”文章來源:獵雲財經(ID:lieyuncj),整理:一念。

  2019年3月22日週五上午11點,獵雲財經在線對話欄目獵問對話第8期在獵雲財經社羣進行。獵雲財經主編、聯合創始人吳德銓對話幣安聯合創始人兼CMO何一,探討交易所發力公鏈是否可能壟斷行業生態的話題。

  對話時間:2019年3月22日11:00

  主社羣:獵雲財經獵問創始研討羣

  對話嘉賓:

  何一:幣安聯合創始人兼CMO

  吳德銓:獵雲財經主編、聯合創始人

  以下根據獵問對話實錄整理:

  吳德銓:大家好!歡迎來到獵問·創世相對論第8期,這是獵雲財經的深度對話欄目,聚焦於影響區塊鏈和數字資產行業發展的熱點事件、現象和命題。

  春節前後啓動的這一波加密貨幣小牛市,三大華人團隊交易所的平臺幣領漲,算是漫漫熊途難得一抹亮色。幣安平臺幣BNB最爲搶眼,去年12月初趙長鵬透露幣安公鏈測試網上線時間後,BNB即先於BTC和HT、OKB見底反彈,至今取得最高約3倍的漲幅,大幅超越另兩大平臺幣。

  加密世界除比特幣和少數加密貨幣有一定應用場景,大多數並沒有真正落地,而交易成爲了加密幣最大的需求,因此,交易所是整個行業最關鍵的場景,獲取了行業最大的價值部分。即使在熊市,頭部交易所至少也年收入幾億美元。

  但是,頭部交易所們的野心,或者說進取心,遠不止於此。除了幣安率先佈局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外,公鏈是他們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之一。

  OKex的公鏈OKChain,預計2020年上線主網。火幣鏈Huobi Chain白皮書把主網上線時間初步定在2019年第四季度。幣安公鏈Binance Chain測試網已經上線。平臺幣成爲交易所標配並被賦予投融資、交易應用場景後,交易所公鏈的上線,將讓平臺幣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公鏈幣將大大擴展平臺幣的價值場景。

  頭部交易所如幣安,攜巨大馬太效應聚集的行業和用戶資源,發力公鏈、去中心化交易所,矢志於區塊鏈行業基礎設施,讓人看到一股逼人的情勢:頭部交易所於熊市中逆勢而上,正在把馬太效應加速最大化,越來越趨向於主導甚至可能逐步壟斷整個區塊鏈行業的重大生態場景。

  交易所是不是這樣的目標?加密貨幣行業會不會更加中心化?如何讓行業生態的治理更加均衡、健康?

  獵雲財經本期獵問對話榮幸邀請到幣安聯合創始人兼CMO何一,就交易所公鏈和生態相關問題進行研討。何一,江湖暱稱一姐,2012年加入旅遊衛視,擔任《美麗目的地》、《有多遠走多遠》、《世界多美麗》等節目主持人。2014年任OKCoin聯合創始人,一手打造OKCoin。同年成爲知名職場欄目《非你莫屬》嘉賓,作爲80後女性創業代表,普及比特幣。2015年加入一下科技出任副總裁,負責一下科技及旗下產品市場。2016年一手打造中國最大的直播平臺。何一加入後,一下科技連續完成2輪融資,市值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旗下含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款知名移動互聯網產品。

  歡迎一姐何一!下面開始獵問·創世相對論的九連發對話。

  01、挑戰ETH、EOS不是全部

  吳德銓:獵問第一發。年初,您的齒輪般默契的搭檔、幣安CEO趙長鵬在獵雲財經“區塊鏈先鋒50人的一封信”中寫道:在區塊鏈行業的混沌期,幣安一直在實現自己的使命和願景,我們相信未來的世界價值應該更自由地流動,更大程度地降低價值的摩擦,進而帶來一個更好的世界,就像互聯網爲我們帶來信息的自由流動。

  很快,幣安就推進測試可以讓平臺幣BNB更自由流動和擴展的幣安鏈,以及基於鏈上的幣安DEX(去中心化交易所)。與此同時,1月底開始幣安Launchpad區塊鏈資產發行平臺接連安排發售BitTorrent、Fetch.AI和Celer Network等項目,引起幣圈震動。可以說幣安一頓操作猛如虎,在頭部交易所中佔得先機,尤其是幣安鏈的推出以及BNB由平臺幣延伸爲公鏈幣,直接對標以太坊、EOS。

  請問,幣安如何安排擴展或轉型的戰略佈局?熊市可能對資產發行、交易項目的表現會有很大壓制,甚至上幣的市場波動過大會有爭議,這些因素在佈局時機的考慮裏面是否重要?

  何一:主持人對我的介紹非常詳細,但是正如我在很多場合說過的一樣,可能對我來說,我最喜歡的身份還是幣安首席客服這個位置,幣安本身也是我整個職業生涯當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所以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我是幣安的聯合創始人何一。

  我們的願景是成爲區塊鏈行業的基礎設施建造者。所以幣安自己在爲行業建造基礎設施,投資其它建造基礎架構的項目。這裏的基礎設施不僅是指交易平臺、錢包、更快的區塊鏈、去中心化程度更高的交易平臺等,也包括其他促進行業發展的項目。

  總結來說,任何能幫助行業走下去的項目,我們都試着支持。幣安不僅僅是要打造全球最頂尖的交易平臺,更是想充分探索區塊鏈技術,建設一個完整的區塊鏈生態,而這也反映在幣安的業務板塊分佈上。

  幣安的業務其實大家可以理解爲有六大板塊。第一板塊是我們立身的交易部分,這個部分包括例如說幣幣交易、法幣交易等。第二個板塊,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Labs。Labs又分基金的投資、直投以及孵化的部分,孵化部分我們在2018年完成了第一期,然後第二期的孵化剛剛結束報名 。第三個板塊是慈善部分。最近我們剛剛在烏幹達推出了兒童午餐計劃。慈善這件事情,本質來講不是說我們就是想自己賺點錢去做慈善,而是希望通過區塊鏈把慈善透明化這個理念在全世界普及開來。第四個板塊是幣安鏈、幣安DEX等 。第五個板塊包括我們的有媒體屬性的板塊Binance Info和教育板塊幣安學院。最後一個板塊主要是我們的應用層面,包括我們全資收購的公司Trust Wallet,還包括比如說TravelbyBit等,這個部分其實是讓大家用比特幣去進行旅遊消費的一些嘗試。

  總結來說,幣安也在從整個區塊鏈行業各個維度去構建我們的生態體系。

  最近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比較多的是我們業務的第四板塊幣安鏈和幣安DEX。因爲我們的公鏈本身還是更多的專注於金融和交易方向,所以更多的是項目的募資、發行,以及後面的listing、DEX這幾個維度。所以,大家最近可能會看到一些言論,說我們在挑戰ETH和EOS的地位,我覺得不是全部,但是可能有一部分的信息和功能是重疊的。

  接下來聊一聊熊市佈局這個問題。我覺得任何一個市場的崛起和階段性回調都有非常多的原因。當我們說上一輪牛市的時候,大家可能會覺得是因爲BTC減半,但是大家可能忘了當BTC面臨第一次分叉的時候,價格也跌的厲害。所以我覺得更多還是因爲越來越多的人蔘與這個行業,建立更大維度的共識,有更多的人願意相信比特幣,相信加密貨幣的力量,這是一個循環上升的過程。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說法,就是把這個區塊鏈行業現在的發展和互聯網早期的發展去做對比,然後其實你會發現,當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就是很多繁花似錦特別熱鬧的這些公司倒閉的時候,互聯網公司股價暴跌的時候,反而是很多現在偉大的互聯網公司誕生的時候。所以,從另外一個維度來講,我是覺得每一個行業裏面熱錢退去的時候,反而那些認認真真想要做事情的項目會浮現出來,因爲他們真正的價值會被沉澱下來,而不是說在追着這個浪跑。

  我們都知道一種豬:風口上的豬。當風口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追,這個時候其實很多項目最後都會關掉或者死掉。但風口過去了還能夠在這個行業堅守的,我覺得纔是真正能夠做大和做強的人。

  所以,短暫的熊市、市場的波動並不會影響幣安的戰略佈局。或者說恰恰可能因爲是冬天或者是熊市,我們才需要去做更多的事情,幫助市場迎來更多的信心。如果所有人都說既然不賺錢,那我就什麼都不要做了,我覺得這樣行業可能就真的是沒有辦法往前走的。我只能夠說,把每一件事情先做好。因爲你把事情做好了,結果會慢慢呈現出來的。也希望更多的公司和組織可以和幣安一起,共同努力,帶領市場走出熊市。

  其實,不管幣安鏈還是幣安DEX,在2018年3月的時候,就已經在我們計劃中比較靠前的位置了。現在只是剛好做出來的時候是熊市。另外一個維度,當前熊市對於我們來講,其實不算是熊市,因爲總體來講,用戶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少。這個熊市的參與者和用戶比起2014年已經是幾何倍增長,現在的價格其實還是比那個時候最高點大概8000人民幣要高很多的。

  我這樣說,不知道是不是能給大家帶來更多信心,我個人是非常看好行業的未來發展的。即使遇到短暫陰霾,也不能動搖我長期置身其中的信念。從長遠角度來說,我對於推動區塊鏈行業往自由價值傳遞方向邁進的項目都充滿信心。

  我們的區塊鏈資產發行平臺Launchpad致力於幫助優質初創公司獲得更好的融資渠道,讓項目可以集中精力進行區塊鏈項目開發和落地。幣安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鼓勵把治理權交給社區,將BNB引入幣安鏈成爲公鏈幣,增加價格流通等等。幣安生態的每一個項目都是站在行業的高度進行佈局,我相信不管這些項目短期內帶給用戶的收益如何,長期來看都是區塊鏈生態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項目一時的價格只是短期表現,因爲目前的項目都是低於市場價格上線,所以市場無論漲幅還是跌幅都是過度表現,也就是投資裏很常見的“戴維斯雙殺”。對幣安來講,恰恰因爲行業回調期,才需要扶持行業,激活行業,幫助那些有機會走出來的項目融資、融資源、融用戶,最終還是這些項目的發展決定最後的價值。大部分時候市場的評價很難客觀公正,時間會看見。

  吳德銓:感謝一姐和幣安團隊支持!一姐參與訪談對話節目一般是以語音回答形式,這次獵問對話應該是第一次做了文字準備。

  02、行業競爭並非你死我活

  吳德銓:獵問第二發。如果不考慮智能合約功能,從性能描述看,幣安鏈的數千以上tps、1秒出塊速度似乎完勝以太坊、EOS?公鏈項目近來風起雲湧,幣安鏈是怎麼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實現這些性能的?技術上有什麼討巧之處?有些創業項目、互聯網巨頭項目團隊也聲稱能實現甚至更高的性能指標,如幾十萬tps,幣安開發團隊認爲靠譜麼?

  何一:我們走到今天沒有什麼討巧的辦法,從來都是一步一步沿着既定的方向,基於自己擅長的點不斷挖掘自身和行業的潛力。如果DEX能夠取得突破,未來基於幣安鏈發佈各種新的資產, 還可以進行資產的後續交易,這對整個行業往去中心化方向發展,往價值的自由流通發展,都是關鍵的一環。

  以我的立場,沒有辦法去評價其它區塊鏈團隊所聲稱的幾十萬的TPS。我想說的是,如果他們在技術上真的達到了這種高度,對於整個區塊鏈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幣安從來都是號召和其它區塊鏈公司一起努力,推動行業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幣安的最終目的就是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的進步,像互聯網促進信息的自由流通一樣,真正推動價值的自由流通。

  另外,幣安的公鏈在開發過程中確實參考和借鑑了一些行業經驗,對參考過的項目我們在Dex公開了項目名單;行業其實並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只有百花齊放纔有春天。

  03、幣安不止於對標某個公鏈

  吳德銓:獵問第三發。幣安鏈是怎麼定位的?趙長鵬提到智能合約功能執行復雜,缺乏商業價值,幣安鏈目前側重於承載交易屬性,比較簡單高效,是否目前主要考慮的就是負載幣安DEX?還是說,第一步BNB先在交易介質層面PK以太幣,之後是否有進一步計劃?趙長鵬最近在推特進行的AMA活動中表示,目前大約8個項目確認從ERC-20遷移到幣安鏈。這些項目大體是什麼特徵,對智能合約沒有需求麼?幣安鏈還能接受什麼樣的項目遷移?

  何一:目前來說, 幣安鏈更關注基於投資上下游的環節,這本身也是幣安已經在做,且希望做到極致的事,我們更看重的是用戶體驗。交易延遲要低,吞吐量要大,交易深度要夠,這是幣安DEX首要考慮的問題 。

  幣安鏈最大的亮點在於高速的交易性能。幣安鏈本身的性能來說,它非常快,一秒出塊並且確認,速度比 Visa、MasterCard 都要快,未來有可能會帶動支付場景。我們從一開始就對標中心化交易平臺的處理速度進行產品的開發。以太坊約需要20秒、比特幣平均需要10分鐘來獲取網絡確認,並可能發生回滾,這種情況在幣安鏈上不會發生。大部分DEX的撮合速度遠低中心化平臺,但在幣安鏈上幾乎可以即時完成交易。在幣安鏈核心技術支持下,幣安DEX能夠處理Binance.com當前處理的交易量。

  關於智能合約,目前幣安鏈不支持智能合約功能 ,是爲了保證性能優先,同時目前市場上有非常多的智能合約,就像建築了條條沒有車輛的高速公路。對幣安來講,目前對智能合約的部分,還在研究過程中,在未來不排除幣安鏈會開啓智能合約的可能性。

  關於BNB,BNB的第一步確實是平臺幣,作爲有着千萬級用戶的“應用”,受到用戶支持。第二步是我們對於BNB的應用場景持續的拓展,全球已經有無數商家和應用支持BNB支付,從買車買房到旅遊、遊戲,甚至是餐廳。現在是BNB的第三步,從單純的平臺幣升緯爲公鏈幣,承載更多的價值。我相信隨着幣安鏈的成熟,BNB的價值從廣度和深度都會得到進一步的延伸。我們只發行了一個代幣,在未來,BNB會滲透到幣安生態的每一個環節,對幣安的戰略規劃來講,並不會止於對標某一個公鏈,我們有自己的節奏。

  關於什麼項目可以在幣安鏈發幣,有點像問什麼項目可以在以太坊發幣。但目前已經決定遷移到幣安鏈的八個項目只是第一步,其實有很多好的項目沒有發幣都在諮詢幣安鏈的,具體情況我們後期會公佈。幣安提到這八個項目是因爲他們的遷徙是一個良性的示範效應,他們選擇幣安鏈,也是因爲幣安鏈在速度、安全、性能、渠道等各個方面的優勢。

  剛纔我也有提到,幣安鏈基於投融資、發幣、二級市場交易,所以所有項目方可以直接在鏈上發token,發佈後可以直接進入DEX交易。我們歡迎更多的項目在幣安的公鏈上發行,也希望有更多的幣種可以更自由地在DEX上面Listing,然後大家可以更自由地去交易,當然也需要在Dex交易的用戶自行甄別判斷項目,在Dex你可能遇到珍珠,也可能遇到石子,沒有研究團隊負責審覈,更多的自由也需要大家更多判斷力。

  我們也鼓勵其它ERC-20項目或ERC-20代幣遷移到幣安鏈。這樣做有幾個優勢:第一,幣安鏈是一個速度更快的鏈,它會減少堵塞,發送和接收代幣會更便宜。我們鼓勵大家轉向幣安鏈。我們也邀請更多項目加入。還有許多其它項目尚未在幣安平臺上交易,我們會讓他們考慮轉向幣安鏈。此外,如果你在幣安鏈上發行代幣,你將得到Launchpad和幣安網在上幣審覈中的優先考慮。

  如果你使用幣安DEX或者幣安鏈發行代幣,我們更容易將你的代幣添加到我們的錢包,因爲那時基本上沒有額外的開發工作要做。你直接就做好了準備。

  如果你僅僅經營一個ERC-20代幣,那麼就不會將智能合約用於任何其它東西,也就不存在什麼智能合約的制約,那麼遷到幣安鏈就完全是明智之舉。我們將減少發行代幣的費用,甚至可以減少初始代幣的上幣費用。

  一旦你轉到幣安鏈上,你將成爲幣安的合作伙伴,將更多被幣安關注到,也更容易獲得listing的可能,我們將幫助你鏈接幣安千萬用戶,這是一個龐大的羣體,也非常活躍。

  04、複合共識算法爲防止分叉

  吳德銓:獵問第四發。幣安鏈採用Dpos加pBFT的共識算法。有觀點認爲,在黑客未控制任何記帳節點的前提下,單是網絡延遲就會導致邊界條件下發生嚴重問題。只要惡意節點不超三分之一就不會分叉、不會有任何問題的說法偏樂觀了。目前除了比特幣POW共識機制能較好解決"拜占庭容錯“和“兩軍問題”外,其他共識算法都會存在邊界條件導致的網絡多分叉。是否認同這一觀點?如何確保幣安鏈共識的可靠穩定?

  何一:正如主持人介紹的那樣,幣安鏈採用的是DPoS與pBFT相結合的共識算法。大家都知道, 委託權益證明DPoS最先由比特股引入,是由被社區選舉的可信帳戶來創建區塊。爲了成爲正式受託人,用戶要去社區拉票,獲得足夠多用戶的信任。用戶根據自己持有的加密貨幣數量佔總量的百分比來投票。

  類似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公投,但某程度上比公投的靈活性更大,並不是一次公投就決定一切。一旦出現問題,仍然有改變的機會。我們採用的pBFT是基於Tendermint的一種改版。在這個機制中,一個節點代表一票, 旨在讓系統中大部分的誠實節點來覆蓋惡意節點或無效節點的行爲。

  幣安鏈採用兩種共識算法相結合的機制,目的就是構建一個更安全且公平的環境,防止出現分叉等。比特幣的PoW機制當然是一個比較好的防止多分叉的機制,但是它並不適應於所有應用場景。正是因爲PoW無法支持很多應用場景,優秀的區塊鏈團隊和公司才需要不斷嘗試,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另外,我覺得公鏈還在一個非常非常早期的狀態,那當然整個區塊鏈行業也非常早期。如何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做到絕對的去中心化,還需要整個行業一起努力。

  05、幣安鏈也有聯盟操縱風險

  吳德銓:獵問第五發。作爲公鏈,治理機制是很核心的。幣安鏈測試節點是11個,後續會增加到多大規模?EOS的21個節點曾被認爲是經過科學計算的合適規模,仍被詬病過於中心化。幣安DEX上幣由見證者節點批准,將以什麼標準來分散設置節點?後期幣安鏈和去中心化交易所都面臨向社區治理轉型,怎樣保證規則合理執行,而不過於受制於可能的聯盟控制,是否已經分別考慮好了約束機制?

  何一:針對測試網,我們首次選擇11個測試節點,後續會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節點可以多,但我們網絡中的驗證節點會比較少,主要是出於性能的考慮,我們需要保證大規模的處理效率。所以,我們不會像比特幣網絡那樣設置數千個節點那麼多。可能會更接近NEO或者Ripple的節點數量。數量會比較少,但每個節點都相當大。

  至於主網上有多少個節點,誰將運行它們,我們不知道。我們還沒有真正決定這些問題。當我們真正準備啓動主網時,我們公佈細則。而等時機成熟之後,我們會盡快上線主網。就主網當前的技術模型來講,它允許任意數量的節點和多人運行。

  未來,我們希望把幣安鏈變成一個更加社區化的產品。這意味着,後續它有了更多的社區屬性,更多分佈式屬性,有利於長遠的持續發展。我們最初的節點選舉由幣安來完成,之後就是由節點投票選擇,升級爲社區自治管理的模式。

  任何區塊鏈的鏈上治理都會面臨社區治理的挑戰,幣安鏈也存在聯盟操縱、控制節點的風險,這一風險無法排除,所以,我們在選擇節點的時候會盡量選擇各派系的節點,會讓見證者勢力分散化。還有,如果任何驗證人表現不當,其他驗證人可以把他們踢出去。有一個最低限度可以實現這一點。

  然後,我們也會不斷摸索出一套科學的激勵機制,增加節點的作弊成本,降低節點的不誠信收益,甚至讓節點的不誠信行爲得不償失。

  06、DEX是幣安自我顛覆

  吳德銓:獵問第六發。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幣安基礎設施提供者戰略的最關鍵一步。不過您和趙長鵬的觀點略有不同嗎?您認爲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不是誰幹掉誰,只是給用戶提供更多選擇。但是去年7月,趙長鵬預測未來5至10年,去中心化交易所會幹掉中心化交易所,幣安做公鏈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出去中心化交易所。

  所以,也可以說DEX是幣安轉型的開始?兩個交易所如何共享交易深度和流動性?幣安交易所現有用戶如有需求,交易對如何轉移到DEX交易呢?轉移到DEX後如果私鑰丟失,抵押在中心化交易所的加密資產是否還能歸還?

  何一:中心化交易所和DEX是提供給用戶的不同選擇,兩者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是不同屬性用戶選擇的結果,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是可以共存的。

  幣安做DEX,與其說是轉型的開始,不如說它自始至終都是幣安戰略拼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幣安一直信奉的是自我顛覆。與其被別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顛覆,倒不如自我顛覆,開創自己的新徵程。再有就是,如今市面上缺乏一個好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從本質上說更符合區塊鏈世界的標準,一旦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使用體驗趕上中心化交易所,那麼將迎來更加龐大的用戶羣體。推出DEX,正是因爲幣安看中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無限潛力。

  幣安中心化交易所有着非常夯實的用戶基礎,是因爲我們明白用戶的需求。未來在DEX的用戶管理上,一方面我們積累了深厚的用戶經驗,另一方面一些原本有DEX需求的用戶會自發地轉移過來。然後,隨着幣安主網的上線,更多的優質項目也會遷移到幣安鏈上發行token,在DEX上進行交易。 隨着用戶數量的增長和優質項目的入駐,自然而然就能增加交易深度,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某種層面來說,幣安的確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來共享這個深度和流動性。

  交易對的問題是這樣,未來DEX會採取節點投票上幣的方式。如果節點投票通過,當然是可以將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對轉移到DEX上進行交易。

  和任何DEX一樣,幣安DEX 從交易對到資產完全由用戶掌控。我們爲用戶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更自由和簡單易用的交易平臺,用戶擁有更高的資產控制權,能更自由的管理自己的資產, 但同時也需要用戶擁有更高的安全意識。

  如果用戶丟失私鑰,我們是沒有辦法幫忙找回的,所以需要用戶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更好的風險承受能力。但是,幣安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戶資產保護方式,跟現在的處理方式相比,只會更好。

  07、分享資源引導行業去中心化

  吳德銓:獵問第七發。據統計,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佔中心化交易所的不到1%,尚無成氣候的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最近有數據顯示,7 天交易量超過 100 萬美元的DEX僅 7 個,最高的Newdex也不過 590 萬美元,十分慘淡。普遍歸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交易體驗不好。但是發現有一家號稱全球首個去中心化AI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的YIBIT,聲稱能提供高達10萬tps,可以處理納斯達克級的交易吞吐量,以及光速級交易速度、航天級安全水平、交易手續費幾乎爲零。也做了一條獨立公鏈,發行JRC,進行資產錨定。性能描述夠牛,然而,最近卻幾乎沒有交易量。

  所以,有個可能更根本的原因是交易的核心需求是足夠交易深度保障下的高效撮合和買賣獲利,DEX的安全性成爲第二需求。那麼,頭部的中心化交易所能夠分享的流動性和交易深度,就成爲去中心化交易所競爭的核心資源。您是否贊同,DEX的競爭將集中在頭部交易所之間,其他稍弱的中心化交易所、新創的獨立DEX,未來基本上沒有參與競爭生存的能力?

  何一:我同意目前用戶可能更傾向於選擇中心化交易所,但是這並不等於他們沒有DEX的需求 。我是這麼理解的,目前用戶之所以選擇到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是因爲,目前還沒有一個非常好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過去DEX給用戶帶來的體驗非常差。主要有幾點很難受,一是速度問題,二是交易深度,三是可用性。交易深度、速度、費用、可用性目前看都無法贏得普通用戶的青睞,都無法滿足普通用戶的核心需求。用戶的核心需求是通過交易獲利。如果交易深度、速度、可用性不足,獲利也難。幣安鏈和幣安DEX解決了許多其它DEX面臨的速度和性能難題。

  未來,如果用戶想要把這個幣交給平臺去保管,對這些項目的研究不是那麼深度,需要平臺去幫他做一些項目的篩選,那麼他們會繼續留在中心化交易所。而比如說,這個用戶本身會有更強的技術背景,有更強的安全意識,他們可以更多地去承擔風險,在我們解決了性能、撮合這些問題之後,他們會選擇到DEX上進行交易。

  在去中心化交易這個維度上,我們希望做到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技術上解決它的速度和撮合的瓶頸。在長期的未來我們希望能夠解決更大程度的自由,因爲DEX意味着可能很多用戶不需要去做KYC,那很多用戶也擁有更大程度的自由去保管自己的幣,更大程度地去挑選自己願意買入或是交易的幣種。相信到那個時候,DEX會成爲這些用戶的第一選擇。

  幣安自身的行業地位和優勢會方便我們教育和引導行業用戶,來到DEX交易,也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入駐,這些都會幫助提高流動性和交易深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通過幣安核心資源的分享,去引導整個行業朝着去中心化的方向邁進。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着,其它非頭部交易所或者其它新創公司所創建的DEX毫無競爭空間,我們不能因爲這件事不是“賺大錢”的買賣就不做,而是行業要發展我們就需要持之以恆的去做。

  08、錢包要支撐貨幣自由目標

  吳德銓:獵問第八發。隨着加密貨幣品類日益豐富,數字貨幣錢包被視爲未來重要的流量入口。由錢包而衍生出交易平臺也有相當的可能性,那將是天然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形態。您認同這種可能性嗎?幣安佈局錢包的戰略考量是什麼?錢包業務將如何定位?

  何一:幣安收購了市面上最好用的錢包之一Trust Wallet,目前這個錢包已經支持多個主流的數字貨幣和區塊鏈,並且和幣安 DEX對接 ,也投資了硬件錢包safepay;Trust Wallet現在正在和很多硬件錢包集成,很快就能完成。

  我們開發DEX要解決的最根本的問題是自由,而支撐更大程度的自由是要更好的技術。在這個維度我們也希望把DEX做成一個更開放的交易平臺,所以不僅僅是Trust Wallet,其它的錢包也歡迎加入我們的DEX。

  幣安DEX將同時支持去中心化的軟件和硬件錢包。硬件錢包方面,幣安鏈已經完成了和Ledger Nano S錢包的功能對接,今後將支持更多錢包,下一個可能是Trezor和KeepKey。

  我們對錢包的考量是,要能夠支撐貨幣自由這個宏偉目標。包括錢包衍生出交易平臺,隨着幣安鏈的成熟,都是有可能的。

  09、幣安鏈不爲取代其他公鏈

  吳德銓:獵問第九發,最後一發。交易所聚集了加密貨幣行業最有價值的資源,頭部交易所紛紛發力公鏈,幣安棋先一招,推進行業基礎設施的落地。如果跨鏈融合問題解決,是否在某種意義上,交易所公鏈可以取代目前的主流公鏈,從而主導區塊鏈行業的完整生態?公鏈領域將從萬馬奔騰變成萬馬齊喑?區塊鏈行業生態的寡頭壟斷趨勢,是否有害於行業的去中心化治理?

  何一:還是前面那句話,百花齊放纔是春。世界上的競爭不是A打倒B,或者B打倒A的遊戲,而是說可能現在全世界有不到2000萬人在區塊鏈、加密貨幣行業,大家一起努力,把市場做到足夠大,做到2個億,20億,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纔是未來。

  幣安做幣安鏈也不是爲了取代其它公鏈,進而壟斷整個行業。我會覺得未來的公鏈、代幣或者token都會有千千萬萬家,就跟現在的網站一樣。但是,在各個細分品類裏面能夠做的特別突出的可能只有那麼一兩家或者是不超過三家。

  去做項目或者公鏈的時候,我覺得首先還是不能指望它什麼都能做,特別的高大全,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解決。因爲當你試圖解決所有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在各個環節都會陷入瓶頸。

  所以,幣安鏈一開始會圍繞自己比較擅長的方向去做, 比如核心解決基於投資上下游的性能,比如速度和撮合上限的問題。目前在幣安鏈上能夠及時地完成交易,速度的話也是高於其它的區塊鏈的。進一步說目前幣安DEX能解決類似主站的交易量,每秒處理數千筆,出塊時間是1秒。

  對於跨鏈這個問題,幣安鏈從一開始就有考慮到。幣安鏈採用的是Tendermint的跨鏈技術,採用可擴展的架構,可支持不同的幣種,支持數千個區塊鏈的。從這個層面來說,幣安鏈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我們的行業未來也充滿無限可能。

  關於寡頭壟斷是否有害於去中心化治理,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吳德銓:非常感謝一姐對獵問的精彩回答!下面是自由交流時間,歡迎踊躍發問。

  10、社羣問答:概念太多,落地太少

  @張修滌:一姐對目前很多交易所都紛紛效仿幣安Launchpad 怎麼看?會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何一:最近很多人都在問,說IEO很火,我覺得首先是不是叫IEO,其實我們根本就不在意,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就是去扶持一些有可能成功或底子還不錯的項目,以比較低的價格在市面上推向市場而已。我覺得從listing本身來講,幣安的質量一直都比較高,從整個市場的幣價就能看出來,對吧。

  第二,我們大家都在創業,但不是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會成功,大家都會去做所謂的Launchpad,或者IEO,但並不等於每一個平臺上的項目都靠譜。

  @杜超 | 比原鏈Bytom:請問一姐,其他公鏈和DEX,目前是否有合作的結合點?ps:labs,500個項目選了8個,真的是優中選優。

  何一:目前可能在DEX上幣這個部分還是需要在幣安鏈上發幣。但是未來跨鏈技術更成熟更穩定一些的話,也可以支持更多的公鏈項目。

  @凌子昂@飛亞資本:一姐,想問一下:1、你對行業責任的看法,比如幣安在區塊鏈慈善方面的推進進展,自從趙總提出到現在也有大半年了。2、幣安有好幾個板塊,最近重啓的launchpad非常火爆,像幣安學院,最近是否也有其他進展?作爲行業領軍者,在區塊鏈佈道上是否有比較好的成果?

  何一:飛亞資本的朋友可以上BCF的網站看一下,我們現在其實在短短的這個大半年期間,第一是支持了很多的項目,同時,在非洲的這個免費午餐項目也落地了,而且每一個項目所有的捐款記錄,包括捐了多少錢、用到哪裏都非常的清晰,而所有的這些成本都是幣安在承擔。

  我覺得,我們還算是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慈善領域比較透明化的一個典範吧,而且幣安慈善本來的使命就是讓慈善透明化。

  幣安的六個板塊,我在前面也做了介紹了,但其實第六個部分,不管是Binance Info還是幣安學院,還是說我們的慈善的部分,幣安研究院的部分,這些其實都是非盈利性的業務板塊,從這個角度來講,這裏面大部分的都是社會責任的功能。

  @王君衛:請問一姐,怎麼看現在以太坊興起的DeFi,BinanceChain 除了DEX外,還有計劃麼?有沒有扶持政策?

  何一:從我的角度來講,我會覺得現在概念太多,落地的太少。所以,對於幣安來講,我覺得先把DEX做出來吧,然後先讓第一批項目上線以後看看效果。

  吳德銓:感謝何一做客獵雲財經獵問·創世相對論,分享了幣安的項目戰略和很多精彩見解!謝謝各位參與獵問對話,下期見!午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