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初期 甚至是后期(这里指关系的结束)

都不知道该如何对待眼前的这个人

 

初期有些好感

因为迫不及待想了解对方 所以经常关心问候是免不了的

甚至在特别的日子 会想邀请对方跟你出去

但依据不同人的个性 会有以下三种状况

A 认识新朋友的模式

B 仅限于好感对象

C 很喜欢你所以很关心你

 

虽然三种状况很清楚确在现实中很模糊

真的很模糊

 

密集的聊天 关心你的FB动态跟进况 想进一步了解你

想跟你分享自己的事情 想跟你单独出去

没错 你也以为这些选项都中了就代表跟对方有发展的空间了

但是因为忙碌 或是其他原因 

你们也不再每天道晚安 不再特定的节日邀请对方 

就连对话也越来越简短 无趣

开始不知道 该怎么让两人关系回温

 

然后 觉得这段关系从C退回了B

 

相处越来越客套

从询问你的动态心情 变成在今天其中ㄧ篇按个赞

line的对话从可以浏览好几页 变成现在手机画面ㄧ页就看完

句子也从一个段落 变成两三个字 

然后句点。

 

 

 

than ?

 

 

 

 

这并不是交往关系

只是一段双方试探个性 认识彼此的阶段

 

说真的

普通朋友的模式 跟好感对象的模式绝对不一样

因为你会更注重形象 更体贴 更暧昧

你会希望能够把最好的一面赶对方看到 进可能的付出更多 说更多的情话

 

但真实的自己 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通常 都会把话说得太满

但却再发现对方无法达到自己的期待值时 又撒手离开

留下另一个人的无助

 

相反的 当恋情正在发芽时

明明什么都想了解 什么都想分享 什么都想一起去 什么都想到他

却又基于矜持

客套的谈话 简短的回复 口是心非的答案

 

怕过多的问候被忽视 

怕过多的关心成为负担

怕心里的想法不小心流露

怕对方不喜欢你

在不断沸腾的心意满溢出来前,选择掩盖真实的自己

 

 

 

你的关心 你的问候 你所说的话

到底是客套 还是喜欢?

 

既然喜欢为什么不能够积极

为什么不能主动聊天不延续话题

 

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讲话这么模糊

为什么要说想念要单独约要搞若有似无的暧昧

 

难道只是因为 是好感的对象

希望能有发展的机会 所以讲话也要有点暧昧吗

 

其实在普通朋友的基础上 才能自然的相处 认识 了解 然后顺其自然的在一块

这样的建立的基础 比你一开始的山盟海誓来得有用

因为你了解对方的个性 不用过多的表示你也知道他爱你有多深

不需要解释你也能相信对方的为人

 

 

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意 就不要过多的表示

不然你只会让对方充满期待 最后失望

 

相反的 如果有多少心意 就做多少表示

不然对方永远不知道 你有多喜欢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