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叔

  她們在繁華的都市裏,留守出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家。

  ——小婚家

  01

  扔掉沙發、取消書房、拆掉所有窗戶,連臥室裏的梳妝檯都扔掉……

  大學老師穀子把一家人住了10年的房子折騰得不像樣子,丈夫卻說更戀家了。

  因爲他們在家裏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每天的晚飯是一家人最重要的儀式,

  穀子和雨先生在廚房分工,

  你洗菜,我開火,

  煮幾個一家人最喜歡吃的菜,

  說說笑笑間,一頓飯就做好了。

  女兒芽芽會提前把餐具給爸爸媽媽擺放好,

  在外面待了一天的三個人,

  終於可以休養生息,

  吃上自己親手做的飯菜,

  這是什麼飯店或者外賣都比不上的。

  假期的午後,

  三個人坐在自己的專屬座位上

  一起看喜歡的書,

  芽芽有看不懂的地方,

  就跑過去求助爸爸媽媽。

  有時候週末在家,

  外面剛好下着雨,

  給窗戶蒙上一層薄薄的霧氣,

  窗格就成了母女倆的畫布,

  在上面盡情揮灑自己的奇思妙想。

  這套房子已經有30年的房齡了,穀子和雨先生花了一年多時間自己親手設計和裝修,把鬧市中的老房子,變成了一家三口最美好的住所。

  裝修,對他們來說,就像一場對未來生活的全新思考和選擇,他們把對理想生活的想象,變成家裏一餐一飯的真實。

  在這裏,時間變得很慢,歲月一直靜好。

  02

  穀子和雨先生的這所房子在廣州鬧市區,藏在老舊的學校小區裏,10年前買入的時候就已經是20多年樓齡的老房了,連電梯都沒有。

  好在房子方正通透、南北對流,離穀子的學校和雨先生的公司都很近。

  他們把這個房子當作婚姻生活的開始,滿懷着對未來的憧憬搬了進去。

  當年的他們,和大多數年輕小夫妻一樣,剛工作的時候忙着賺錢和升職,後來有了女兒,又忙着照顧女兒,一家人在這所房子裏一住就是10年。

  但說實話,穀子和雨先生都對房子裏粗糙到幾乎沒有的裝修並不滿意,那完全不符合他們的審美。

  3年前,一家人去臺灣旅遊,偶然住進一間民宿,房子的主人不是專業設計師,也不是有錢人 ,卻傾盡所有爲女兒創造了一個夢幻的家,這個房子有溫度有愛意,和穀子以前見過的民宿都不一樣。

  而且,女兒芽芽也越來越大了,她需要一個更好的環境,讓她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

  旅行回來之後,穀子就決定,自己動手設計,改造一個真正屬於他們三個人的家。

  穀子沒有學過建築和設計,但她看了很多資料,在房子空間格局的設計上,她只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擴大公共空間,壓縮個人空間。第二,讓各個公共空間既自成體系相互連通。

  她希望一家人“能夠在一起”的空間可以寬敞明亮,讓人安靜呆着也能心生喜悅。

  而臥房是睡覺的地方,能夠舒適地躺下不覺得壓抑就可以了,小一點反而更有安全感。

  家是一張餐桌的延伸

  穀子是大學老師,也是個有點文藝的女青年,她愛看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對李安的《飲食男女》印象深刻。

  和大多數女主人不同,她覺得餐桌以及廚房,是家裏最重要的地方,一家人如何相處如何彌合,都濃縮在這一方餐桌上。

  《海街日記》劇照《飲食男女》劇照

  所以放置餐桌的餐廳處於整個家的中心位置,連接着客廳、廚房以及和室。餐廳空間的形成完全依靠櫃子的隔斷,沒有任何牆體,既開放又獨立。

  而這張餐桌,穀子可不是隨便買的,她找了整整一年,看過了好幾百張桌子,才挑中了這一張,覺得它簡單質樸,能夠陪他們一家人過好久好久。

  一家人的一天,從早餐拉開序幕,又從晚餐結束而落幕,就像處在整個生活的始終點,每天上映着最重要的家庭儀式。

  圍繞餐桌陳列的食器櫃和餐邊櫃則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餐具。

  在穀子看來,食器和衣服是一樣的,要按季節區分。木器是秋天的,漆物是冬天的,陶瓷是春天的,硝子是夏天的。

  不管是從雨先生老家揹回來的鄉土碗碟,還是在日本的小店裏淘到的精緻器物,都盛着一家人要用的食物,氤氳出俗世的煙火氣,陪他們吃完每天的每一餐每一飯。

  而在一張有溫度的餐桌背後,一定有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廚房。

  穀子告訴城叔,他們家四分之一的裝修費都花在了廚房裏。

  擁有一整面牆窗戶的廚房,不管在哪兒都不多見,每天早上在透過玻璃窗的陽光下給丈夫和女兒準備早餐,是穀子一天裏幸福感最爆棚的時候。

  穀子一開始就想要一個好用又好看的大廚房。但空間是不會變的,於是穀子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餐桌重新移出廚房,

  第二,把廚房的門去掉,

  第三,在廚房和餐廳之間做了一箇中島。

  中島用的檯面是穀子自己選的一個老榆木門板,甚至還讓店家保留了門板的原邊、背面拼板的凹槽和板面的釘孔,只上了一層木蠟油。

  一年多用下來,榆木檯面變得光滑油潤,自然的木頭紋路和光澤讓穀子愛不釋手。

  爲了節約空間,穀子在廚房的佈局上做了很多突破性嘗試。

  她沒有裝太多有存儲功能的櫥櫃,而是用胡桃木和黃銅條做了一個吊架,把自己心愛的鍋鏟都放在上面,既方便取用,看上去還有種獨特的美感。

  除了鍋鏟,掛個火腿也不成問題。

  你也許會問,那用不着櫥櫃了,中島下面放什麼呢?

  這是穀子的又一個巧思,她和雨先生特意選擇了一種雙開門的臥式冰箱,把冷藏室和冷凍室由上下疊置變成左右並置。這樣一來,冰箱就成功隱身了。

  廚房並不只是媽媽的地盤,一家人都可以參與進來。

  雨先生負責早起去菜市場買菜,穀子就可以晚一點起來,她喜歡用木桶蒸飯,這樣做出來的飯,更香更有嚼勁。

  週末一家人都有空的時候,就耐起性子一起做一道新菜式。

  芽芽也可以幫忙,擠個檸檬汁她也能玩上癮,誰說做飯不是一種有趣的親子游戲呢?

  一個家真正需要的不是客廳,而是Living Room

  餐桌的另一頭,特別空曠的這個區域,就是客廳。

  其實在這個家裏,客廳這個稱呼是不貼切的,沒有大電視,沒有塞滿這個房間的整體沙發,擺設簡單到極致。

  所以,穀子直接把這個區域叫做Living Room。她覺得,一個家的所有空間應該是更多爲住在這裏的家人服務,所以讓自己舒適比有個富麗堂皇的客廳更重要。

  因爲三個人都喜歡閱讀,穀子就乾脆把書櫃從書房搬到了Living Room,這裏成了最舒適的閱讀空間。

  一人一張單人沙發,手邊小小的茶几擺着剛沏好的茶,兩盞落地燈,燈光柔和溫暖,足夠滿足閱讀的所有需要。

  不管是安靜的午後還是睡前時光,三個人在這裏安靜地看書,或者給芽芽講故事,穀子覺得,沒有比這更放鬆的事了。

  書房是現代家庭中最失敗的設計

  有人也許會問,書櫃搬到外面來了,那書房用來幹什麼呢?

  裝修之前穀子就發現,很多人,包括她和雨先生都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工作太多要帶回家,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獨立的用於工作的房間,可正因爲有了一個這樣理想的書房,就把越來越多的工作帶回了家。不知不覺間,我們都變成了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人。

  於是穀子當機立斷,把原來仄逼密匝的書房,變成一個空蕩蕩的“無用空間”。

  沒有大桌子,沒有工作椅,沒有書櫃,沒有電腦,只有舒服到只想坐着發呆或躺下打滾的榻榻米。

  陽光灑進來,又暖又舒服,讓人只想好好睡一場。

  說是無用空間,其實小小10平米,功能還不少。

  榻榻米下面被擡高的空間是空的,有儲存功能。

  而客人來的時候,可以在這裏喝茶敘舊,談笑風生,大家都隨意坐着,沒有任何拘束。

  在這裏,一家三口也有了更多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芽芽最喜歡的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在這個房間裏做手工玩遊戲。

  去年中秋節,他們一起做手工燈籠,又剪又畫的,可比外面買的好看多了。

  芽芽有用石頭擺畫的愛好,茶室一角的櫃子裏,滿滿當當地裝着她的寶貝石頭。得了空,穀子和芽芽坐在一起,發揮想象力,用石頭擺出一幅幅簡單的畫作,也能玩得不亦樂乎。

  臥室需要做減法

  穀子和雨先生的臥室只有一張牀,一個隱藏在牆體裏的衣櫃,有着最基本的休息和儲存功能。

  對穀子來說,臥室就是睡覺的地方,所以她不想放太多東西,空間稍微小一點,一張舒服的牀,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

  芽芽的兒童房也是這樣,穀子說,只有減到最少,孩子纔有更多自由。

  房間幾乎全是原木色調,穀子把陽臺和房間之間的牆打掉,落地的雪見門和大大的落地窗之外,一眼就能看到樓下綠樹成蔭,芽芽伴隨着綠意一起長大。

  房間裏的傢俱依然很簡單,只有兩個矮櫃和一張牀,矮櫃裏用來放芽芽的衣服,這個高度剛剛合適,她可以自己整理收納。

  牀上小屋形狀的架子可以掛蚊帳,也可以掛上會在夜裏閃閃發光的星星燈,滿足芽芽的公主心。

  側面不是普通的白牆,而是一整面的黑板牆,不管什麼天馬行空的想法,芽芽都可以在上面盡情揮灑。

  因爲芽芽喜歡石頭,穀子還給他們的家取了個名字,叫萌石頭生活博物館,這會讓孩子更有歸屬感。

  03

  很多人覺得,不就是裝修嗎?要想裝得好看,花錢就行啊。

  穀子說,其實不是這樣的,用心去佈置,才能得到一個自己最想要的家。

  萌石頭博物館裏,不管是傢俱還是餐具,有太多東西都是穀子和雨先生一點點淘回來的。

  牆邊的兩個書櫃,對面的食器櫃,都是從一家二十四小時書店的地下倉庫裏淘來的。

  斑駁脫落的油漆被打磨乾淨,露出全實木的材質,上翻的玻璃門是穀子喜歡的設計。

  櫃子的銘牌上寫着“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顯示出它們來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而穀子只用了同類櫃子不到四分之一的價格就買到了它們。

  放在沙發邊,和這間房子無比契合,這就是她一眼就看中的緣分。

  茶室裏的12格收納櫃,則來自日本北野天滿宮前的一家雜貨店,是有着近百年曆史的老物件。

  穀子一看見它,就決定要帶着它回家,用來裝“萌石頭生活博物館”的各式石頭。

  還有過年回家,從老屋的塵灰中尋岀的兩把爺爺做的靠背椅,小巧低身,充滿了兒時的回憶。

  穀子把它們帶回了自己家,放在陽臺上用,可以用很久。

  家裏的很多東西都是這麼來的,從天南地北來到這個家,在時間的揉搓下,慢慢融入他們的生活。

  穀子說,有感情的物件,用起來纔會珍惜,就像對這個家一樣。

  人也是如此,在裝修中付出了很多時間和心力,搬進新家之後,雨先生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下廚直男變成了一個熱愛廚事的暖男。

  只要有空,他就會下廚。如果沒時間的話,那洗碗的活,就全都是雨先生包了。

  在他們用心創建的家裏,他好像比以前更懂得熱愛生活的真諦,對他而言,裝修更像是一次改變生活方式的契機。

  好的生活是需要經營的。對穀子一家來說,裝修,不是對房子的設計,而是對理想生活的設計,是一家人在煙火氣的平常生活裏,共同獲得幸福的過程。

  04

  都市裏的大多數人在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重壓下累得喘不過氣來,歸隱山林、田園牧歌成了不少人的嚮往。

  或者“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暢想,也能輕易觸動人心。

  而住在萌石頭生活博物館裏的一家人卻告訴我們,理想生活,不一定要去遠方,在繁華都市裏留守才最爲不易。

  他們希望女兒成爲一個對生活有感受能力的人,成爲一個不管在哪裏,都能過出生活本身的美好的人。

  在充滿煙火氣的家裏,在一家人對生活的熱愛裏,是不是也有你忽略的美好呢?

相关文章